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及新工艺研究 内容: 前言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
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1、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的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主要有7不同分类的方法:(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3)溶剂萃取分离法。
(4)吸附法。(5)膜分离技术。
(6)离子交换法。(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但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或严重的不合理性。2、传统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弊端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之分流—综合两段处理。
前段处理多分三支水:铬水、氰水和综合水(铜镍锌水)。铬水用还原剂使之变价还原,氰水用两级氧化破氰,铜镍锌水直接与前两股水汇合而成为综合水。
后段处理综合水,基本上是用碱(烧碱或石灰)、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PAM),具体操作是:把综合水的pH值提到10~13,碱浓度大而迫使碱与重金属的反应向生成氢氧化物的方向进行。由于pH>9,排放口又得用酸中和使pH值降到9以下。
上述乃传统的处理工艺,存在许多严重的理论与实践上的错误:1、前处理三支污水的划分,不符合生产实际,因为不论那支水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是铬水以铬为主、氰水以氰为主、铜镍锌三合水以3元素居多。这些实际情况,我们是在废水处理的实践中发现的,几乎所有企业的电镀废水都是如此。
我们询问过电镀厂的有关人员,其实他们能把这一现象的成因说得非常清楚,奇怪的是污水管理部门竟把分流—综合两段处理作为不能违反的规范性模式。由于第二段处理的污水中各种污染物都存在,怎么可能用简单的处理药剂和方法就可使终端水达标排放呢?2、许多专门论述中都会提到,氰水要分开处理是因为氰在酸液中会生成毒性极强的HCN(氰酸),它的挥发势必造成人的中毒。
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确实要十分注意。不过,我们发现多数氰水本身就是pH3、人工强制以超碱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在污泥中,这有不科学之处:(1)从化学反应原理上说,勿论在什么样的酸碱度条件下,都有个反应平衡,也就是说永远都不可达到水中不存在一定数量的重金属。
(2)不同的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的最佳酸碱度(pH值)不尽相同,对某种重金属最适合的pH值范围,对另一些金属可能已是重新溶解的pH值条件。(3)由于二段处理是超碱除重金,最后的排放水也必然超碱,这就势必要在排放口向水中加酸,以求pH值达到排放标准。
加酸的结果,那些尚未沉淀的微细的氢氧化物迅速发生分解,重金属又回到水中。(4)由于分流—汇合两道污水处理,工程装置自然就比较复杂,从而造成工程建设投资大、时长。
3、CZB矿物法处理电镀废水3.1CZB矿物法的概念CZB矿物法是采用以纯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一定特殊工艺该性加工生产而成的专利产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和矿粉BC,在再辅加某些助剂对电镀废水进行混合处理的一种方法。3.2CZB矿物法的主要作用机理由于该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纯天然的矿物为主体原料,其所具有的特性有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化学转化性、催化性等。
3.3CZB矿物法的主要优势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如下:1、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分流处理的传统工艺,把铬水、氰水、综合水等混合起来进行处理,纠正了分流处理所存在的某些严重错误,弥补了传统工艺所存在的弊端。2、经一段处理即可完全解决问题,改变了传统的两段处理模式。
3、由于上述两点,污水处理的工程装置大大简化,基建投资和工程建设时间大幅度减少。4、传统的处理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是不可能达标的,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该工艺的确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若用矿物法处理电镀废水,从原理和实用上都表明了可以稳定地达标排放。5、传统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药剂费用,主要被用于烧碱中和酸水,一般情况处理一吨污水烧碱费就要6~10元,加上其他药剂,总药剂费多在10元以上。
诚然,如果只求把废水澄清,那费用就很难有个标准了。应用矿物法,前提是达标排放。
处理一吨废水药剂费大约4~6元.4、结论经过长时间来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对理论上的探讨,结合目前的实际,我们在对各种工艺进行完全的比。
关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及新工艺研究
内容: 前言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1、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
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的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主要有7不同分类的方法:(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3)溶剂萃取分离法。(4)吸附法。(5)膜分离技术。(6)离子交换法。(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但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或严重的不合理性。
2、传统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弊端
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之分流—综合两段处理。前段处理多分三支水:铬水、氰水和综合水(铜镍锌水)。铬水用还原剂使之变价还原,氰水用两级氧化破氰,铜镍锌水直接与前两股水汇合而成为综合水。后段处理综合水,基本上是用碱(烧碱或石灰)、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PAM),具体操作是:把综合水的pH值提到10~13,碱浓度大而迫使碱与重金属的反应向生成氢氧化物的方向进行。由于pH>9,排放口又得用酸中和使pH值降到9以下。
上述乃传统的处理工艺,存在许多严重的理论与实践上的错误:
1、前处理三支污水的划分,不符合生产实际,因为不论那支水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是铬水以铬为主、氰水以氰为主、铜镍锌三合水以3元素居多。这些实际情况,我们是在废水处理的实践中发现的,几乎所有企业的电镀废水都是如此。我们询问过电镀厂的有关人员,其实他们能把这一现象的成因说得非常清楚,奇怪的是污水管理部门竟把分流—综合两段处理作为不能违反的规范性模式。由于第二段处理的污水中各种污染物都存在,怎么可能用简单的处理药剂和方法就可使终端水达标排放呢?
