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jiyudian11地图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3、什么是栅格图?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5、什么是栅格图像?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
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标系的确立包括选择一个椭球、对椭球进行定位和确定大地起算数据。
一个形状、。
一.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 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反映自然的特殊形式。地图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认识客观的能力和水平的反映。
三.地图制图学及其组成部分 地图概论:研究地图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地图的性质、分类、用途、内容及表示方法等。 地图投影学:研究地图上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同地球椭球体表面上相应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投影的理论、性质、变形规律、计算方法投影的判别和选择,以及在编制地图中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
地图编制学:研究制图资料编制地图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程序。 地图绘制学:研究绘制出适合于制印要求的出版原图的理论和技术。
地图整饰:研究地图内容的表现形式,如色彩、线划、符号、图名的设计、地貌立体表示等 地图制印学:研究复制地图生产过程和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设备、材料性质及使用等。 地图量测学:研究地图上量测方向、距离、面积、体积等的方法和技术。
地图设计:研究地图的编辑设计,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提高地图表现力的理论依据。 --------------------------------------------------------------------------------2. 地图基本概念-特性、分类、用途、工艺: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图的特征 地图的特征包括:由于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由于使用符号表象事物而产生的直观性;由于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
二.地图的分类 一.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 二.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三.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 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中的标准图框 三.地图的用途 四.地图生产的基本过程 --------------------------------------------------------------------------------3. 地图数学基础: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球椭球体 地球是一个表面很复杂的球体,人们以假想的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形成的“大地体”为参照,推求出近似的椭球体,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椭球体近似一个以地球短轴为轴的椭园而旋转的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将自然表面上的点归化到这个椭球面上,就可以计算了。
常用的一些椭球及参数 海福特椭球(1910) 我国52年以前基准椭球 a=6378388m b=6356911.9461279m α=0.33670033670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40 Krassovsky) 北京54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245m b=6356863.018773m α=0.33523298692 1975年I.U.G.G推荐椭球(国际大地测量协会1975) 西安80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140m b=6356755.2881575m α=0.0033528131778 WGS-84椭球(GPS全球定位系统椭球、17届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WGS-84 GPS 基准椭球 a=6378137m b=6356752.3142451m α=0.00335281006247 地球椭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B)和精度(L)确定,即地面点的地理坐标值,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两组互相正交的曲线坐标网叫地理坐标网。由经纬度构成的地理坐标系统又叫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是用天文测量方法确定的,大地地理坐标是用大地测量方法确定的。 我们在地球椭球面上所用的地理坐标系属于大地地理坐标系,简称大地坐标系 确定椭球的大小后,还要进行椭球定向,即把旋转椭球面套在地球的一个适当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该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全部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点,俗称“大地原点” 二.地图投影 是为解决由不可展的椭球面描绘到平面上的矛盾,用几何透视方法或数学分析的方法,将地球上的点和线投影到可展的曲面(平面、园柱面或圆锥面)上,将此可展曲面展成平面,建立该平面上的点、线和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的对应关系。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 三。.。
地物 地貌 1。
数学要素 2。地形要素 3。
图内注记要素 4。图内整饰要素 gb/t 20257。
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1。数学要素 坐标格网、成图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等称为地形图的数学要素。
2。地形要素 地形要素: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等九类。
地物与地物符号 地貌与地貌符号 (1)地物。地面上的各类建(构)筑物及设施、道路、管线、水系、植被与土质等称为地物。
地物符号 ①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 ②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缩绘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这种符号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③半比例符号,对于带状延伸地物,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和垣栅等,其准确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 ④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称为地物注记,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
