用例评审主要是QA、产品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能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做的,我在TestBird从事了多年的项目测试,测试用例是给测试人员执行用的,所以要求尽量的详细而不冗余,精湛而不纰漏,至于一些覆盖率的问题还是测试内部评审时要考虑的问题,与项目的用例评审没有关系。
主要分为4个环节:需求评审、需求实现流程图评审、测试大纲评审、测试用例检查每个环节都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说需求评审主要是:检查需求理解无偏差、检查需求讲解思路清晰、检查需求讨论会议提出需求建议、需求讨论的问题都有体现,并且记录的详细、检查需求讲解时存在问题的记录,跟进结论。流程图评审,包括要检查实现逻辑的深度与仔细程度。
例如:软件升级实现逻辑--什么时候获取服务器版本信息?版本信息有什么? 版本信息获取失败的处理?获取的版本信息版本比对策略是什么?比对后的下载逻辑策略是什么?下载的文件保存在哪里?下载过程的失败处理?下载成功后的安装策略是什么?安装失败的处理逻辑是什么?安装成功后的数据加载时机以及加载哪些数据?等等建议你还是找找相关刊物,有很多具体的内容。
4、评审内容 评审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用例设计的结构安排是否清晰、合理,是否利于高效对需求进行覆盖。
2) 优先极安排是否合理。 3) 是否覆盖测试需求上的所有功能点。
4) 用例是否具有很好可执行性。例如用例的前提条件、执行步骤、输入数据和期待结果是否清晰、正确;期待结果是否有明显的验证方法。
5) 是否已经删除了冗余的用例。 6) 是否包含充分的负面测试用例。
充分的定义,如果在这里使用2&8法则,那就是4倍于正面用例的数量,毕竟一个健壮的软件,其中80%的代码都是在“保护”20%的功能实现。 7) 是否从用户层面来设计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流程的测试用例。
8) 是否简洁,复用性强。例如,可将重复度高的步骤或过程抽取出来定义为一些可复用标准步骤。
个人认为,一个“健康”的测试用例至少要通过前5个标准。 5、评审的方式 1) 召开评审会议。
与会者在设计人员讲解之后给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详细的评审记录。 2) 通用邮件与相关人员沟通 3) 通用IM工具直接与相关人员交流 方式只是手段,得到其它人员对于用例的反馈信息才是目的。
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都应该在沟通之前把用例设计的相关文档发送给对方进行前期的学习和了解,以节省沟通成本。 6、评审结束标准 在评审活动中会收集到用例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用例更新,直到通过评审。
主要是避免责任不清,出现扯皮,误工等现象。
所以,必须参加测试用例评审。首先要清楚内部评审的定义,是测试组内部的评审,还是项目组内部的评审。
评审的定义不同,内容也不会相同。 如果是测试组内部的评审,应该着重于: 1.测试用例本身的描述是否清晰,是否存在二义性; 2.是否考虑到测试用例的执行效率.往往测试用例中步骤不断重复执行,验证点却不同,而且测试设计的冗余性,都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3.是否针对需求跟踪矩阵,覆盖了所有的软件需求; 4.是否完全遵守了软件需求的规定。
这并不一定的,因为即使再严格的评审,也会出现错误,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是项目组内部的评审,也就需要评审委员会来做了,角度不同,评审的标准也不同。
主要是避免责任不清,出现扯皮,误工等现象。
所以,必须参加测试用例评审。首先要清楚内部评审的定义,是测试组内部的评审,还是项目组内部的评审。
评审的定义不同,内容也不会相同。 如果是测试组内部的评审,应该着重于: 1.测试用例本身的描述是否清晰,是否存在二义性; 2.是否考虑到测试用例的执行效率.往往测试用例中步骤不断重复执行,验证点却不同,而且测试设计的冗余性,都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3.是否针对需求跟踪矩阵,覆盖了所有的软件需求; 4.是否完全遵守了软件需求的规定。
这并不一定的,因为即使再严格的评审,也会出现错误,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是项目组内部的评审,也就需要评审委员会来做了,角度不同,评审的标准也不同。
用例评审主要是QA、产品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能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做的,我在TestBird从事了多年的项目测试,测试用例是给测试人员执行用的,所以要求尽量的详细而不冗余,精湛而不纰漏,至于一些覆盖率的问题还是测试内部评审时要考虑的问题,与项目的用例评审没有关系。
主要分为4个环节:需求评审、需求实现流程图评审、测试大纲评审、测试用例检查
每个环节都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说需求评审主要是:检查需求理解无偏差、检查需求讲解思路清晰、检查需求讨论会议提出需求建议、需求讨论的问题都有体现,并且记录的详细、检查需求讲解时存在问题的记录,跟进结论。
流程图评审,包括要检查实现逻辑的深度与仔细程度。例如:软件升级实现逻辑--什么时候获取服务器版本信息?版本信息有什么? 版本信息获取失败的处理?获取的版本信息版本比对策略是什么?比对后的下载逻辑策略是什么?下载的文件保存在哪里?下载过程的失败处理?下载成功后的安装策略是什么?安装失败的处理逻辑是什么?安装成功后的数据加载时机以及加载哪些数据?等等
建议你还是找找相关刊物,有很多具体的内容。
当然应该是你的测试用例的步骤,要让别人能看懂,不然别人怎么执行你的用例呢
什么样的用例是好的用例?