2、许多专门论述中都会提到,氰水要分开处理是因为氰在酸液中会生成毒性极强的HCN(氰酸),它的挥发势必造成人的中毒。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确实要十分注意。不过,我们发现多数氰水本身就是pH
电镀基础知识 来源:中国压铸网-打造中国压铸行业网上贸易旗舰信息中心 一、什么叫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就叫电镀。
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普通的说:电与化学物质(化学品)的结成。
例如:一块铁板上镀上一层铜(通电在铜的镀液上)。二、电镀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要办一个电镀厂,一个车间必须要有:外加的直流电源和特定电解液(或叫镀液)以及特定金属阳极组成的电解装置。
就是除了厂房、水、废水处理外,还必须有直流的整流器。镀液通过(镀铜、镍、锌、锡、金、银)等镀种,以及镀什么镀种先择好阳极板。
如:镀镍要用镍板,镀铜要用电解铜板,但镀铬不是用铬板,而是铅锡、铅锑合金板(即不溶性阳极)。除此外,化学镀、热镀锌等镀种通过化学反应结成的镀层是不用电镀的,一般叫化学镀镍、化学镀铜。
三、电镀须知的电化学基础知识。 1、化学知识: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经常见到的水、泥土、食盐、钢铁等都是物质。
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运动是物质存在形式:例如:水蒸发成汽,遇冷变成冰块等。
物质发生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性。自然界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叫自然现象,研究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统称自然科学。
自然变化可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大类,研究物理变化的科学叫物理学,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叫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原子——分子论的基本概念。原子——分子论学说是化学的基础,其要点归纳如下: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维持物资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b、物质分子见间互相有作用力(吸引力、排斥力)。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各不相同,以固体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c、物质分子之间具有空隙,分子间的空隙决定着物质的体积。d、分子由原子组成,它参与化学反应时并不分解。
e、表现出相同化学性质的一定种类的原子称为化学元素,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不同的元素的原子其重量体积、性质都不相同。f、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是外在不断的运动中。
2元素符号及元素的原子量:为了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化学领域中常用拉丁字母来代表各种元素,这叫做元素符号。下列表中列出的是常用元素符号、原子量。
原子的重量是很小的。例如:一个碳原子量为:0.克。
这样的数使用和书写都很不方便,为了使用上的方便,用专用单位来表示原子重量,现在国际上采用碳单位来表示原子重量。一个碳单位等于碳原子重量的十分之一。
用碳单位表示的一个重量叫做原子量。例如:氢的原子量为:1.008。
氧的原子量为:15.9994。3化学反应:概念: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一种新物质的过程叫化学反应。
例:碳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就是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是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但物质 不会消失,也不可能增多。
它应服从下面的物质不灭定律和定比定律。A、物资不灭定律:参加反应物质的总重量等于反应生成物质的总重量。
B、定比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物质也有一定的组成比例。
例如:2克氢+16克氧,生成18克水。分子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分子式。
在写分子式时,先写上元素符号,再把原子的数目用较小的数字记在符号的右下角。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个氧原子组成,可写成:H2O。
知道物质的分子式后,我们就知道物质的组成,并且可计算出分子量。例如:硫酸的分子式是:H2SO4,由此可知道它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
它的分子量是:2个氢原子量+1个硫原子量+4个氧原子量=分子量 用分子式及符号经平衡后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叫化学方程式:例如:硝酸银与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银和硝酸钠。可写成:AGNO3+NACl=AGCl+NANO3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后,我们就能知道多少参加反应的物质能生成多少反应生成物。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反应中,一个分子硝酸银与一个分子的氯化钠反应,生成一个分子的氯化银和一个分子的硝酸钠。我们查表知道这几种物质的分子量是:硝酸银 AGNO3=170 氯化钠 AGCL=58 硝酸钠 NaNO3=85 氯化银 Agcl=143 由此可知:170克AgNO3(硝酸银)+58克的(氯化钠)生成143克的AgCl(氯化银)+85克的NaNO3(硝酸钠): 假设我们需要配制40克AgCl(氯化银),则需要多少AgNO3(硝酸银)和NaCl(氯化钠)呢?(硝酸银): (氯化银)=170:143 AgNO3 AgCl (硝酸银)=170X40? =47.5克 AgNO3 143(氯化钠):(氯化银)=58:143 NaCl AgCl(氯化钠)= (氯化银)=16.2克 NaCl AgCl 则需用AgNO3(硝酸银)47.5克和NaCl(氯化钠)16.2克。
