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怎么读
【贰】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简体:贰
拼音:èr
笔画数:9
笔画顺序一一一丨?丿丶㇂丶
【贰】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贰】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贰读音:èr
名词副座、佐助的人。《玉篇.贝部》:「贰,副也。」《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名词敌手、才力相对等的人。《左传.哀公七年》:「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晋.杜预.注:「贰,敌也。」
名词二的大写。
名词姓。如晋代有贰尘。
动词违背、叛离。《左传.昭公二十年》:「阿下执事,臣不敢贰。」
动词再、重复。【组词】:「不迁怒,不贰过。」《礼记.曲礼上》:「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唐.孔颖达.正义:「贰,谓重也。」
动词怀疑、不信任。《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唐.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任而勿贰,然后可责人之成功。」
动词辅助。《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元史.卷八五.百官志一》:「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动词另作打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动词变更、异动。《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
形容词副的、次于正的。参见「贰卿」、「贰室」、「贰车」等条。
【贰】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贰读音:èr
「二」的大写。【组词】:贰佰元
副的、次于正的。【组词】:贰卿、贰室、贰车
重复。【组词】:不迁怒,不贰过。
叛离、不专一。【组词】:贰心
怀疑、疑惑。【组词】:任贤勿贰。(《书经.大禹谟》)
【贰】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贰
「二」字的大写。【组词】:「贰佰元」。
重复。【组词】:「不迁怒,不贰过。」
叛离、不专一。【组词】:「贰心」。
贰是一个汉字,读作èr,本意是指副;也是“二”的大写形式,用来计数和记账;还指变节,背叛。该文字在《周礼·乃酒正》和《礼记·曲礼》等文献均有记载。常见词组:贰臣、贰心、不贰过、贰节、不迁贰、贰令、贰毂、佐贰、端贰、无贰、国不堪贰、贰公、榣贰、析律贰端。
(名词)举例:
贰,副益也。——《说文》。
簋贰用缶。——《易·坎卦》。
大祭三贰。——《周礼·乃酒正》。
取贰绥。——《礼记·曲礼》。
(动词)举例
(1)一分为二。贰,益也。——《广雅·释诂一》。
(2)又如:贰觞(再三献酒);贰纪(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
(3)背离;怀有二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9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