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的种类及作用上浆是按菜肴特点的要求,将动物性原料在加热前用淀粉、蛋液等辅料拌和,加热后使原料表面形成浆膜的一种烹调辅助手段.上浆是炒、滑溜、软溜等烹调方法常用的技法,适合于质嫩、型小、易成熟的原料.上浆时经常使用的原料有淀粉、水、鸡蛋、食盐、小苏打、味精等.上浆时,由于调制粉浆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而使浆具有一定的差别. 一、粉浆的分类 (1)蛋清浆 蛋清浆主要用料有蛋清、淀粉、盐等调味品,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主料用调味品拌腌入味,然后加人蛋清、淀粉拌匀即可.另一种方法是用蛋清加湿淀粉调成浆,再把用调味品腌渍后的原料放入蛋清粉浆内拌匀,也可加入适量的油,便于原料划散.以上两种方法,用料标准一般是原料500克,蛋清50克,淀粉25克.其作用可使菜肴柔滑松嫩,色泽洁白,多用于爆、炒、溜类菜肴,如"炒虾仁"、"溜鱼片"等. (2)全蛋浆 全蛋浆主要用料有全蛋(蛋清、蛋黄均用)、淀粉、盐等调味品,制作方法与用料标准基本上同蛋清浆.其作用可使菜肴滑嫩,微带黄色.多用于炒菜类及烹调后带色的菜肴,如"辣子肉丁"、"酱爆鸡丁"等. (3)苏打浆 苏打浆主要用料有蛋清、淀粉、小苏打、盐、水等调味品,制作方法是:先将小苏打、盐、水等调味品腌渍一下原料,然后加入蛋清、淀粉拌匀.浆好后,最好静置一段时间使用.用料标准一般是:原料500克,蛋清30克,淀粉30克,小苏打5克,盐10克,水适量.其作用可使菜肴松、嫩.适用于质地较老、纤维较粗的牛、羊肉等原料,如"蚝油牛肉"等. (4)粉浆 干粉浆调制的主要用料是淀粉、清水,制作方法是先将原料用调料拌腌人味,再用水与淀粉调匀上浆.浆的稀稠度,以能裹住原料为宜.用料标准一般是:干淀粉50克,加清水100克.其作用可使菜肴滑嫩,多适用于含水量较多的烹饪原料(鱿鱼、腰子、猪肝等),如"爆炒鱿鱼卷"、"荔枝腰花"等菜肴. 上浆的目的,在于通过为原料最大限度的补充水分,来提高菜肴的嫩度.浆中所使用的水、蛋液、盐、苏打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另外,通过上浆还可以影响烹调操作和菜肴特点的最终形成. 二、上浆的作用 (一)缩短烹调时间 实验证明,上浆后再加热的原料,其成熟时间会大大缩短.第一,原料上浆后,其表面形成一种由变性蛋白质和糊化淀粉组成的密封膜,密封膜可以阻止原料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外溢,使原料受热的温度提高;第二,密封膜还可以阻止原料受热后的水分外流,使传热介质原有温度不至下降过多,从而相对提高了原料的受热温度;第三,上浆为原料补充了大量的水分,原料成熟速度加快. (二)保持原料营养素 上浆后的原料在烹制时所使用的油温和水温一般都很低,不会对原料中的营养素起破坏作用.因此,利用浆膜将原料密封起来,以阻止原料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营养素向传热介质中扩散,使原料中的营养素能较多的保存下来. (三)菜肴饱满滑嫩 上浆时,浆中的水分子会穿过细胞膜向高渗压一方细胞质渗透,使细胞逐渐充水.加热后这种充水导致菜肴形成饱满的感观和软嫩的质地.水分进入细胞后,浆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分子较大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而停留在原料的表面.受热后,在原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由糊化的淀粉和变性的蛋白质组成的溶胶膜.这个膜与芡汁结合又形成滑的触感. (四)增加菜肴滋味 上浆的主要目的是为原料补充水分,但上浆的同时还要加入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品,以增加原料内部的味道.一般上浆的菜肴都是热锅温油速成操作,在时间上对原料的入味非常不利,上浆通过携带调味品对原料施行基本调味,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浆的成品标准 (一)质感软嫩 菜肴的软与嫩主要是由原料中所含水分决定的,上浆通过为原料补充水分来最大限度的提高菜肴的含水量.因此,通过加热后菜肴的质感,可以判别上浆时是否最大限度的为原料补充了水分. (二)触感光滑 上浆菜肴触感光滑是由浆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形成的,其中主要是淀粉.淀粉糊化后粘度增加,一方面紧紧的粘在原料上,另一方面又将菜肴中的汤汁粘在原料上形成光滑的触感. 