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
字、词、句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句子
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阅读理解
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话说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尤其是小学生的头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1、如何对待阅读中的生词(即不懂的词)
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解释,即找同义词。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这就需要细心去观察。
(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4)充分利用你关于所阅读的内容已有的知识。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2、找出文章中隐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达。这种隐含的意思有时是文章的主要意思。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经常需要推理。有时一句话的含义需要推理,有时整个文章的含义需要推理。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推理:
(1)结合作者的想法、观点及其要说的目的进行推理。
(2)寻找作者直接陈述的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
(3) 仔细体会一些重要词的含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
(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尽量从上下文中寻找证据。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阅历或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为了便于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东西?它是否在告诉你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这个真理也许就是中心思想哦!
(3)你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吗?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读问题及选项,仔细品味问题的所指及选项之间意思的差别,切勿草率处之。
(2)做一篇文章后,应综合看一下你的选择,因为它们也许是紧密相关的。
(3)实在选不出来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与所提问的内容相关性强的选择项作为正确答案。
(4)另外一些常识也可以帮助一些选择项。
(5)文后的几个问题经常是对整篇文章推理过程的几方面的概括,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对照检验自己的阅读从而对文章的推理过程进一步的认识。
花 :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山: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悬崖峭壁 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 动 物: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兔死狐悲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生 肖: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猪朋狗友 颜 色:灯红酒绿 赤胆忠心 青红皂白 黄粱美梦 洁白无暇 万紫千红 天文气象 (天文) —— 天长地久 日新月异 天经地义 月落星沉 大步流星 (气象) —— 风雨雷电 云雾冰雪 晴天霹雳 雨过天晴 电闪雷鸣 人体器官: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手足情深 头重脚轻 “手”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十分冷漠:袖手旁观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来 【人容貌体态】: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虎背熊腰 鹤发童颜 大腹便便 愁眉苦脸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闭花羞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落落大方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容光焕发 如花似玉 冰清玉洁 倾国倾城 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蓬头垢面 瘦骨嶙嶙 弱不禁风 老态龙钟 面黄肌瘦 衣衫褴褛 【神态】: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惊慌失措 神采奕奕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嬉皮笑脸 漫不经心 目瞪口呆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愁眉紧锁 谈笑风生 【高兴】: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相视而笑 如获至宝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欣喜若狂 【人物品质】:(褒)肝胆相照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两袖清风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克己奉公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舍生忘死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助人为乐 (贬)见利忘义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忘恩负义 【学习】: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不甘示弱 真才实学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披荆斩棘 力争上游 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十载寒窗 悬梁刺股 程门立雪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谦虚】:谨言慎行 自知之明 虚怀若谷 洗耳恭听 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骄傲】:班门弄斧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自高自大 孤芳自赏 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说”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对答如流 振振有词 伶牙俐齿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含糊其辞 无稽之谈 闲言碎语 绘声绘色 自圆其说 侃侃而谈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唠唠叨叨 推心置腹 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慢条斯理 肆无忌惮 故弄玄虚 拐弯抹角 【“看”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目不转睛 东张西望 【“想” 】:苦苦地想(冥思苦想) 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得厉害(浮想联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其他“想”的成语 ——绞尽脑汁 思前想后 【“拿”】: 强取豪夺 挑肥拣瘦 顺手牵羊 取之不尽 【“走”】: 安步当车 寸步难行 跋山涉水 奔走相告 步履维艰 蹑手蹑脚 【“笑”】: 粲然一笑 哄堂大笑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嫣然一笑 【“快”】: 一泻千里 风驰电掣 健步如飞 快步流星 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心理活动】: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友情】: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志同道合 荣辱与共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多” 观众多(座无虚席) 贵宾多(高朋满座) 人才多(人才济济) 走得多(走南闯北) 兵马多(千军万马) 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 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 读书多(博览群书) 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 花样多(五花八门) 颜色多(五颜六色) 车船多(川流不息、车水马龙) 人很多(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 “少” :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沧海一粟、寥寥无几、凤毛麟角、盖世无双 @ 雨 大 的: 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医术高明: 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悬壶济世、杏林高手 @ 杰出、不一般: 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非同凡响、凤毛麟角、鹤立鸡群 @ 建 筑 物: 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 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 干净、整洁: 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洁白无瑕、面目一新、井然有序 @ 书的内容精彩: 引。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
