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噪声、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施工现场预防大气污染措施 1.制定施工扬尘污染方案,依法提请排污申报,设置围挡、围栏和防溢座等,采取防尘、抑尘、压尘和降尘措施,硬化进出道路,设置洗车平台,采用密闭运输,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确保施工运输车辆清理干净,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整洁,严格控制扬尘产生。 2.建设工地配套的食堂大灶等生活设施必须使用清洁燃料,不得燃用和焚烧木材、塑料、橡胶等《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焚烧的物质和废弃物。
3.在装修、防水等施工中涉及化学品使用的,必须采取措施做好由此而产生的挥发性废气的控制工作。 施工现场预防废水污染措施 1.建设工地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等必须单独铺设污水收集管道和收集池,做到雨污分流。
2.建设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具备接管条件的,经预处理后统一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 3.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废水、车辆冲洗水、工地地面冲洗水要采取指定清洗地点,铺设临时管网等措施,保证统一收集,经处理后回用、接管或清运。
4.项目开工前应提供有关污水预处理监测报告,污水接管证明和临时清运协议等,经区环保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5.加强污水处理和清运管理,规范污水处理的排放和清运。
施工现场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规定,规范建设施工噪声管理。 2.对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须合理布局,远离边界和敏感区,并采取封闭隔声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减少噪声扰民。
对车辆装卸、敲击等人为噪声须加强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影响。 3.严格控制建设施工作业时间。
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作业、连续作业的,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公告附近居民,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中、高考等敏感时间段停止施工。
施工现场防止固废污染措施 1.建设工地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妥善收集、存放和清运。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机油、废漆等,不得随意处置,必须委托有证单位处置,并依法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3.建设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须按照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收集和清运。
肉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清洗羊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废水,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公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养殖场与农田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污水输送网络,严格控制废水输送沿途的弃、洒、冒、滴、漏。1.传统式择水用手工清理及粪水流动排污。
由排尿沟、降口、地下排出管和粪水池构成。2.排尿沟设于羊栏后端,紧靠降粪便道,至降口有1%-1.5%坡度。
降口:指连接排尿沟和地下排水管的小井,在降口下部设沉淀井,以沉淀粪水中的固形物,防止堵塞管道。降口上盖铁网,防粪草落入。
地下排出管:与粪水池有3%-5%坡度。粪水池容积应贮20-30天的粪水尿液,选址离饮水井100米以外。
3.漏缝地板式排水设施可提髙劳动生产率,节省人力。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和竹木板。
设于粪沟之上,多采用拼接式,便于清扫和消毒。大型羊场可用机械刮板或高压水冲洗。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注意事项有: 1、在制定工艺参数时,要根据各小区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来确定。
2、选用的设备、操作与控制要简单、易维修、更换方便 3、尽量采用一体化组合式构筑物或设备。这种一体化工艺可将各个处理单元组合在一起,各单元之间仅用一道隔墙(或隔板)分开,在隔墙上设孔口,实现相邻单元的链接,各单元左右或上下交错排列,构成一体。
这种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连接管道少、操作简单,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 4、尽量采用埋地式或半地下式的形式,将污水处理站全部或大部分埋置在底下,上面绿化。
全埋地式可设置在小区规划的绿地道路下,不影响小区景观,也不占用原建筑物规划用地。
又称污水利用。
将经使用并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的废水,经处理后,使其满足不同性质用水的水质要 求,重新回用于不同方面。废水利用的方式有:厂内 (或单位内)利用、厂际利用和城市利用等。
厂内(或 单位内)利用是指将工厂(或单位)的废水经处理后, 在本厂(或本单位)使用;厂际利用是指某厂的废水 经处理后,供其他厂使用;城市利用是指城市污水经 处理后利用,经深度处理的城市污水一般可作工业 低质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以及浇洒绿地、冲洗道路、冲洗汽车、冲洗厕所、消防等城市杂用水。
