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
“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这就通过大雁翔空,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虽然这种写法,并非自她始,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显然画面更为清晰,形象更为鲜明,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1,
逃逃》的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逃逃》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逃逃地坚定打动了!这本书的内容是:“逃逃一心坚定世界上有‘迷人巷’哪里和天堂一样!于是他与他的朋友大大大一起开始了寻找‘迷人巷’的辛苦旅途。
但他们寻找了一天有一天,还是没有找到‘迷人巷’。最后才知道‘迷人巷’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不过让妈妈知道了他的坚定决心,还是非常高兴的奖励了他!”我觉得逃逃虽然非常的傻,但他那坚定不拔的信心和决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他那不放弃、不后退的毅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呀!但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想“看来我不管毅力,还是坚定的决心都远远不如逃逃呀!比如说我以前想把一根竹子锯下来一节,来做竹箫。可是锯子又找不到,家里只有锯条,所以我就拿了一个锯条去锯。可才锯了一点点我手就酸溜溜的,当锯了一半不到的时候竹子就东摇西摇,锯条又拔不出来。我生气了,就直接一敲,敲了几下之后竹子就断,我要的那节竹子也敲出了一个洞。
现在我是火上浇油,直接拿出一个大锤子,把那节竹子敲成了一个一个的竹片!我的毅力不如他,就连坚定的信心也没有呀!比如说:以前四年级的一场五人制足球联赛的比赛。”那天,球赛到了下半场的时候,比分仍然是我们班零,要到了结束时间了,还有十五分的时候,我自己都没了信心,最后我们班真的输了!我以后一定要向逃逃学习!
2.
《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读后感
夜,冷冷的。风,静静的。虽然屏息却还有声,默默坐起,垂首闭目凝神,眼前闪过一幅幅尘封的画面……
终于,定格在一缕淡黄色的阳光上。泛着微旧的气息,呀,那是什么?颤抖着的,是我从未见过的,或者已经遗忘了的,信?
是的,作为通讯工具,已经有了手机,电脑,无需再使用信件了。每天对着手机,就可以随时联络到想要联系的人。倾听他的声音。面对电脑,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想要见到的人。多么方便快捷。有了这些,谁还会去用费时而毫无新意的信呢?路边的邮筒已经销声匿迹了,漆着鲜亮绿色的邮政标牌,也渐渐褪去了华彩,也没有多少人再去踏入那扇门了。一切有关于信的记忆,也都渐渐模糊了……
可是,我总是盼望着,谁能给我寄一封信来。饱含笔墨香味的信?每天看到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宋体,用手写下的,也只是用键盘敲下大写的英文字母而已。在体会不到在原来的时候,父母祖辈们看到信的那种喜悦兴奋的感觉。每每听他们讲过去的时候,战乱,饥荒,反动,给他们带来了种种的痛苦。唯一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是信,是一封封写满了关怀与温暖的信。读着一句句顺畅或者不顺畅的句子,看着各种熟悉的蹩脚的字迹,闻到信上的味道,总带给人无限的幻想。而这种感觉,是手机和电脑无法给予的。
我开始怀念,手捧着一本宋词,当看到《云中谁寄锦书来》这句的时候,思绪开始扩散,仿佛看到了那悠远的,飘扬的传递着爱的信,随风远逝……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
此外,首句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
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
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
另外,“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恰形成鲜明对照。
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
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
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
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
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
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剪不断,理还乱。
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2012.6.25,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分) 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2分)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
(4分) ①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2分) ②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2分) 4.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 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3分) 5.“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
(3分) 答案: 1.(文字书写急剧退场,人们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大 意相同即可)(2分) 2.第一类:蕴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
(1分)第二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辞浅陋。(大意相同即可)(1分) 3.①因为当下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许多人旧学功底差,社会上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而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
(大意相同即可)(2分) ②网络人尽管接受了许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如不加以整理,就收获不了多少真知,头脑也就变成任意踩踏的场地。(大意相同即可)(2分) 4..提示:可从经典诵读、书。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6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