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生长的适宜的环境气温是16-22℃。猪舍选建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做到冬暖夏凉,以减少饲料“肚皮外消耗”。目前比较经济的保温措施是塑料防寒大棚,圈内多加垫草,冬季保持在0℃以上。夏季搭凉棚,撒凉水,防止中暑,圈舍内要清洁卫生,并使猪吃、睡、便分开定位,减少饲料损失。
更多的内容,请您关注本网的农业科技等栏目。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农村猪场猪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址不当;二是猪舍结构不合理,其如不及时纠正,会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农村建造猪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忌选择场址不当
有的地方建养猪场,出于方便参观学习的想法,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这主要有两点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车流、物流太频繁,猪场易发生传染病;二是噪声太大,猪整天不得安宁,对猪生长不利。猪场场址的选择,宜离公路100m以外,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或祷风方向,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土质当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且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2、忌猪舍配置不佳
安排猪舍时要考虑猪群生产需要。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既与母猪舍相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哺乳母猪舍、妊娠母猪舍、育成猪舍、后备猪舍要建在距离猪场大门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于运输。
3、忌猪舍密度过大
有些养猪户为了节省土地、减少投入,猪舍简陋、密集、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和布局,致使猪的饲养密度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猪群间相互感染。猪舍之间的距离至少8m以上,中间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荫。
4、忌建筑模式单-
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不能都建一个样。比如,母猪舍需设护仔间,而其它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所以,养什么猪,就要建什么猪舍才行。
5、忌建猪舍无窗户(或窗广太小)
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有的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能节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70cm的窗户4个、两山头50~70cm窗户两个。
6、忌粪便污水乱排
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区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猪舍内污水沟应有足够的坡度,以利于污水顺利流出舍内;污水的流出顺序应遵循就近原则不要让污水在场内绕圈。猪舍外必需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沤粪池(或沼气池)大小,可根据养猪的规模大小而定。
7、忌缮瓦多缮草少
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缮草少。这样做一是瓦比草贵,加大了养猪成本;二是更降温、冬防寒瓦不如草好。缮瓦夏热冬冷,缮草冬暖夏凉。
8、忌饲槽规格不当
有的猪舍内的饲槽未按要求规格建造。如有的因饲槽太大,猪会进入槽内吃食,从而造成污染和浪费饲料,仔猪舍如果料槽过大,有的仔猪喜欢钻进料槽,易造成夹伤、夹死现象;育肥猪的饲槽过小,会使饲料外益,造成浪费,猪头过大的猪采食后头会被卡在槽内导致脖、耳受伤。猪舍内的饲槽一般要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9、忌猪舍内无水槽
缺少清洁饮水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所以,在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者自动饮水器。
10、忌猪舍小围墙矮
猪舍太低不利于空气流通,有害气体易导致猪患病,且夏季猪舍温度高不利于降温。猪舍的运动场围墙若太矮小,一是不利于采用塑棚养猪,即因围墙太矮,猪一抬头,就会碰坏塑料薄膜;二是猪会轻易地越墙外逃,给管理带来麻烦。一般猪舍后墙高宜为1.8m左右,围墙高宜在1.3m左右。
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打好基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投资,明确猪场的性质是原种猪场、祖代猪场、父母代猪场还是商品猪场。
1、在猪场建设和发展规模上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从防疫和生产方便的角度考虑,一般以年出栏商品猪不超过10000头、基础母猪不超过600头为宜。猪场规划设计的总原则是: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t,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kw。
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3、选址原则
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建场。场址用地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建场,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扩展资料
猪舍建筑的平面布置同猪群组合、饲养方式、饲料种类(干料、稀料、湿料)、喂饲设备、喂饲方法(自由采食、定时定量采食)等有关。清粪方案的选择(浅沟、深沟、缝隙地板)也影响猪舍的建筑剖面。
