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知识有:
一、管理的含义(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 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 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 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 计划。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 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 领导。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 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 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 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概念定义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历史发展
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3、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六个发展趋势。
4、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5、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章 管理学理论概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职能、性质,管理者的分类、角色、技能,了解管理的产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为什么学习管理学、如何学习管理学等问题,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古典管理理论;第四节行为科学理论;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六节 管理环境与组织文化;第七节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1) 管理的定义、职能、特点 (2)管理者的层次、角色和技能 (3)科学管理理论 (4)新古典管理理论(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章 计划工作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要求学生理解计划的基本含义,掌握制定计划的步骤以及应该遵循的原理;理解目标、战略的基本含义及相关内容;掌握科学预测、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划工作概述;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程序和原理;第三节 目标管理;第四节 战略;第五节 预测;第六节 决策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1) 计划的定义及分类 (2)计划工作原理 (3)目标设计 (4)战略 (5)预测的程序、方法 (6)决策的程序、方法
第三章 组织工作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组织的基本含义,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工作原理;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第三节 组织的有效运行;第四节 人员配备工作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1) 组织的基本概念 (2)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3)组织有效运行中需解决的矛盾冲突(4)人员招聘的途径(5)人员考评、培训的方法
第四章 指导与领导工作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指导与领导的基本含义和实质;理解与掌握领导的行为理论;理解与掌握内容型与过程型的激励理论,理解与掌握管理沟通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沟通的途经以及沟通障碍。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指导与领导工作基本原理;第二节 沟通联络;第三节 激励;第四节 领导作风和方式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1) 指导与领导的内涵 (2) 人性假设 (3)领导方式 (4) 激励理论 (5)管理沟通
第五章 控制工作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控制的概念与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的基本类型;掌握控制的基本过程与有效控制的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工作基本原理;第二节 控制工作一般方法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1)控制的类型 (2)控制过程 (3)控制的原理 (4) 控制方法
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括4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这是网站上的,非常珍贵,一定要按上面提到的复习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综合常识、写作。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为英语15%、计算机20%、综合常识20%、写作45%。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为写作。答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英语:认知4000-6000个词汇,能较熟练地运用其中的2000个单词,掌握其基本搭配;具有较扎实的实用外语语法知识,了解主谓一致关系、倒装句和各种从句,熟练掌握虚拟语气、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技能,能正确理解难度适中的书面材料,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计算机:要求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和电子表格Excel2000/xp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论和相关应用,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的原理和相关知识等。
综合常识:涵盖政治(含时政)、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省情等方面。
写作: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主要考察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楼主我要说的是,这个考试是没有真题的.不管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完了人事部分不会将题目公布于世的.我们看到市场上卖的那些资料真题都是各大辅导机构找人入考试考试偷偷带出来的题.
去年我参加这个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只考了英语计算机和写作,没有综合常识.今年可能难一些了.估计这个综合常识经济,法律和管理占的比重大一些.具体参考国考的综合知识就可以了
英语计算机都是基础知识.中等难度.考前练练手!
面试中的专业知识就是看你考什么岗位,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你就准备什么了
肯定会问你,你对我们单位了解多少?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岗位?也就是报考动机.这需要你多方打听所报考的单位重要信息,网上多找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天使的恶魔b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1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第2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
管理学考试重点 1.科学管理之父是{B} A,法约尔 B,泰罗 C,梅奥 D,韦伯 2.人际技能对于各层次管理者的重要性是(D) A,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 B,对于中层管理者最重要 C,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D,对于所有层次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3.决策遵循的原则是(C) A,一般原则 B,最优原则 C,满意原则 D,全局化原则 4.将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作为(D) A,规划 B,决策 C,预测 D,预算 5.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B) A,分权不充分 B,多头领导 C,对项目经理要求高 D,组织结构差 6.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考虑(C)因素来划分部门?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人口密度 7.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中,最直观、人们最易感知的部分是(C) A精神层B制度层C物质层D以上都不对 8.张教授到某企业进行管理咨询,该企业总经理热情接待了张教授,并介绍公司的具体情况,才说了15分钟,就被人叫了出去,10分钟回来继续,不到15分钟,又被叫出去,这样,整个下午3个小时总经理个小时总经理一共被叫出去10次之多,使得企业情况介绍时断时续。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说明(C) A总经理不重视管理咨询 B该企业这几天遇到了紧急情况 C总经理可能过度集权 D总经理重视民主管理 9.马洛斯的需求理论当中,处于最高需求层次的是(D)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关于控制与分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B) A分权越高,控制越不必要 B分权预告,控制越必要 C分权越低,控制越必要 D分权与控制没联系 11.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克卡曾经说过:一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鸭子早就飞走了。关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D ) A.委员会决策目标往往不明确。
B. 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 C.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把握市场的动向。
D.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实效性,只考虑作出合理决策。 12.优秀的领导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绝对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实干和竞争出来的,这说明:(D) A.领导者是内在素质和外在风格的统一体。
B.领导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因素并无关系。 C.任何人只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就能成为高层领导者。
D.领导者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13.下面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A.管理是更大的概念,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B.领导的范围更加广泛,管理是其中的一部分。 C.领导就是管理,二者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