④物质的分类:一切物质按其存在形式可分单质及化合物。 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所有的这些物质都与表面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譬如:电镀的各种金属多为单质,电镀用的药品大多数为酸、碱、盐等化合物。
近来有机化合。
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
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
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一般情况水的酸性强也有少量呈碱性的 其中重金属含量随表面活性剂、光亮剂、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变化。
通常镀贵重金属的厂家都做金属回收,水也做了中水回用镀塑料的一般重金属含量比较低是一种水镀金属的要看加工的物品和数量但通常电镀水中铬含量都比较高至于处理方法有下面几种,主要是根据成本和出水要求而定。方法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中和沉淀法 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等两性金属时,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实行分段沉淀;(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硫化物沉淀法 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而且反应的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一般不用中和。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2]: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二次污染。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英国学者研究出了改进的硫化物沉淀法,即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加入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离出来,同时防止有害气体硫化氢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问题。
螯合沉淀法 加入螯合沉淀剂(如DTCR)使其发生螯合沉淀。该方法有出水稳定达标效果好,适用条件广,无二次污染,污泥含水率低,污泥便于回收,同时设备要求简单,实施方便等特点。
缺点在于价格偏高。氧化还原处理 化学还原法 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去除。
化学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是最早应用的治理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治理原理简单、操作易于掌握、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冲击。根据投加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FeSO4法、NaHSO3法、铁屑法、SO2法等。
应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废水,碱化时一般用石灰,但废渣多;用NaOH或Na2CO3,则污泥少,但药剂费用高,处理成本大,这是化学还原法的缺点。铁氧体法 铁氧体技术是根据生产铁氧体的原理发展起来的。
在含Cr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O4,使Cr6+还原成Cr3+, Fe2+氧化成Fe3+,调节pH值至8左右,使Fe离子和Cr离子产生氢氧化物沉淀。通入空气搅拌并加入氢氧化物不断反应,形成铬铁氧体。
其典型工艺有间歇式和连续式。铁氧体法形成的污泥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固液分离和脱水。
铁氧体法除能处理含Cr废水外,特别适用于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混合废水。我国应用铁氧体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在国内电镀工业中应用较多。
铁氧体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在形成铁氧体过程中需要加热(约70oC),能耗较高,处理后盐度高,而且有不能处理含Hg和络合物废水的缺点。
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含Cr废水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具有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所沉淀的重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大约有30多种废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进行电沉积。
电解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能减少污泥的生成量,且能回收Cu、Ag、Cd等金属,已应用于废水的治理。不过电解法成本比较高,一般经浓缩后再。
1 分散能力: 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溶液使电极上(通常是阴极)镀层分布比初次电流分布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均匀的能力。
