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1、急性肝炎(1)极性黄疸型肝炎: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
2、慢性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
3、重型肝炎(肝衰竭) (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小于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即使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本病的诊断。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2)亚急性重症肝炎:以急性型肝炎起病,15d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明显腹胀,肝性脑病Ⅱ度以上,有明显出血现象。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侯(包括胸水等)恩者,称为腹水型。亚急性重型肝炎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如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酶碱平衡失调(低钠、低钾、低镁、碱中毒等)。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低血糖低胆固醇,低胆碱酯酶。一旦出现肝肾综合征,预后极差。本型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但有如下基础: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HBV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痴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A/G比值下降或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4、淤胆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较深,持续3周以上,甚至持续数月或更长。有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预后较差。
5、肝炎硬化 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①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ALT升高,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荒诞白蛋白下降。伴有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肝缩小质地变,脾进行性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门脉搏高压征表现。②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2、会的,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婴儿,感染HCV的几率约10%。
3、需要看哪种类型,第一点已提到,重型肝炎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4、急性肝炎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50%—8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重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约80%五年内发展成肝硬化,少部分可转为HCC,病死率高达45%。中度慢性肝炎预后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型肝炎 预后不良,病死率50%—70%。年龄较小、治疗及时、无并发症病死率较低。淤胆型肝炎 急性者预后较好,一般都能康复。慢性者预后较差,容易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 静止性肝硬化可较长时间维持生命。活动性肝硬化预后不良。
5、尽早注射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诊断丙型肝炎需要酌情做如下检查:⑴肝功能:包括血清ALT,AST,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
⑵ 丙肝病毒抗体:抗HCV。⑶丙肝病毒定量:血清HCVRNA,了解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⑷ 影像学: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核磁,以了解病情损伤程度。⑸肝脏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是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
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⑹肝组织活检:仍然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鉴别诊断依靠HCV病毒学检查可以鉴别。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丙型肝炎流行率平均为3%,估计1。7亿人感染丙肝病毒,每年新感染者300万〜400万例,死亡25万例,占所有传染病死因的第10位。
从全球丙型肝炎的分布来看,北美和南美有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欧洲有900万、西太地区有6100万(其中中国有4000万)、东南亚有3200万、非洲有32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 据估计,今后10~15年内,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的病死率将继续上升,到2015年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的死亡病例将增加2倍,到2025年将增至3倍。
我国属丙型肝炎中等偏高流行地区。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
2%,约有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估计数据,我国目前的丙型肝炎的感染率约为2。
2%,有近3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丙肝病毒感染者是全球最多的。我国各地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
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北方高于南方,西南、华东、华北、西北、中南和东北分别为2。 5%、2。
7%、3。2%、3。
3%、3。8%和4。
6%。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由1岁组的2。
0%至50~59岁组的3。9%,男女间无明显差异。
丙型肝炎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据卫生部近日公布的2007年10月份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目前丙型肝炎已“跻身”为我国甲、乙类传染病致死的第5位死因。
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
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
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
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
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丙肝肝硬化——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
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 1。
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
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
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
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复制活跃者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
反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献血。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 理发,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行一用一消毒措施。对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加强血制品管理,每一个献血员和每单元血液都要经过最敏感的检测HBsAg和抗HCV,有条件时应同时检测HBV DNA 和HCV RNA。 阳性者不得献血,阳性血液不得使用。
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三)保护易感人群 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