⑴选购好设备:针对本场处理污水的性质和选用的处理工艺,从设备购置开始就要认真研究、分析和对比,选择符合本场特点的设备,做到本质安全完好。
要从类似水质和类似工艺的污水处理场借鉴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要盲从,杜绝购入一些本身有缺陷或不合适的设备。 ⑵使用好设备:首先按照设备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巡检时注意观察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
⑶保养好设备:污水处理场的所有设备都有其运行、操作、保养、维修的的规律,只有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清心的要求及规定的工况和运转规律,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才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⑷检修好设备:对长期运转的机械设备做好运转状态的监测,尽量通过小修保持设备性能,在必要的时候再进行准确及时和高质量地拆开大修,以使设备恢复性能,并节约维修费用。
同时做好每次检修的详细记录,为使设备长周期运行积累资料。
一、略 二、略三、格栅、沉淀格、调节池安全操作1.格栅截留的较大的浮渣和长纤维,每间隔2小时,应清理一次格栅,防止污染物堵塞格栅,产生污水处理事故。
2.沉淀格每行两个月清理一次,有污泥泵把池内沉积物抽到污泥浓缩池,尽量避免大量泥渣进入调节池。3.清理沉淀格时把进水闸板关好,打开调节池进水闸板,废水直接进入调节池。
4.调节池在运行时保持水位低于沉淀格的出水堰,水位差0~0.5m即可;5.定期对调节池内沉积泥渣清出,防止大量泥渣沉积,造成有效容积减少,大量泥渣进入后级处理系统。6.进入调节池废水酸碱度:一般PH为6-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四、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安全操作1.保证水解酸化池有效水位稳定,5.50~5.55m之间。
2.温度:一般为10-45?C,适宜温度为15-35?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3.PH: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当高于10.5时应检验进水PH值并加酸碱调节;好氧PH一般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P=(350-500):5:1,好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100∶5∶1。
5.溶解氧:好氧反应池溶解氧一般在1~3mg/l,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5mg/l较为适宜。6.厌氧池要定期进行污泥内回流搅拌,防止污泥流失,以厌氧池出水SS偏高来判断,1~2次/月。
7.每天都要取样分析常规指标(COD、SS、PH、色度等)至少1次。8.每班工作人员都要对污水系统各个池体巡查至少2次,查看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重事故应汇报上级主管。
五、一级提升泵、二级提升泵安全操作1.一级提升泵两台(一用一备),二级提升泵两台(一用一备)。2.水泵开机前检查运转(手盘动)和润滑情况。
3.检查相关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4.合上电源开。
5.电柜上的选择开关拨至自动位置,然后按启动按扭,待旁路指示灯亮后开出水阀,出水阀开度以水量的多少为标准,满负荷水量为250m3/h。6.水泵启动时,机旁不得站人,操作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方可离开。
7.严禁空泵运转和超载,正常运转温度应不大于65℃,防止设备事故。8.水泵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1)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表是否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电流过大,过小应立即停机检查。
(2)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及工艺运行情况,应调节水量,保证处理效果。(3)注意机组的响声,振动情况。
(4)检查轴承电机温升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通知值班调度。(5)水池水位应保持正常。
9.停机操作 (1)达不到工艺要求或接受调度指令,应立即停机,关闭其闸门。(2)备用泵应每星期用手旋转泵轴180°,并注意轴承处油位标记,及时加油。
10.事故的处理 (1)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应报告调度,并记录值班记录簿内。(2)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调度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
(3)发现电动机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并报告调度,请示处理,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11.一级提升泵进水量应与二级提升泵出水量持平,保证水解酸化池有效水位稳定。
五、鼓风机安全操作1.鼓风机三台(二用一备),三台风机轮换使用,每项12个小时更换一次。2.检查油箱润滑油位,应处于油尺上,下限之间,按要求投加规定的润滑油,严禁无油或却油运行,否则将造成事故。
3.检查电控柜,应无报警显示,如有报警,查明原因给于消除 。4.风机启动前应关闭出气阀,空载启动风机。
5.确认风机可启动后,按启动键。6.待风机运行正常无误后再徐徐打开出气阀,观察风机负载情况,电柜显示电流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流,控制阀门开度。
7.应严格观察其运转状态,注意风机的电流、温度、振动、不得有噪声和运转异常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并按时做好记录。8.严格执行巡视检查制度,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排除。
9.停机:先关出气阀,再按风机“停止”键,停止风机运行并。10.停机过程中,操作者应继续监视机器仪表及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在最后作好记录。
