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维生素: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
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解剖图:心脏工作示意图:血液循环模式图: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图: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
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听觉形成的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期末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
(三个内涵)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长
发育
2、生物的(共性)特征: 应激性
新陈代谢
(最基本)
3、生态系统: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4、生物圈:(1)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
(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6、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7、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最普遍)、共生、寄生。
8、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生理特征。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10、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
的科学。
12、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1)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
人体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参加国家:美、德、英、中、法、日。
13、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1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录;
(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1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和多细胞生物。
细胞膜:分隔细胞与外界环境,具有进行物质交换和保护
细胞的作用。
17、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里面还有线粒体
(由外到内) 等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
生命活动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8、植物细胞: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包含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
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生命
活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第一册 1. 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体都需要营养物质。
②生物体都能够运动。③生物体都会由小长大。
④生物体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例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播种时能随手播洒? 2. 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使物更加清晰。
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
要用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直到目镜里看到圆形的亮圈,叫做视野。(3)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4)收镜。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3.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
细胞核:具有遗传作用。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要会对照图填空P22)例:(1)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 ) A水 B细胞液 C细胞质 D糖水 (2)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象,再换高倍镜观察,这时看到的细胞特点( ) A体积大、数目少 B体积大、数目多 C体积小、数目少 D体积小、数目不变 4. 组织: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一些器官进一步有次序地连接起来,进行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 5. 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细胞分化完成,形成根毛(增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是分生细胞分裂的产物,是根向下生长的动力。 分生区:很小一部分,终身保持分裂能力,不断提供细胞补充根冠。
根冠:保护幼嫩的分生区。 6. 细胞失水或吸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之间的大小。
即:内外 吸水。 根吸水经过根毛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入液泡,最后进入导管。
例: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吸水、菜变硬 B细胞吸水、菜变软 C细胞失水、菜变硬 D细胞失水、菜变软 7. 植物生活中需要大量的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这些盐通过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光 8. 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体 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场所: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实质: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9.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 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碘。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0.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口腔中初步消化,使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胃内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鼻:鼻毛能滤去灰尘;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呼吸道 喉: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 11.人体的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第二册 1.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人类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熟给各类血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2.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
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3. 人体的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双循环 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4. 桃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子房)组成的。花冠是桃花最显著的部分,雄蕊和雌蕊称。
七年级生物(济南版)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设置实验的原则 (3)研究的方法
3.显微镜的结构 (1)放大的结构 (2)光线调节结构 (3)对光
4.显微镜的使用
5.细胞学说
6.临时装片的制作
7.细胞的结构
8.细胞的分裂
9.细胞的分化
10.组织
11.动物组织的种类
12.植物体的组织
1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5.生物圈的范围
1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
18.探究活动: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19.藻类植物
20.蕨类植物
21.裸子植物
22.被子植物
23.蒸腾作用
24.光合作用
25.光合作用的公式——(1)判断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看现象 加碘液后是否变蓝
(2)光合作用的四要素
26.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
27.呼吸作用公式——(1)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28.呼吸作用的产物和验证方法。
29.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比较
30.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1.环节动物
32.节肢动物
33.鱼类
34.鸟类
35.哺乳动物
3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37.关节的基本结构
38.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
39.动物的社会行为
40.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41.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2.病毒的形态
43.病毒的结构
44.病毒的繁殖
45.细菌的形态
46.细菌的结构
47.营养方式
48.芽孢
49.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50.真菌的结构
51.酵母菌
52.真菌的特征
5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54.病毒 真菌 细菌的比较
55.细菌 真菌在生物圈的作用(1)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2)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56.生物分类的单位
七下
57.食物的成分
58.维生素缺乏症
59.消化和吸收
60.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
61.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62.营养物质的吸收
63.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4.呼吸系统的组成
65.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6.弄明白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和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67.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68.输血的原则
69.血管 心脏 (1)肺循环 (2)体循环
70.泌尿系统的组成
71.尿液的形成的排出的过程
72.肾单位
73.排泄的三条途径
74.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7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76.神经系统的组成
77.脑的组成
7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9.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80.视觉的形成过程
81.听觉的形成
82.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类型
83.计划免疫
84.传染病的预防
老师都会发提纲,到时候背就行。初中生物没什么难的地方。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二、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四、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的功能单位。
六、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七、1、植物体的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2、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和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八、1、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也是一个生命。因为这个细胞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草履虫靠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 九、1、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条件:(1)、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2)、①充足的水;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3、种子包括种皮和胚。
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生命)。 4、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
十一、1、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2、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 十二、1、小树能吸水,是因为小树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吸水;施肥过多,植物会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失水。
2、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3、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
十三、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等。
十四、1、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实验28页第2题) 2、木本植物茎:(1。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点复习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理解,不识记)
第一部分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章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重点难点: 1. 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 2. 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3. 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4. 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 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 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重点难点: 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 细胞的分化。
4. 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 1.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3. 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4.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6.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部分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章 种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3.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5. 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二、知识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2. 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⑴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
⑵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⑶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
⑷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果皮包着。
4. 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的陆生环境的特点。
5. 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6. 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第二章 孢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 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 2. 铁线蕨的生殖过程。
3. 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4.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5. 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6.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知识点 1.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 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孢子囊→孢子。 4.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5.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6.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