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财务专业基础,建议你从简单到难的科目开始考,个人认为五个科目的有简单到难的顺序是:经济法,财务管理,税法,会计,审计。当然可能由于我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所以这么排名,一般考友的排名顺序是: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总之最难的是会计和审计。
如果你报两门的话,建议:经济法和税法(相对简单)或者会计和审计(最难,但是往往一起考这两门最好,科目知识互补性强)
欢迎你加入cpa考试大军,努力才会有胜利的可能,但是放弃只有失败
那就先考会计和审计,一开始精力足,学校时间宽裕,只要克制自己的玩乐,应该不成问题,建议你第一年先报两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该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水平,另外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时间,一般来说会计、审计、财管都是需要考前三四个月准备的,而税法、经济法和风向管理都是适合考前三个月以内开始学习,另外考虑到各个科目的学习周期,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搭配考试科目。
1、报考一门:会计。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税法的所得税学习对于会计的学习很重要;而会计的学习对财管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财管和税法相比,税法更合适一些;另外有人建议“会计+审计”的报考,这里不做重点推荐,因为审计学习需要会计基础,而审计学习周期长很多,所以无形中这个组合时间学习会更长,报考应慎重。
3、报考三门: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上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
4、报考四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的是难度问题,而且也是学习时机的问题。因为风险管理适合在财管之后学习,学习顺序上与税法可以并列,位于会计和财管之后,总体上不是太影响注会的整体安排。
5、报考五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经济法。经济法的特点是适合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所以增加经济法并不会影响大局。学习安排上风险管理可以安排在经济法之前,也可以并列学习。
6、其他选择。从税法、经济法开始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报考方法,但是也给后面增加了学习任务,因为会计、审计和财管的学习再以后会压力比较大,所以从会计开始学习的方法既能打下注会的坚实基础,也能够做好两年通过的打算,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妥的。
国际:两个都是国际承认的证书,但前者是为在考取外国的大学时承认学历,后者是为在香港、欧洲等地区考取当地执业证时可以抵免部分课程。
国内:
(1)大学扩招以后,本科生遍地开花,先不管当下本科生的质量是否与10年前的专科生相提并论,但现在招聘,特别是财务管理岗位,会计本科是最低条件了。
(2)CPA证书是为了能往更高层次的财务岗位迈进的利器,有了它,一般的财会本科生、中级会计师都不得不对你另有一番敬意。同时,考取CPA证书还是提高财务境界和觉悟的最好途径。那个不是自考本科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
现在的CPA更难了,更体现专业与应用结合,含金量也更高了。当然,如果希望在会计师事务所一展所长的话,CPA证书是最低准入门槛。
所以,几乎不用考虑哪个更好、认受性更强的问题,会计人如果出来闯,并想成就一番事业,两个都是必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