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美学: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 2、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Aesthetie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4、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5、美学思想: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7、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
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8、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9、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
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10、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
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简答题、论述题 1、美学研究的对象?21-24 2、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86-88 3、美和美感的关系?111-112 4、美和美的东西的关系?38-40 5、为什么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时间的产物?112-113 6、怎样理解人生相与创造相?92 7、欣赏者如何实现艺术重建?264-265 8、举例说明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联系?219 9、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237 串讲美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1。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2。
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他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3。
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学原则被抛弃,艺术品变成投资商品和收藏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区别混乱。这一切使得给艺术和美下定义很困难。
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3、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制约。
2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3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4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4、(1).任何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 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5、人的美感与动物的快感有本质区别,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无意识,无自由,是它的种族属性,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且有个性,是不同的人面队不同的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满足和享受,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但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经世代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构成了人的爱美的天性。
因此,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实践的产物。 6、1、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
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2 审美人生观三个方面:一。
一. 填空题 1.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 。
2.《诗学》一书的作者是 ,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名为 。 3.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论断的人是 。
4.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 。 5.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是 。
6.“美本身”这一概念是柏拉图在 中提出来的。 7.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人是 。
8.德国古典美学最著名的两个代表人物是 、。 9..心理学美学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说,如立普斯(Lipps)的 ,克罗齐(B·Croce)的 ,谷鲁斯(K.Groos)的 等等。
10.自然美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 、、、等形态。 11.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家是 ,他的代表作是 。
12.“艺术符号”说的代表理论家是 。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 )。
A.美的本质的理论 B.艺术本质理论 C.美的规律理论 D.美和美感起源的理论 E.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2.“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一观念,包括( ) A美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 B.美在主客体交互作用中 C.美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中 D.美是诸多规定的综合 E.美是多样性的统一 3.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有( )。 A.社会性 B.精神性 C.自然性 D.物质性 E.历史性 4.美感的深层心理特征包括( )。
A. 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 B. 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C.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D. 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 E. 想象与情感的矛盾统一 5.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 ) A.科学美 B.艺术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技术美 三、名词解释 1.心理距离说 2.丑 3.崇高 四、简答题 1.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3.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 五、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一般理解与审美活动中的理解的区别。
2.请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审美特征 附:《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填空题 1、鲍姆加登 2.亚里士多德 文心雕龙 3.苏格拉底 4.伍举 5.丹纳 6.《大希庇阿斯篇》 7.威廉•荷加斯 8.康德 黑格尔 9.移情说 直觉说 距离说 10.奇险美 壮丽美 幽静美 秀丽美 11.克来夫•贝尔 《艺术》 12.恩斯特•卡西尔 苏珊•朗格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 5、BCD 三、名词解释 1、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上世纪提出的,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2、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3、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四、简答题 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2、(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A. 人生的意识。人的生存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
B. 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
C. 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这是因为: A. 美学研究的根本使命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 B. 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 C. 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3、(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五、论述题 1、(1)审美中的理解,有助于领悟作品中的深层文化意蕴; (2)审美中的理解,与情感交融在一起; (3)审美中的理解,对对象进行抽象地处理,又作具体地呈现,是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每点4分)。
2、(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形态表现现实事物,可以虚构、编造,甚至违背常情常理; (2)感性:指意象可为感官直接感知,体验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无需借助自觉理性的反思; (3)想象性:指借助想象把一般表象拓展、上升为审美意象的特征,这是艺术意象最重要的特征; (4)情感性:指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情感因素而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不知道可以帮助你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