D.领导是更高层次的概念,管理是低层次的概念。 14.控制作用的关键是(D) A.制定计划 B.拟定标准 C.衡量成效 D.采取措施 15.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工作计划的基石,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A) 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收入标准 D. 成本标准 填空题 1、法约尔在其《工业管理与一班管理》中把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被后人称之为五职能说。
2、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又称经营单位合作分析法,其认为,在确定某个经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 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4、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5、授权的原则是重要性原则、适度原则、责权一致原则、级差授权原则。
6、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7、绩效工资实际上是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逻辑结果。 8、前馈控制的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9、波特著名的五力模型认为,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他们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10、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1、根据计划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将计划划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12、“运筹与帷幄之中,决胜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计划职能。
13、在领导行为问题的研究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出“四分图理论”。 14、领导的职权性影响力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和奖赏权,非职权性影响里包括专长权、人格权。
判断题 1、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2、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3、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有许多优点,所以在组织活动中均应采用群体决策方式(*) 4、管理距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双重属性。(√) 5、在一个组织里面,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越好,管理幅度越大管理者的权利就越大效率就越高。
(*) 6、决策允许反复试验,以取得最佳效果。(√) 7、组织中的层次多了,更利于上下级间的沟通。
(*) 8、领导职能还有一种比较狭义的概念,仅指在目标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影响一个组织或群体成员去实现目标。(√) 9、法定权、强制权和专长权属于职权能力。
(*) 10、对企业的一。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定义为: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 民主化管 科学化管理 法制化管理 以人为本 追求效率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是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 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管理理论4、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注意和行政管理学中的方法做区分)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根本) 行政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管理科学是从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开始出现的,至今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实行例外原则;(单)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跳板原则(法约尔桥)P44 韦伯认为,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1、传统权威2、超凡权威 3、合理—合法的权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组织,才是理想的组织)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人际关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包括 1、成就 2、上级赏识 3、工作责任4、个人进步等。 麦格雷戈“X-Y”理论的X理论代表,采取强制、惩罚和监督的方法,而Y则反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有六个: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主义学派3、人群行为学派4、社会系统学派5、决策理论学派6、数量学派等。 西蒙认为,现实中的决策,一般是在“有限度理性”条件下进行的,只有“令人满意”的标准,才是更合理、更可行的准则,而并非最优化。
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思想是: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方法,只有针对不同情况从而灵活变通才最好。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和效益原则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为什么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件的根本保障; 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新生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重视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钥匙。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成份之一,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系统具有下列特性:1、整体性 2、层次性3、动态性 4、开放性 任何有机系统者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系统正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得以维持其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组织性。
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目的性结果;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管理必须重视效益? 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 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 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
管理关系中会出现的人际冲突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上的冲突;3、管理中的结构缺陷造成的冲突; 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 管理道德的内容 1、有道德的管理者:每个管理者都应当努力完善自我,自学地去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
2、管理道德规范 a、忠于职守 b、遵纪守法 c、实事求是d、团结协作 e、尊重人才3、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则是他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统一。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为 1、管理道德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2、管理道德教育 3、管理者的自我完善 法律手段是管理系统整体意志的体现。 法律。
管理学的重难点:
第一章:德尔菲法的特点;法约尔的跳板原则;切斯特?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贡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管理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区别;社会人假设;管理科学理论。
第二章:终极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管理者的责任;管理伦理。
第三章:跨文化管理;组织外部环境。
第四章: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系统;MRP与MRPⅡ;ERP;虚拟团队。
第五章:非确定性决策;群体决策;程序和非程序决策
第六章:计划;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定计划没有”如何理解这句话;在企业中怎样进行计划管理。
第七章:战略计划;SWOT分析法;企业战略;计划审评技术;企业目标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的关系;目标管理利弊;有效推行目标管理的条件。
第八章:委员会;有机式组织;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矩阵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组织扁平化;授权;组织“横向化”;非正式组织;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第九章:素质模型;弹性福利计划;组织氛围;雇员援助计划;纯基薪计划;评价中心;周边绩效;薪酬水平;劳动关系;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人本管理;薪酬管理的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与员工公平;培训效果评估;员工福利;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分析。
第十章:建设性冲突;组织层面变革;减少破坏冲突的方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文化的看法;企业文化。
第十一章:变革型领导;概念技能;领导行为,领导与管理;领导应该具备的技能;权力在行使领导职能的作用。
第十二章: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动机、激励与诱因;反歧视原则;精神激励;波特-劳勤的激励模型。
第十三章:晕轮效应;人际沟通;在冲突处理中,选择“回避”和“妥协”的最佳时机;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
第十四章:反馈控制;控制的手段,是否左右计划的手段都有计划的性质;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各项工作控制的重点;现场控制。
第十五章:速动比率;预算控制;控制中责任的类型;控制标准过多或过少有哪些弊端。
第十六章:管理创新;创新管理的组织环境;知识管理研究的问题;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第十七章:产品部门化;波士顿分析矩阵;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制约;新产品的开发过程;管理模式重组。
第十八章:心智模式;学习型组织;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知识经济;企业制度。
参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