1.在顺风中行船(一帆风顺 )2.一群临时凑杂起来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乌合之众 )
二.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雪中送炭(釜底抽薪 )指鹿为马(实事求是 )伶牙俐齿(笨口拙舌 )
三.成语不离“舌”<;例: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形容惊诧无言(瞠目结舌 )形容不善辞令(笨口拙舌 )形容随声附和( 鹦鹉学舌)
四.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智多星)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
五.“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吟咏的是梅花,——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一、词类 (一)词类:汉语实词。
词类 意 义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出门向东。 (1)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搭配。
例1:他亲切的话语时刻浮现在眼前。(名与动搭配错误) 例2:它坚硬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 (2)不要误用词类。 例3: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和耻辱。
(名词误用为动词。“耻辱”改为“侮辱”) 例4:现在,世界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法。
(形容词误用为动词。“发达肌肉”改为“使肌肉发达”)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意义的词。
斑羚飞渡 上前出了桥 敬畏自然。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意义的词。
他是高而瘦的老人,我对他很尊敬。 数词 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我第一次约了十多个同学到家玩。 (1)数词、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2)数量词可以重叠。 (3)要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①增加用倍数或百分数。 例5:从3增加到 例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两倍”。
②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减少到”。例7: 从20减至5:“减少了75%”、“减少了四分之三”、“减少到25%”、“减少到四分之一”。
当代词代替某类词的时候,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例8: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例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
一个黑的长胡子的人。 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
钟敲了十二下。 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那些环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词类:汉语虚词 副词类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从天安门往里走。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
例:书法艺术,对我真是一窍不通。 (是“书法艺术对我”,把“对”的对象搞错了) 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助词 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 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
她是本届奥运会上的我国的运动员的第一个摘取金牌的人。 (句中“的”过多,可以删去前三个)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呀,他什么时候……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三)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特 点 辨析要点及示例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
罗布泊(专有名称)元素(科技术语)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深: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基本义)②颜色重:深红 ③久,时间长:深更半夜④程度高:深谋远虑 同义与反义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 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轻——重) 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大——小) 搭配的习惯:坚定(立场、方向、信仰)坚决(性格、意志、态度) 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褒——贬)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相反:对——错 真——假 相对:黑——白 大——小 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 (幼 少 小 嫩 新) 褒义、中性与贬义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
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 ① 以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②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 ③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 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心全意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二、短语与单句 (一)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示例 分析 主谓 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关系的词组成(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1.配合得当:(1)合乎事理。
(2)合乎语言习惯。 2.使用简明。
3.并列恰当。 例1:质量增加 (主语、谓语与动词搭配不当,可说为“质量提高“或”数量增加“) 例2:发现困难 (动词、宾语配合不当,可说为“发现目标”或“克服困难。
1.天上的白云变化万千,就像是变幻器,不时有一只只绵羊缓缓地走过;不时有一群群奔腾的野马,气势恢弘地奔跑而来;不是天上会有长剑穿过;不是又会有几串孩子们喜爱的棉花糖,仰望天空,心荡涟漪。
2,跟上面的一样
3.明明,其实考不好是很正常的,马还有失蹄的时候呢,况且你考试不是很认真复习了吗,结果虽然重要,但过程也很重要,你想你通过这次考试不是又学了一遍了吗,学到知识不就是考试的目的嘛,而且又不是只有这一次考试,以后机会多着呢!俗话说的好,胜败乃兵家长事.你不要怕,好好看看试卷,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下次努力一点不就好了.你只要记住,失败乃成功之母,毛主席不是讲过嘛,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来,你放心,我会永远支持你
4,一样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我发现这些都与(水)有关
我也说几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8我的家乡,(一个充满纯朴热情的城镇)欢迎您
我的学校,(一个充满知识,活跃开心的殿堂)欢迎您
9.采取方法是好的,但方法需要变通
好了,回答的差不多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语文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