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 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
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
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
用介词短语充当。 7、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答案补充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
(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
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 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 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 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 愿动词同)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 来(趋向动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 (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 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 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 后边。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如:“太阳 红、红太阳”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 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 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 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的工A里医药卫生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附: 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经常作主语 能 不能 2 能否经常作谓语 不能 能 3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4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5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不能 部分能 6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动词与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性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 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 3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AA式、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 4 概括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 (四)数词 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 ○1确数:一、二、千、万 ○2概数:几、些、多、约 ○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 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 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 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五)量词 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
2、种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 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趟、遍、顿、阵 3、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
一、词类 (一)词类:汉语实词。
词类 意 义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出门向东。 (1)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搭配。
例1:他亲切的话语时刻浮现在眼前。(名与动搭配错误) 例2:它坚硬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 (2)不要误用词类。 例3: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和耻辱。
(名词误用为动词。“耻辱”改为“侮辱”) 例4:现在,世界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法。
(形容词误用为动词。“发达肌肉”改为“使肌肉发达”)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意义的词。
斑羚飞渡 上前出了桥 敬畏自然。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意义的词。
他是高而瘦的老人,我对他很尊敬。 数词 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我第一次约了十多个同学到家玩。 (1)数词、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2)数量词可以重叠。 (3)要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①增加用倍数或百分数。 例5:从3增加到 例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两倍”。
②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减少到”。例7: 从20减至5:“减少了75%”、“减少了四分之三”、“减少到25%”、“减少到四分之一”。
当代词代替某类词的时候,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例8: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例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
一个黑的长胡子的人。 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
钟敲了十二下。 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那些环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词类:汉语虚词 副词类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从天安门往里走。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
例:书法艺术,对我真是一窍不通。 (是“书法艺术对我”,把“对”的对象搞错了) 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助词 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 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
她是本届奥运会上的我国的运动员的第一个摘取金牌的人。 (句中“的”过多,可以删去前三个)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呀,他什么时候……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三)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特 点 辨析要点及示例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
罗布泊(专有名称)元素(科技术语)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深: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基本义)②颜色重:深红 ③久,时间长:深更半夜④程度高:深谋远虑 同义与反义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 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轻——重) 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大——小) 搭配的习惯:坚定(立场、方向、信仰)坚决(性格、意志、态度) 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褒——贬)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相反:对——错 真——假 相对:黑——白 大——小 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 (幼 少 小 嫩 新) 褒义、中性与贬义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
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 ① 以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②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 ③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 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心全意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二、短语与单句 (一)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示例 分析 主谓 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关系的词组成(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1.配合得当:(1)合乎事理。
