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是过二月初一的,又叫鸟节,在二月初一这天早上是要做糯米粑粑吃的,把糯米做成手指粗的粑粑蒸熟后插上田边的树枝上,让野外的鸟都来啄食,免得吃田里的庄稼,是人们希望一年有一个好收成罢了!
农历二月初二也叫龙抬头,在我们民间传说中,每逢农历二月二,是掌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因为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以也叫春龙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饺子的形状有的像元宝,有的像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叫“食龙耳”。俗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因为“肉菜”谐音是“有财”,也是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在二月二这天,还有理发的习俗,据说这天理发能够给一年带来好运,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从头开始。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来历当然是中国的古代传说,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每当春龙节(龙抬头)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我们的老家(处于四川和云南的交接地带),龙抬头这一天是大人们带着自己家年纪小的孩子剃头的日子,没到这一天理发店简直没有容身出。小时候最害怕就是这一天。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可以解答大家的疑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