四、上浆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上浆时间 为原料补充水分是利用渗透原理进行的.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其过程一般都很缓慢.因此,在烹调菜肴时为原料上浆都要提前进行.通常作法是在加热前15分钟左右为原料上浆,这时只用水或蛋液,在正式加热前再用水或蛋液补浆一次,然后再拌入淀粉. (二)注意上浆动作 菜肴中凡是需要上浆的原料均为细小质嫩的原料,而上浆的手法是用手来抓捏,因此,上浆时的动作一定要轻,要防止抓碎原料,尤其鱼丝、鸡丝更要注意.上浆时一开始要慢,当浆已均匀分布于原料各部分时,动作再稍快一些,利用机械摩擦促进浆水的渗透.但快不等于手重. (三)注意淀粉的用量 上浆为原料补水固然很重要,但淀粉的用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淀粉的用量少于合适的标准,就很难在原料周围形成完整的防止水分等物质排出的浆膜;如果淀粉量多于合适的标准,又容易引起原料的粘连.合适的用量标准是,原料加热后在浆的表面看不到肉纹.。
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 称0.5g淀粉于200ml烧杯中, 量取100ml蒸馏水, 先将其中5ml倒入装有淀粉的烧杯中,并搅拌使其成糊状, 剩余的95ml蒸馏水放另一烧杯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
然后把沸腾的蒸馏水倒入淀粉中然后再加入1滴10%盐酸,微沸3分钟,加热过程中要搅拌。 注意事项: 1)一般试验室指示剂用量不大,可只配制100mL或200mL。
上面的用量就是100ml的。 2)淀粉指示剂最好先用现配。
3)加入盐酸是为了淀粉指示剂更加稳定。
马铃薯淀粉是经常用来做食物的常用淀粉之一,和豌豆淀粉都是做油炸食品的较佳选择。
那么吃不了的马铃薯淀粉要怎么处理,如果是少量的话,可以将它放在布包里放在冰箱里就可以。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较快的将它做成食物吃掉。
例如做爽口的凉粉。步骤很是简单的:先配料打芡:按照1公斤马铃薯淀粉,加水0.5公斤的配料。
先取0.1公斤的淀粉放入面盆中,再加入70%的温水(温水在30度左右)调成稀浆(注意是浆啊,可不是汤),然后用开水从中间猛倒入盆内,迅速用木棒按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搅成有大粘性的团即成芡。紧跟着做下面的工作,不要等芡冷却,冷却后就成凉粉了。
蒸饺子面的做法如下:
将适量的开水加入面粉中,用筷子将其搅拌成疙瘩状;再加入少许的冷水,用手揉至面团光滑,盖上保鲜膜醒30分钟。
注意事项:
1、澄面(小麦淀粉)500克,高筋粉150克,沸水700克(80度左右)。
2、蒸饺的汤面和冷面的比例应该是三比一,三分的烫面,一分的冷面口感才好。
3、面不能是全烫得,再有面需要醒一会儿。
蒸饺做法:
食材:酱油50克,猪油25克,芝麻油15克, 葱花50克,姜末7.5克,味精1克,花椒面D.5克, 精盐1.5克。精粉500克,猪肉250克,青菜250克。
制作步骤:
1、将猪肉剁成馅,加入酱油、精盐拌匀,再放入花椒面、猪油加入水向一个方向搅动,至搅匀为止,把青菜洗净剁碎,挤净水分,放在肉馅内加入味精、葱花、姜末、芝麻油拌匀成馅。
2、把精粉放在案板上用开水烫熟拌成雪花状,揉成面团,揉匀搓成长条,下成50个剂子,撒点干面按扁,擀成圆形薄皮。
3、左手拿皮子,右手抹馅,然后用手顺饺子皮边,从右到左捏合在一起,做成月牙形的饺子。
4、将饺子摆在展内蒸10分钟左右即熟。
卷粉就是肠粉!!
广东肠粉的制作方法
原料:
水磨大米粉500克,玉米淀粉50克,生油20克,精盐10克,清水750克,沸水500克,生粉50克。
制作方法:
1、将大米粉用清水调制成粉浆待用;
2、将玉米淀粉与生粉混合后用少量水调制稀糊状,然后用沸水将其烫制成粉糊,冷却后与大米粉浆混合加入精盐、生油调拌均匀。
3、用湿白布铺在笼屉当中,将肠粉浆滔到白布上摊开,其厚度在2.5毫米左右为佳,旺火蒸约3——4分钟,取出从上向下卷起呈猪肠状即成。
特点:软润爽滑,色白甘香,不肥不腻。
注意事项:
1、对水量应根据大米粉的吸水情况灵活掌握,以上给出的用水量应是参考量;
2、大米粉应该用水磨粉,这样的米粉保证肠粉的细腻滑爽度。
3、屉布应该用白棉布,防止粉子漏掉。
4、蒸制时间不要过长,恰到好处即可。
5、以上是基本肠粉的制作方法,花色随着辅助原料的加入而改变名称即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8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