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2 计算机网络概述1.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2.2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1.4.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小结习题1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2.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2.1.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2.1.5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2.1.6 通信方式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2.2.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2.2.2 双绞线2.2.3 同轴电缆2.2.4 光纤2.2.5 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的性能比较2.3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2.3.1 电磁波谱2.3.2 无线通信2.3.3 微波通信2.3.4 卫星通信2.4 数据交换技术2.4.1 电路交换2.4.2 存储转发交换2.5 数据传输技术2.5.1 基带传输技术2.5.2 频带传输技术2.5.3 多路复用技术2.6 数据编码技术2.6.1 数据编码的类型2.6.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6.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6.4 脉冲编码调制2.7 差错控制技术2.7.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2.7.2 误码率的定义2.7.3 差错的控制小结习题2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3.1.2 网络协议的概念3.1.3 网络协议的分层3.1.4 其他相关概念3.2 OSI参考模型3.2.1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3.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3.3 TCP/IP参考模型3.3.1 TCP/IP概述3.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3.4.1 两种模型的比较3.4.2 OSI参考模型的缺点3.4.3 TCP/IP参考模型的缺点3.4.4 网络参考模型的建议小结习题3第4章 局域网4.1 局域网概述4.2 局域网的特点及其基本组成4.3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4.3.1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4.3.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4.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4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IEEE 802标准4.4.1 局域网参考模型4.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4.5 局域网组网技术4.5.1 传统以太网4.5.2 IBM令牌环网4.5.3 交换式以太网4.6 快速网络技术4.6.1 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4.6.2 吉比特以太网组网技术4.6.3 ATM技术4.7 VLAN4.7.1 VLAN概述4.7.2 VLAN的组网方法4.8 WLAN4.8.1 WLAN概述4.8.2 WLAN的实现4.8.3 WLAN组网实例——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小结习题4第5章 广域网接入技术5.1 广域网概述5.2 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5.2.1 数字数据网(DDN)5.2.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2.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5.2.4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5.2.5 帧中继(Frame Relay)5.2.6 数字用户线路xDSL小结习题5第6章 网络互联技术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6.1.1 网络互联概述6.1.2 网络互联的要求6.2 网络互联的类型和层次6.2.1 网络互联的类型6.2.2 网络互联的层次6.3 典型网络互连设备6.3.1 中继器6.3.2 网桥6.3.3 网关6.3.4 路由器6.4 路由协议6.4.1 路由信息协议(RIP)6.4.2 内部路由协议(OSPF)6.4.3 外部路由协议(BGP)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6.5.1 路由器的接口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小结习题6第7章 Inter基础知识7.1 Inter的产生和发展7.1.1 ARPANET的诞生7.1.2 NSFNET的建立7.1.3 全球范围Inter的形成与发展7.2 Inter概述7.2.1 Inter的基本概念7.2.2 Inter的特点7.3 Inter的主要功能与服务7.3.1 Inter的主要功能7.3.2 Inter的主要服务7.4 Inter的结构7.4.1 Inter的物理结构7.4.2 Inter协议结构与TCP/IP7.4.3 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7.5 Inter地址结构7.5.1 IP地址概述7.5.2 IP地址的组成与分类7.5.3 特殊类型的IP地址7.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7.6 子网和子网掩码7.6.1 子网7.6.2 子网掩码7.6.3 A类、B类、C类IP地址的标准子网掩码7.6.4 子网掩码的确定7.7 域名系统7.7.1 域名系统的层次命名机构7.7.2 域名的表示方式7.7.3 域名服务器和域名的解析过程7.8 IPv4的应用极其局限性7.8.1 什么是IPv47.8.2 IPv4的应用7.8.3 IPv4的局限性7.9 IPv6简介7.9.1 IPv6的发展历史7.9.2 IPv4的缺点及IPv6的技术新特性7.9.3 IPv4与IPv6的共存局面7.9.4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案7.9.5 IPv6的应用前景小结习题7第8章 Inter接入技术8.1 Inter接入概述8.1.1 接入到Inter的主要方式8.1.2 ISP8.2 电话拨号接入Inter8.2.1 SLIP/PPP概述8.2.2 Winsock概述8.3 局域网接入Inter8.4 ADSL接入技术8.4.1 ADSL概述8.4.2 ADSL的主要特点8.4.3 ADSL的安装8.4.4 PPP与PPPoE8.5 Cable Modem接入技术8.5.1 CATV和HFC8.5.2 Cable Modem概述8.5.3 Cable Modem的主要特点8.6 光纤接入技术8.6.1 光纤接入技术概述8.6.2 光纤接入的主要特点8.7 无线接入技术8.7.1 无线接入概述8.7.2 WAP简介8.7.3 当今流行的无线接入技术8.8 连通测试小结习题8第9章 Inter的应用9.1 Inter应用于家庭9.1.1 家庭用户连入Inter9.1.2 使用浏览器浏览Inter9.1.3 家庭娱乐9.2 Inter应用于电子商务9.2.1 电子商务及其起源9.2.2 电子商务的特点9.2.3 电子商务的内容9.3 Inter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9.4 Inter应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小结习题9第10章 移动IP与下一代Inter10.1 移动IP技术10.1.1 移动IP技术的概念10.1.2 与移动IP技术相关的几个重要术语10.1.3 移动IP的工作原理10.1.4 移动IP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10.2。
一、《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二、历次考试的试题分析与解答,一般看看近三年的 三、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网络工程师教程》雷震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设计师教程》陈平 褶华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软件设计师教程》不需全看,只要看: 第 1章 计算机系统知识 第 3章 操作系统知识 第 4章 系统开发和运行知识 第11章 标准化基础知识 第12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四、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辅导用书 《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雷震甲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陈平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以上这些就是网工考试的“最基础”的复习资料,不可不看! 五、还有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网络工程师考试冲刺指南》徐锋(电子工业出版社),也需看! 再推荐一个网站吧 /bbs/show_topic.asp?subject=46656里面有些资料非常好的 还有 C++或者JAVA,你选一个语言学的精深一些 不需要太多,好好掌握一门语言就够了 仅仅靠一种语言就可以实现需求的程序 特别是你想搞网络 那我更建议你学好JAVA 如果你将来想搞应用系统,那你就学C++ 网络工程师级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要 (1)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 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 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 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 (7)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 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 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 (12) 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 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 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 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 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 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结构 ·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I/O部件) · 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 · 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 处理器性能 1.1.2 存储器 · 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 存储系统 · 主存与辅存 · 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 · 高速缓存 · 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 ·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 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 · 多道程序 · 内核和中断控制 ·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 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 · 死锁 · 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 · 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 · 文件管理 ·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 ·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 1.3 系统配置方法 1.3.1 系统配置技术 · 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 · 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 ·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 1.3.2 系统性能 ·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 ·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 1.3.3 系统可靠性 · 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 · 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 ·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 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 · 需求分析 · 结构化分析设计 · 面向对象设计 · 模块设计。
组网技术就是网络组建技术,分为以太网组网技术和ATM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组网非常灵活和简便,可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以不同拓扑结构组网,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已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以太网按其传输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细缆以太网10 BASE-2 10 BASE-2以太网是采用IEEE802.3标准,它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结构。采用细缆为传输介质,通过T型接头与网卡上的BNC接口相连的总线型网络。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
(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 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 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