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怎么读
【缶】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简体:缶
拼音:fǒu
笔画数:6
笔画顺序:丿一一丨㇄丨
【缶】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缶】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缶读音:fǒu
名词盛酒浆的瓦器,腹大口小,有盖。《说文解字.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
名词乐器名。古代一种瓦制的敲击乐器。《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唐.孔颖达.正义:「此云击缶,则缶是乐器。」《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杖击之。」
名词二一四部首之一。
【缶】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缶读音:fǒu
一种有盖、腹大口小、盛酒浆的瓦器。也可当作敲击乐器。【组词】:庄子在妻子死后,击缶而歌,令人大惑不解。
fǒu。部首:缶。笔画:6。笔顺: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缶,汉语二级字,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
基础释义: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详细释义:〈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盛酒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也用于盛流质食物,源自同形陶器。这里的缶是指尊缶,而不是浴缶。古人用缶多是陶质。考古发掘发现,只有较大的少数墓中才有青铜缶。《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经节,象形。”可见,青铜缶的祖型当是陶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