一.质量属性
Quality Attributes
1.正确性:确保测试标题描述部分的内容正确性。
2.经济性:只为确定需要的目的设计相应的测试步骤
3.适应性:既能适应短期需要,又能考虑长远需要。
4.可追踪性:用例能追踪到一个具体的需求。
5.自我清理性:单个用例不会影响整个测试环境,即用例执行完了可以恢复原有的测试环境。
二.结构化和可测试性
Structure and testability
1.含有规范的测试标题和编号。
2.含有一个确定的测试某一个特定需求的目的。
3.含有关于测试方法的描述。
4.指定条件信息-环境、数据、预置的条件测试、安全入口等。
5.含有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
6.陈述任何辅助证据,例如截图报告并确保这些东西妥善保存。
7.确保测试环境的干净(即用例不会影响整个环境)。
8.描述时使用主动语气结构。
9.操作步骤不要超过15步
10.确保单个用例测试执行时用时不超过20分钟。
11.自动化脚本用例添加必要的注释,比如目的、输入和期望结果。
12.如果可能,建议提供可选择性的预置条件测试。
13.用例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否跟业务流程一致,即用例在业务流程中的彼此顺序关系是否合理。
三.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采用命名和编号规范归档。
2.保存为特定的格式,文件类型。
3.用例版本是否与当前被测试软件版本一致(对应)。
4.包含用例需要的相应测试对象,如特定数据库。
5.存档阅读。
6.存档时按角色控制访问方式
一、首先测试需求分析要全面。
测试需求分析分两步:1、测试需求的获取 需求的来源:显式需求:(1)原始需求说明书 (2)产品规格书 (3)软件需求文档 (4)有无继承性文档 (5)经验库 (6)通用的协议规范 隐式需求:用户的主观感受,市场的主流观点,专业人士的评价分析2,需求的分析 ,产生测试需求文档 将不同的需求来源划分成一个个需求点,针对每一点进行测试分析:(1)界定测试范围 (2)利用各种测试设计的方法产生测试点 在测试方法方面,可做如下注意:其一,分析出口入口。从入口分析,将可能出现的环境,条件,操作等内容分类组合,然后根据各位测试达人的方法进行整合,逐一验证。
从出口分析,将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统计,根据结果的不同追根溯源,再找到不同的操作以及条件等内容,统计成文档,逐一验证。其二,多种测试手法的学习和使用。
大家可能更多的关心测试方法,但是具体操作的手法也是需要注意的。毕竟测试方法比较容易找到,各位达人都很熟悉。
如果将每个人不同的测试手法总结出来并在自己的测试实施中加以使用,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在测试流程方面,可作如下注意:其一,初期要做好需求分析。
将需求逐渐细化到小功能点,针对每个功能点进行测试设计。对于完成的测试设计文档,经过项目相关人员的检查评审,做成所需要的初稿。
其二,在测试过程中,根据需求变更和具体测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测试设计文档。其三,测试执行结束后,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其中包含自己本身发现的问题,也可能会有客户提出的问题。将总结出来的结果融合到测试设计当中去,进一步完善测试设计文档。
对于一次测试,是不可能有覆盖度全面的测试的。需要多次去总结积累,才会使测试越来越全面。
在测试流思维方面,可作如下注意:其一,测试全面不等于全面测试。不同阶段对于软件测试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0.8版本以前,对于不重要的画面问题或是细小的功能问题就不需要关心。
但是在验收阶段,这些内容可能更需要注意。其二,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思考,才能使自己测试的能力更强,测试对象的全面性也更完整。
二、当测试需求分析完成,并且形成文档后,要进行测试需求评审,保证需求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三、测试需求完成以后,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设计测试用例。
要保证测试用例能够全面覆盖测试需求,要包含所有的情况。测试用例设计上划分为单功能测试用例和测试场景设计,单功能测试覆盖的需求中的功能点,测试场景覆盖需求中的业务逻辑。
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首先进行等价类划分,包括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的等价类划分,合理设置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这是减少工作量和提高测试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 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经验表明,这种方法设计出的用例能发现很多程序错误。● 可以使用错误推测法追加一些测试用例,这需要依靠您的智慧和经验。
● 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度,如果没有达到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 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一开始就可选因果图和判定表驱动法。
●对于参数配置类的软件,要用正交试验法选择较少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业务流清晰的系统,可以利用场景法贯穿整个测试方案过程,在案例中综合使用各种测试方法。
当测试用例设计完成后,要组织测试用例的评审,这样可以吸取别人的意见,减少遗漏,补全测试用例。四、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就是测试执行,● 测试用例执行100%覆盖。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要继续对测试用例补充完善,确保提高测试覆盖率。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需求都是不可能不变的,所以要及时的更新测试需求、测试用例。
六、要将测试需求、测试用例以及发现的bug关联起来,便于管理和跟踪,同时也便于查看覆盖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