(2)合乎语言习惯。 2.使用简明。
3.并列恰当。 例1:质量增加 (主语、谓语与动词搭配不当,可说为“质量提高“或”数量增加“) 例2:发现困难 (动词、宾语配合不当,可说为“发现目标”或“克服困难。
一、按结构分
动补短语:起得早 睡得好
偏正短语:七分饱 常跑跑 多笑笑 莫烦恼 天天忙 永不老
按功能分
动词性短语:起得早 睡得好 常跑跑 多笑笑
形容词性短语:七分饱 莫烦恼 天天忙 永不老
二、各句的定语分别是:攀登高峰 金色秋天 友谊花园里 理想王国 获得成果 秉公办事 按结构分
动宾短语:攀登高峰 获得成果
偏正短语:金色秋天 友谊花园里 理想王国 秉公办事
联合短语:健康长寿
按功能分
名词性短语:金色秋天 友谊花园里 理想王国
动词性短语:攀登高峰 获得成果 秉公办事
形容词性短语:健康长寿
三、
矿山 建设者
定 + 中
矿山建设者的 摇篮
定 + 中 偏正短语
不能 磨灭的 深刻 印象
状 + 中 定 + 中
不能磨灭的 深刻印象
定 + 中 偏正短语
更多更好
并 列
更多更好的 作品
定 + 中
写出 更多更好的作品
动 宾 动宾短语
分析研究
并 列
分析研究一下
动 补
分析研究一下 资料
动 宾 动宾短语
最 可爱
状+ 中
最可爱的 人
定 + 中
是 最可爱的人
动 宾
谁 是最可爱的人
主 谓 主谓短语
有 理想 有 作为
动 宾 动 宾
并 列
有理想有作为的 青年
定 + 中
一个 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定+ 中
做 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动 宾 动宾短语
新式的 炊具
定 + 中
一种 新式的炊具
定 + 中
一种新式的炊具 电磁炉
同 位 复指短语(同位短语)
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 故乡
定 + 中
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 中国
同 位 复指短语
四、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个朋友
1、他的哥哥 和 妹妹的三个朋友
定+中 定 + 中
并 列 (并列短语——一共是四个人)
2、他的 哥哥和妹妹的 三个朋友
并 列 定+中
定 + 中
定 + 中 (偏正短语——一共是三个人)
热爱人民的军队
1、热爱人民的 军队
动 宾
定 + 中 (偏正短语——什么样的军队)
2、热爱 人民的军队
定 +中
动 宾 (动宾短语——热爱谁)
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1、三个 报社的 记者和编辑
并列
定 + 中
定 + 中 (偏正短语——同一单位的三个人)
2、三个报社的 记者和编辑
定+ 中 并 列
定 + 中 (偏正短语——三个单位的三个人)
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1、看打乒乓球的 小学生
定 + 中 偏正短语
2 、看 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动 宾 动宾短语
对售货员的意见
1、对售货员的 意见
定 + 中 偏正短语
2、对 售货员的意见
介 宾 介宾短语
咬伤了他的狗
1、咬伤了他的 狗
定 + 中
2、咬伤了 他的狗
动 宾
反对用人唯亲的张三
1、反对 用人唯亲的张三
动 宾
2、反对用人唯亲的 张三
定 + 中
时间关系,后面的分析略一些,但相信你能懂。
初二语文语法知识练习——词性、短语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2.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A.名词 动词 连词B.名词 形容词 介词C.代词 副词 介词D.动词 动词 介词3.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B.小青在上海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D.我和你一起走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他在学校里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 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 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老师正和小红谈话”中“和”的词性相同的是( )A.他早点吃的是牛奶和面包B.范进向他作揖,坐下C.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7.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偃旗息鼓 惩前毖后 温故知新 巧妙绝伦B.尊师重教 惟妙惟肖 赴汤蹈火 心旷神怡C.趋吉避凶 理屈词穷 潜滋暗长 随机应变D.走马观花 饮水思源 扬眉吐气 粉身碎骨8.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山川大地②声音响亮③经济特区④渐渐消散⑤顾全大局⑥雄伟壮丽⑦结构坚固⑧竞选州长A.①③/ ②⑥⑦/ ④⑤⑧ B.①③⑥/ ②⑦/ ④⑧/ ⑤C.①⑥/ ②④⑦/ ③⑤/ ⑧ D.①⑥/ ②⑦/ ③④/ ⑤⑧9. 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A.亚洲西部 前功尽弃 种类繁多 B.知识贫乏 经验不足 参加会议C.起草方案 朝晖夕阴 洗得干净D.工作繁忙 须发花白 意志坚强10. 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老师 人类的语言 济南的冬天B.竞选州长 记一辆纺车 纪念白求恩C.蚊子和狮子 怀疑与学习 想和做D.范进中举 曹刿论战 最后一课11.加点短语的结构与“品德高尚”相同的一项是( )A.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C.保尔缓缓摘下军帽 D.他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12.下列课文标题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A.《北京立交桥》 《最后一课》《愚公移山》B.《天上的街市》 《谈骨气》《曹刿论战》C.《七根火柴》 《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D.《听潮》《驿路梨花》《谁是最可爱的人》13.下列短语中与其他三项结构类型不同的是()A.放了一天假 B.丢了一本书C.生活一辈子 D.贴着一幅画14.下列短语中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A.他在蒙大拿的时候 B.有剩下的一堆豆 C.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 D.躲藏在悬崖底下15.下列短语是动宾短语的一项是( )A.消失在云雾中 B.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C.修水库 D.修了三年16.短语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德高望重②来势汹汹③相提并论④声名狼藉⑤究形尽相⑥无精打采⑦不知所措⑧ 甘拜下风A.①②③⑤/ ④/ ⑥⑦⑧ B.①③⑤⑥/ ②④/ ⑦⑧C.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 D.①②③⑤/ ④⑥/ ⑦⑧『答案』1. B 2. A 3. C 4. C 5. D 6. B 7. B 8. D 9. D 10. D 11. B 12. C 13. C 14. A 15. C 16. B。
1、只要有水,/单新疆自治区就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条件复句
2、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掉。
转折复句
3、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望一眼。
单句:妻子望。
4、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单句:……是错误的。
5、虽自知这心情中难免褊狭、执拗,/却总以叹息了之。
转折
6、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美。
单句:……的是心灵美。
7、我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
单句:我留
8、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单句:……是保证
9、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并列复句
10、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递进复句
11、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单句:徐悲鸿创造《》。
12、如果不是社会现代主义的新中国,不是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事呢?
条件复句
13、纵观140年来代表人民用过的邮票,虽然大小不过方寸,但大多是反映出人类的进步。
转折复句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单句:堆叠式艺术
15、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递进复句
16、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单句:歌声是……的
17、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游公园。
并列复句
18、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单句:我明白……
19、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单句:……出现在……
20、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了出去。
单句:祥子喝凉水
21、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因果复句
22、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有才能。
单句:劳动需要才能
23、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单句:柱廊、色调、建筑立面组成图画。
24、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单句:这是树
2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并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