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总是和节日“较劲”——在之前的节日里,我曾提到,清明节、端午节是不合适用来说“节日快乐”的,同样,今天的冬至——也不适合说“节日快乐”。您别觉得我矫情,待我慢慢道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中国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部分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由以上的资料,可以知道:冬至节是北方黑夜最长,而白昼最短的一天,尽管从今天开始,白昼的时间慢慢变长,但是最为寒冷的冬季才刚刚开始。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和漫长的寒冬,开始减少外出的活动,“蛰伏待发,韬光养晦,积累锐气”,以待春天来临时的厚积薄发。
因此,在这个节日,最好的祝福是“冬至安康!”,而非是直接的“冬至快乐!”或者“节日快乐!”,因为这一天最好的做法是“安身静体”,祭祀祖先,以祈求冬季的平安,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该藏精蓄锐的时候到了,就该肃穆沉寂,一切安康,以待来年尽享快乐。
别小看“冬藏”的作用,《易经》中的“潜显”是把“潜”放在前面的,不懂得“潜”就不会有“显”的出现,而冬藏恰恰是“潜”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不要有悲,也不要有喜,应该不悲不喜,内心淡定,行为从容,一切释然。
各位:冬至不必乐,但一定要“冬至安康!
冬至日是一年中阴气最重之日,但也是阳气生发之日,人们一方面祭祀故去的先人,但一方面也是祝福阳气的生发,中国各地纪念的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地方包饺子,有的地方炖老鸡喝鸡汤等等,但朋友间多以互相祝福的方式打招呼我认为也无可厚非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