也称均镀能力。 2 深镀能力: 镀液要特定条件下凹槽或深孔处沉积金属镀层的能力。
3 电镀: 是在含有某种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将被镀工件作为阴极,通以一定波形的低压直流电.而使金属离子得到电子,不断在阴极沉积为金属的加工过程。 4 电流密度: 单位面积电极上通过的电流强度,通常以A/dm2表示。
5 电流效率: 电极上通过单位电量时,其一反应形成的产物的实际重量与其电化当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6 阴极: 反应于其上获得电子的电极,即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7 阳极: 能接受反应物所给出电子的电极,即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10 阴极性镀层: 电极电位的代数值比基体金属大的金属镀层。
11 阳极性镀层: 电极电位的代数值比基体金属小的金属镀层。 12 沉积速度: 单位时间内零件表面沉积出金属的厚度。
通常以微米/小时表示 。 13 活化: 使金属表面钝态消失的过程。
14 钝化; 在一定环境下使金属表面正常溶解反应受到严重阻碍,并在比较宽的电极电位范围内 使金属溶解反应速度降到很低的作用。 15 氢脆: 由于浸蚀,除油或电镀等过程中金属或合金吸收氢原子而引起的脆性。
16 PH值: 氢离子活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17 基体材料; 能与其上沉积金属或形成膜层的材料。
18 辅助阳极: 除了在电镀中正常需要的阳极以外,为了改善被镀制件表面上的电流分布而使用的辅加阳极。 19 辅助阴极: 为了消除被镀制件上某些部位由于电力线过于集中而出现的毛刺或烧焦等毛病,在该部位附近另加某种形状的阴极,用以消耗部分电流,这种附加的阴极就是辅助阴极。
20 阴极极化: 直流电通过电极时,阴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21 初次电流分布: 在电极极化不存在时,电流在电极表面上的分布。
22 化学钝化; 将制件放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处理,使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钝态,保护膜的过程。 23 化学氧化: 通过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24 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 在一定电解液中以金属制件为阳极,经电解于制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护性,装饰性或其它功能氧化膜的过程。 25 冲击电镀: 电流过程中通过的瞬时大电流。
26 转化膜; 对金属进行化学或电化学处理所形成的含有该金属之化合物的表面膜层。 27 钢铁发蓝: 将钢铁制件在空气中加热或浸入氧化性溶液中,使之于表面形成通常为蓝(黑)色的薄氧化膜的过程。
28 磷化: 在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不溶解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29 电化学极化: 在电流作用下,由于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小于外电源供给电子的速度,使电位负向移动,产生极化。
30 浓差极化: 由于电极表面附近液层的浓度与溶液深处的浓度的差异而产生的极化。 31 化学除油: 在碱性溶液中借皂化和乳化作用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2 电解除油: 在含碱的溶液中,以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3 出光: 在溶液中短时间浸泡使金属形成光亮表面的过程。
34 机械抛光: 借助于高速旋转的抹有抛光膏的抛光轮,以提高金属制件表面光亮的机械加工过程。 35 有机溶剂除油: 利用有机溶剂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6 除氢: 将金属制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以驱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金属内部吸收氢的过程。 37 退镀: 将制件表面镀层退除的过程。
38 弱浸蚀: 镀前,在一定组成溶液中除去金属制件表面极薄的氧化膜,并使表面活化的过程。 39 强浸蚀: 将金属制件浸在较高浓度和一定温度的浸蚀溶液中,以除去金属制件上氧化物锈 蚀物的过程。
40 阳极袋: 用棉布或化纤织物制成的套在阳极上,以防止阳极泥渣进入溶液用的袋子。 41 光亮剂: 为获得光亮镀层在电解液中所使用的添加剂。
42 表面活性剂: 在添加量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 43 乳化剂; 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之形成乳浊液的物质。
44 络合剂: 能与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 45 绝缘层: 涂于电极或挂具的某一部分,使该部位表面不导电的材料层。
46 润湿剂: 能降低制件与溶液间界面张力,使制件表面易于被润湿的物质。 47 添加剂: 在溶液中含有的能改进溶液电化学性能或改善质量的少量添加物。
48 缓冲剂: 能够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基本恒定的物质。 49 移动阴极: 采用机械装置使被镀制件与极杠一起作周期性往复运动的阴极。
50 不连续水膜: 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得不连续。 51 孔隙率: 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52 针孔: 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某些点的电沉积过 程受到障碍,使该处不能学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53 变色: 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54 结合力: 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可以采用使镀层与基体分离。
