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现在就读的是什么?我估计是高中吧 那做为参加过高考的学长,给你一点点建议,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带来帮助,记住,仅仅是建议,而不是捷径,任何学习都是没有捷径,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文科更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所谓的理解应用如果没有死记硬背作为前提狗屁不如。 现在进入正题 首先,我认为你要通读一遍整个学年的课本(我当年是一口气读完了整个高中课本,并且是三遍),要明白这这年要学的历史到底讲的是什么一个东西。
以高二的历史来讲,其实整个学年主要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包括:资本主义的萌芽(涵盖早期不彻底的资本主义革命,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的建立以及发展(涵盖后期比较成熟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衰败(主要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几册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社会主义的萌芽和社会主义革命。
如果你能理解到这一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小半,因为你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关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其次,要发现教科书编排的一些规律,如果你通读了整本书,你就会发现其实课本的编排是有一定规律的,课文讲述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按照:背景-----经过-----结果(有时会介绍下产生结果的原因,其实就是背景,比如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是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败的原因是发展还不够成熟)-----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而且背景的编排也有一定规律,一般背景包括:根本原因(主要指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当时已经不适应这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思想基础(发生这次革命前某种思想的诞生和传播),直接原因(即直接引发时间的导火索).产生的影响也有规律(一般指瓦解了旧的生产关系并且建立了适应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统治英国许久的君主制度(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确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秩序(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英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适应了新的生产力).看到没,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到这里为止全部看明白了,那么接着恭喜你,你离攻克历史这门课不远了,因为你已经掌握了运用马克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就两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我为什么在上文中反复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词的原因. 上面两点介绍的是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告诉你怎么理解怎么分析,属于内功.下面的介绍的将是一些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具体过程,属于外功.内功靠修为,外功就靠你苦练了.所以我就不多说,多说无益,全靠你自己. 要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当你明白历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之后,你就要按照这些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比如说,把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按照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四大类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 然后多做题,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三点的话,做题的意义已经不再于所谓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这些狗屁了.因为你已经身怀绝技,只是没有临场站阵的经验而已.一般历史初学者拿到题目的时候往往不知道答什么,经管他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这是因为他还不会分析题目的要点,即题目要你答的是什么,多做题目的意义就在于学会分析题目的问点.这一点老师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终于打完了,学弟,俺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你打上去的啊!顺便说一句,我高中三年就最后高三下学期听老师讲过课(因为那时候我才认识到老师毕竟能告诉你答题)这就是我为什么到最后才提到老师的原因.hoho.不过我不赞同你跟我学坏啊.说正经的,这样的学习方法再结合老师的教学,我相信你不仅仅能把高考搞定,即使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这些历史知识也会牢记在你的脑海中并且这些历史的思维方法也会对你以后有所帮助.trust me!。
不赞成死记硬背。
学习历史还是有规律和方法的。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只要记住重点内容,其他的先了解个大概齐,然后自己理解。
总之,学习历史我觉得要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学习,先记住若干个要点(历史事件的主干),然后将要点串成线,再把线编织成一个网,然后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就可以了。学习历史离不开背,因为历史是死的,对于某些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还是要背下来的,而这些枯燥的数字确实需要死记硬背(有些事件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也并不见得死记硬背)。
不过人是活的,每个人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历史事件是最好的。不过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历史事件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对现在有没有帮助。
要以史为鉴。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就是在重复历史。
历史科学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下面具体说一下学习的方法:
1、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记要记“死”、背要背“硬”。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无疑是正确的,但理解不能代替记忆。其次,理解要深。理解知识,即掌握历史事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区分历史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内涵本质。如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字面表意是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隐含的目的是“强国”;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扩大了学习西方的内容,但两派都不懂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懂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这一制度,这要挖掘的隐性联系。“小字”是对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知识性记述,浓缩成要点;情节性描述,转化为理性认识;观点结论性分析,与大字同等掌握。
2、表格、地图和文献资料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地图掌握注意两点,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相联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演变趋势的地图;二是对图中内容,首先掌握教材述及的内容。文献资料是复习时易忽略的内容,高考对教材文献资料的命题技术不断提高。对教材文献资料,一要读懂,二要分析与正文的关系,三要能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3、注释不是章节知识学习的重点,可作浏览式掌握,但在某些专题知识的序列中有它的重要位置。如“奇怪战争”是注释内容,把它放到绥靖政策这个知识结构中,可以看出它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总之,上述几种教材知识,学习时即要有轻重缓急次序,又要注意各自特点,不可偏废。
总之,要记住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注意将理论与史实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