常见的猪舍平面为单列后走道和双列中走道两类。单列式舍外粪便道猪舍适用于温暖地区,这种猪舍在喂饲时关闭通道活门,使排粪区形成通道,可用手扶拖拉机前悬挂的清粪铲除粪。幼猪舍采用双列式猪舍内,每栏设有活门通向排粪区,喂饲时活门关闭形成清粪通道,便于清扫。
也有的在排粪区用刮粪板除粪或者铺设缝隙地板,地板下设粪便沟,用刮粪板或水冲除粪。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猪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养猪场
一、采光系统:
采光不合理最为突出。座南朝北的方位最合理,简单的来讲就是小学大都是座南朝北的。然后是窗户大多太小。一个合理的猪舍我们首先看窗户。母猪舍窗户一定要大,尽量的大。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建筑是猪舍而不是鸡舍,不是牛舍,不是学校,不是住房。
我在下面参观了很多养殖户的猪舍,建设的成本也不小,本来可能更小的投资可以建设更好的猪舍,却往往看到别人这么做就去模仿了。特别是母猪舍用大棚对仔猪保暖效果非常差,育肥可以用半敞开式,冬天用大棚,这样减低成本。
二、粪便处理系统:
大多没有沉淀池。污染严重的猪场一定是疾病不断。单从投药保健、免疫、消毒等措施效果差而且投资巨大!最省钱的防病方法应该是环境卫生、消毒。其次是免疫、保健、治疗。而往往养殖户把这个顺序倒过来。得到的结果却是投入大量的钱效果却始终不如意。比如有个养殖户200猪的规模,进猪用了保健药,猪瘟脾、淋苗也做过。因为连续的阴雨天猪先后腹泻,大量咳嗽,采食下降。用药效果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就猪舍建筑不合理引发的问题。
有的粪便都扔窗外了。蚊蝇滋生。有的粪沟太深,有的粪沟在过道位置,地面给料导致猪只踩踏粪便腐蚀蹄部,污染饲料。
三、通风系统:
主要是指冬天的通风。保温的同时,如果氨气味比较大就要适当通风。大多数养殖户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冬天总是咳嗽不断,严重减低料肉比,增加了发病率。养殖量小的可以不通风。如果一个舍存栏猪多,不通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解决方法就是舍上方大约5米左右一个通气孔,或在舍的一端安装排风扇。通风比保温重要。
四、是饮水系统:
一是饮水器高低不合理,很多猪舍饮水器一个高度。养殖户以为这样大猪低头也能喝到,小猪仰脖也能喝到。喝水困难导致采食下降或减少。而且目前很多都是干粉料为主。解决方法就是分段饲喂。不同的猪在不同的舍。或者把饮水器设2个高度。高度大约于猪肩胛骨平行。其次是水压不够导致饮水不足,水压主要靠水塔的高度决定。还有饮水器的位置不合理,主要是产床上的母猪饮水器位置。建议用碗式饮水器并采取湿拌料一天喂四次的方法来提高母猪采食量减少产后无乳,或乳脂过高引起的仔猪腹泻等问题。
五、保温系统:
东北可以采用大群铺满圈的方式来饲养妊娠母猪和育肥猪。比如大多一个栏位的面积是3*4,大圈就6*8。母猪舍和保育舍可以用火炉、暖气、暖风炉、地炕。需要注意的是母猪舍的温度不能太高,控制在20°左右。如果地炕面积不合理会导致母猪采食下降,影响泌乳。仔猪用电热板、红外线灯。保育舍的温度也很重要。
嘿嘿,实在太忙,只能简短说说。
1 猪舍建设通风是关键,窗口不能太矮,开高点为宜,避免让风直接往猪身上吹。有条件开天窗最为合适。
2 饮水器尽量往墙里面收,不能突太出,避免猪发飙的时候身上刮伤!
3 注意栏和栏之间的间隔墙不能太矮,防止猪跳栏打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注意料超槽的设计,不能有死角。避免猪吃不上死角上的饲料而造成日久发霉!
5 注意必须设计隔离栏,因为现在是猪病泛滥年代!隔离栏的选址要离主栏舍稍微远点,但不能太远,以方便把病猪安全转移,因为病猪很容易在转移过程中应激死亡。
农村猪场猪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选址不当;二是猪舍结构不合理,其如不及时纠正,会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农村建造猪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猪场紧靠公路两侧建造。
有的地方建场,出于方便参观学习的想法,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从技术要求角度讲是不行的。
所有猪场都不能紧靠公路两侧建造,特别是建在交通要道两侧更不足取。猪场离公路太近,主要有两点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车流、物流太频繁,猪场易发生传染病;二是噪声太大,猪整天不得安宁, 对猪生长不利。
猪场宜离公路100米以外建造。其实,猪场场址的选择,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或偏风方向,地势高燥、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源微生物污染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2.猪舍太矮小。有的猪场猪舍运动场墙头只有六、七十公分高。
这样矮的围墙,一是不利于采用塑棚养猪因围墙太矮,猪一抬头,就会碰坏塑料薄膜。二是猪会轻易地越墙外逃,给管理带来麻烦。
一般猪舍后墙高宜在1.8米左右,围墙高宜在1.3米左右。 3.猪舍无窗户。
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有的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窗户留得又太少。主要问题是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
一般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 ~70厘米的窗户4个,两山头50~70厘米的窗户两个。 4.猪圈外无粪池。
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困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猪舍外必需建造沤粪池。
粪池大小,可根据养猪多少而定。 5.猪舍屋顶缮瓦多,缮草少。
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缮草少。这样做一是瓦比草贵,加大了养猪成本;二是更降温、冬防寒瓦不如草好。
缮瓦夏热冬冷,缮草冬暖夏凉。 6.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都是一个模式。
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不能都建一个样。比如,母猪舍需设护仔间,而其它猪舍就不需要。
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所以,养什么猪,要建什么猪舍才行。