电镀为一种电解过程,提供镀层金属的金属片作用有如阳极,电解液通常为镀着金属的离子溶液,被镀物作用则有如阴极,阳极与阴极间输入电压后,吸引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游至阴极,还原后即镀着其上。同时阳极的金属再溶解,提供电解液更多的金属离子。某些情况下使用不溶性阳极,电镀时需添加新群电解液补充镀著金属离子。
一般泛指以电解还原反应在物体上镀一层膜。其目前使用种类有:一般电镀方法有(electroplating)、复合电镀 (复合的plating)、合金电镀 (合金plating)、局部电镀 (挑选的plating) 、笔电镀(钢笔plating)等等。由於电镀表面具有保护兼装饰效用;故广被应用。也有少部分的电镀提供其他特性,诸如高导电性、高度光反射性或降低毒性, 最常使用的电镀金属为镍、铬、锡、铜、银及金。电镀技术目前可电镀之金属约70种,合金电镀约15种。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主要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水成份复杂,不易控制,所以处理难度较大。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对电镀废水的排放严格控制,必须经过相应的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在电镀污水处理方面,宏利环保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宏利环保电镀污水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电镀行业,为企业的废水处理达标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电镀污水处理采用改进后的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宏利环保致力于工业废水处理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环保达标。
电镀废水主要来自电镀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电镀水洗废水、活化废液、镀槽过滤残液和地面冲洗水。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份不易控制,主要有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其中有毒物质种类多危害大,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比如酸碱废水、含铬废水、氰化物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镀镍废水等等,又不能一概而论。你看污水是什么厂出来的不就知道成分了。
含氰碱性废水
氰化电镀镀种有:镀锌、镀铜、镀银、镀金等。含氰废水含有剧毒的游离氰化物,CN~20mg/L,尚有铜氰、银氰、锌氰等络合离子
含铬酸性废水
镀铬镀件清洗废水一般含Cr6+20~150mg/L,还含有Cr3+、Cu2+、Ni2+、Zn2+、Fe3+等重金属离子;
苏州市贵金属回收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水质
项目(mg/L)
pH 6~9 CN- 20 Cu2+ 40 Ni2+ 30 Pb 1.0
Zn2+ 80 Cr6+ 20
给你个网址参考一下
电镀污水中含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成分,电镀废水中的氰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危及人类生命的安全隐患,那么电镀废水中的氰应该如何处理呢?
1·碱性氯化法:碱性氯化法对氰分二级氧化。第一级将氰氧化为氰酸盐,第二级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废水中氰离子含量不宜大于50mg/L,第一级氧化和第二级氧化所投氧化剂比宜为1:1,氰离子与所投有效氛的质量比,一级氧化为l:3一1:4,二级氧化为1:7一1:8,当采用次氯酸钠 ,漂白粉、漂粉精进行一级氧化时,废水pH值可控制在10一11,当采用液氯作氧化剂时,pH值应控制在11——11.5。二级氧化阶段的pH值应控制在6.5一7.0,两级氧化反应时间均为10——15min,调节池HRT2——4h,反应池采用水泵或机械搅拌,沉淀池HRT1.0——1.5h。
2·电解法:电解法主要适用于高浓度含氰废水。在阳极上CN负离子被氧化为NH3和二氧化碳 , 在阴极上析出金属予以回收。
用电解法处理的含铬废水,六价铬宜小于或等于100mg/L, pH值宜为4.0一6.5,极板厚度宜为3一5mm,极板间净距宜为1Omm左右;还原1克六价铬,普通碳钢极板消耗4一5g,选用电解槽整流器时,总电流和总电压值应增加30%一50%备用量;沉淀前废水的pH值宜为7一9;当废水中六价铬含量为50——100mg/L时沉淀时间宜为2h,污泥体积可按废水体积的5%一1O%估算;当废水中六价铬含量为10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所产生的污泥干重可按1kg/m³计算。
用电解法回收银时,一级回收槽内废水中银离厂含量控制在200一600mg/L;平板电极的电极间净距为10——20mm,同心双筒电极的电极间距离为10mm左右;废水通过平板电极的最佳流速为300——900m³/h,通过同心双筒电极的最佳流速为300——1200m³/h;当废水中银离子含量大于400mg/L时,阴极电流密度为0.1一0.25A/d㎡,当废水中银离子含量小于400mg/L时,阴极电流密度0.1一0.03A/d㎡; 回收银的板间电压为1——3V。
用电解法回收铜时,一级回收槽内废水中铜离子含最宜控制在500——1000mg/L:平板电极极板间净距为15一20mm;当废水中铜离户含量大于700mg/L时,阴极电流密座为0.6一1A/d㎡;当废水中铜离子含最小于700mg/L时,阴极电流密度为0.5一0.1A/d㎡;回收铜的极间电压为3——4V。
参考资料:/Item/Show.asp?m=1&d=2912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