六、物化反应池、物化沉淀池安全操作1.物化反应池注要是控制混凝剂的加药量;混凝剂的投加量视反应池的絮凝效应而定,调节混凝剂控制阀,使反应池能见到清晰砚花为宜(混凝剂不宜过量)。2.每班要求2小时巡视检查并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壁截留杂物及漂浮。
3.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排泥,排出物略见清液为度。4.每班至少两次用量筒观察出水水质,不允许二沉池有污泥漂浮现象。
5.在沉淀周边至少挂一个救生圈,以防事故应急时用。七、周边刮吸泥机安全操作1.起动前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接通,各传动部份是否已经加油。
2.关闭真空阀门,启动真空泵,形成真空虹吸后停止真空泵。3.根据刮泥机(吸泥机)按钮指示起动刮泥(吸泥)。
4.排泥时间以排出物略见清液为度或浓缩池泥满为止。5。
1.优先选用无毒生产工艺代替或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或减少有毒有害污水的产生。
2.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中间产物和产品过程中,严格操作、监督,消除滴漏,减少流失。 3.含有剧毒物质的污水应与其他污水分流,以便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
4.流量较大而污染较轻的污水,应经适当处理循环使用。 5.类似城市污水的有机污水,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6.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水,应先经处理后,按允许排放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再进一步生化处理。 7.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水,应单独处理,不应排入城市下水道。
工业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把污水和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或实行闭路循环。
废水处理,因不同原因形成的废水、污水处理难度等等原因,所需要的废水处理技术也不尽相同。
下面小编介绍下选择废水处理技术时应该注意的条件。1、废水水质生活污水水质通常比较稳定,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消毒等。
而工业废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流程的合理选择。2、废水处理程度这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的主要依据。
废水处理程度原则上取决于废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后水的去向和废水所流入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目前,废水处理程度的确定主要依从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及技术政策的要求。
3、建设及运行费用考虑建设与运行费用时,应以处理水达到水质标准为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工程建设及运行费用低的工艺流程应得到重视。
此外,减少占地面积也是降低建设费用的重要措施。4、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也是选择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之一。
如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差的地方,就不适宜选用深度大、施工难度高的处理构筑物。5、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对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当地的社会条件如原材料、水资源与电力供应等也是流程选择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6、废水的水量除水质外,污水的水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对于水量、水质变化大的污水,应首先考虑采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工艺,或考虑设立调节池等缓冲设备以尽量减少不利影响。总之,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泥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
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其数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
3%~0。5%左右(含水率约97%)。
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约占20%~50%,甚至占70%。所以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污泥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用物质如植物营养素、有机物及水分。 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通常使用的单元工艺过程有:浓缩、稳定、污泥调节、脱水。 污泥经浓缩、消化后尚有约95%~97%的含水量,体积仍很大。
为了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作脱水处理。脱水的作用是去除存在于污泥颗粒间以及颗粒内的水,从而使液态的污泥的物理性能改变成半固态、理想的脱水应当是最大限度地把水去除,同时污泥的固体颗粒则应当全部保留在脱水后的泥饼上,并要求这种操作所花投资最低。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起步较晚,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污泥处理部分只是简单的进行浓缩脱水外运,其中存在许多问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