7.猪舍内无水槽。 缺少清洁饮水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所以,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
8.饲槽规格不当。饲槽一般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但有的猪舍饲槽未按要求规格建造。如,有的因饲槽太小,槽底又呈形,以致饲料外益,槽底内边沿线及四角易积存剩料,造成浪费。
有的因饲槽太大,猪会进入槽内吃食,也会污染 和浪费饲料。
近年来,无机玻璃钢保温猪舍、鸡舍、、牛舍、羊舍等等已经逐渐被东北养殖业所认识和接受,但无须讳言的是由于无机玻璃钢保温板材材质良莠不齐造成无机玻璃钢圈舍性能差异巨大,建成不久的房屋出现开裂、剥皮、返卤甚至倒塌现象比比皆是,从而给众多使用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造猪舍、鸡舍等材质选择是最重要的,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是保温猪舍、鸡舍、牛舍、羊舍等,但很多用户所不明白的是无机玻璃钢保温板分为两种材质:一种是菱镁板,另一种是硅镁板。菱镁板是采用氧化镁、氯化镁等原料经过简单工艺生产出来的,根本无法避免紫外线照射开裂、受潮返卤、风化剥皮、使用年限短等根本性缺陷。
一些厂家宣传并承诺菱镁无机玻璃钢猪舍能使用几十年只是一种销售谎言。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菱镁板生产厂家为压缩成本偷工减料,连内部包裹的苯板密度也降到了8kg/m³以下,致使北方冬季禽畜圈舍保温性能极差、舍内湿如水牢,禽畜患病几率增高,养殖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是菱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的升级换代产品,不存在开裂、返卤、剥皮等缺陷,主要用于大型钢构保温建筑如:场馆、厂房、库房、楼宇等等。将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用于养殖圈舍建造是黑龙江齐庆保温建材厂从战略角度考虑,实现“两条腿走路”的一个重要步骤。
采用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建造的保温猪舍、鸡舍、牛舍等禽畜圈舍具有以下特质①建设成本仅为砖瓦结构或优质彩钢房造价的45%左右,是降低养殖业初期投资、缩短资金回笼周期、减少养殖风险的最理想选择;②防寒保温: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中间由厚度为10cm比重为12KG/m3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做保温隔层,保温程度堪比1米厚度砖墙。该种房屋冬暖夏凉,冬季节省用煤60%以上;③坚固耐用: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抗冲击能力为1.5KN/㎡,具有极好的抗风、抗雪载能力。
屋面板和人字架可直接坐落于墙板上,室内不用像菱镁保温房那样采用众多竖向立柱,可增加大量有效使用面积,扩大使用功效;④寿命长久: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板抗高温、耐酸碱、防老化,冻融性能指标20次以上,使用时限30年以上;⑤安全卫生:光滑如镜的硅镁无机玻璃钢罩面既可以抑制病菌的生存,又便于冲洗和消毒,对提高养殖业疫病防范有极大好处;⑤节能环保:建材生产过程中无需高温、高压,产品使用过程中无毒、无害、无污染,属绿色环保产品。 黑龙江齐庆无机玻璃钢保温板厂还携手养殖技术专业服务单位,为北方投资养殖业者提供养殖投资咨询、养殖小区规划、保温圈舍结构设计、保温圈舍、养殖技术指导、禽畜良种购销等系统性服务,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回首过去,齐庆无机玻璃钢保温板厂凭借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与东北广大养殖用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低造价、高性能的新型硅镁无机玻璃钢保温圈舍为东北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黑龙江肇东市金友生态猪场、齐齐哈尔拜泉玉轩生态养猪合作社、七台河冬雨良种猪繁育基地、大庆庆升养禽场绥化市东来猪场、吉林勤丰养鸡场以及内蒙古长林养猪场等用户所取得的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例视频:/user/profile.do?uid=20671270&appId=1002。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
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
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
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
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
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
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
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
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
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
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
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
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
要有足够的空间,这样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减少呼吸道疾病,窗户要大,增加光照,要有足够的地面坡度,利于粪尿冲洗,不存水,粪水不能从这个圈流淌到另一个圈,要有专门的水道,避免疾病传播,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槽,进出人员鞋消毒,能在冬天保持空气干燥不潮湿,预留上通风口,下通风口冬天要能封闭严,墙体要有很好的保温,这样可以节省燃料费,养殖场选址要有地势,便于粪水流淌,坐北朝南,圈舍一定要东西走向,这样冬天受风吹散热的墙体面积就少,南北向的,冬天受冷风吹散热的墙体面积就大,不利于保温,和光照,母猪产房和保育房要有距离,保育房跟育肥舍也要有一定距离,避免一些传染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