(2)地貌。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3。图内注记要素 图内注记要素包括地形图内的各种注记和说明。
4。图内整饰要素 图内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比例尺、外图廓、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图方法、测图日期、测绘单位、三北关系图、图幅接合表等。
计曲线,以我国地形图为例,铁路宽0:1,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以河流为例,但在比例尺缩小后,它的宽度是夸大的,比例尺缩小后,仍能显示其轮廓,如大面积街区,它不表示真宽,要注明河宽注记。 对小比例尺图上的河流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分度带,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水系、地貌。
地形图上境界的表示有以下的规定: 两级以上的境界重合时、地理要素和图廓外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网、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 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标志 自然地理要素有水系一.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普通地图上的内容要素-数学要素,为方便查看等高线的高程。 二地图的特征 地图的特征包括.交通及其在图上表示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的总称;其二,是单线配合单线真形符号表示。
所谓单线真形符号是将河流全部填满与水涯线相同的普染色。 三,单线配合不依比例尺双线(又称过度性符号)和依比例双线的表示方法.4mm.水系及其在图上表示 水系是指海洋、江河。
对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5万)补充规定“实地宽100m以上的合理就扩大绘为双线”(从0.2扩大到0.4)实地河宽100米到200米这段成为符号性双线河(或称记号双线河):由于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市县图: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一。
◆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水渠、井泉各种自然的人工的水文物体的总称。 关于河流及沟渠的表示、大湖等、坡度尺及坐标系统等 二,不能测其宽度。
三.地图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则 符号的“比例”概念:地面物体与符号图形的缩小比率并非总是一致。 通常以线划表示其外轮廓,并填绘符号或普染颜色;由于使用符号表象事物而产生的直观性: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称1;由于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图上用细线表示。
二.6mm,在相应一侧不间断绘出。以山脊、山谷为界的不间断绘出、公路、土堤等符号,其宽度在图上均已扩大,按等高距的二分之一测绘的等高线。
当居民地受比例尺限制不能用真形表示时,可用圈形符号来表示居民地的位置,符号的定位点表示居民地的中心区域、比例尺,其实质是光彩立体感在地图上的应用。 等高线法,用一组有一定间隔(高差)的等高线的组合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
首曲线,按相应比例尺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地图的分类 ◆.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农村或其他居住区的总称、地貌和图质植被,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以共有河流为界的,在河流两侧每3-4厘米交错绘出。
以河流一侧为界的、乡镇图等;◆.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
在图上只能测其长度、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水陆交通和空中交通及管线运输几类。
道路符号是线状的:我国1971年《图式》中规定河流单双线的分界宽为0,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加粗成粗实线,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当一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线为界时;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是地图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依比例符号:1万、1:2.5万,这些规定的点和线,就叫定位点和定位线。 一。
五.地貌及其在图上表示 晕渲法,假定光源在固定的方向上,用浓淡渐变的半色调(墨和颜色)在图上显示地貌主体形态.境界及其在图上表示 境界是地区政治行政管辖的界线。普通地图上,可分为政区界和其他境界两大类。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2,境界符号在水域内或河流符号两侧不间断的交错绘出。它包括陆地交通、1.5万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其通过的山头、山口,只表示出高一级的境界。
飞地的界线用其所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表示,并在其范围内加隶属注记。 境界沿河流、道路,规定从零米起算.地图符号的意义 地图符号是地图上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图形和文字的总称.地图符号的分类 按几何精确性分类,分为。
它是地图内容体现的一种主要手段。 依比例符号是实地占有较大面积的物体,即凡双线河就表示真实的河宽、经济标志、科学文化标志等。
图廓外要素——图名、图号、湖泊、水库。 不依比例符号实地上面积较小一般具有方位意义的物体,缩至图上只能显示一个点。
这类符号仅以其定位点表示物体的位置。 半依比例符号是实地上的狭长物体,其长度能依比例表示,而宽度则需夸大,如狭长街区、铁路,同一物体在较大比例尺图上能依比例表示,而在较小比例尺图上则为半依比例号和非依比例符号。
符号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符号的定位:不依比例符号都是扩大了的图形、图例、图廓,一般在设。
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往往要用解析法或图解法在地形图上求出任意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和坡度,利用地形图绘制断面图等,这就是用图的基本内容。
一、确定图上点的坐标如图9-3,欲求A点的坐标,先过A点作坐标格网的平行线,分别与格网的纵横线相交于e,f和g,h,再用直尺量出ag,ae图上长度,设比例尺分母为M,则A点坐标为建筑工程测量若精度要求较高,则应考虑图纸伸缩变形的影响,此时还应量出ab、ad的图上长度,则A点坐标为建筑工程测量式中:l——理论长度10c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x,y——点的坐标。二、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如图9-3,欲确定A,B间的水平距离,可用两种方法求得。
图9-3 地形图的应用1.直接量测(图解法)用卡规在图上直接卡出线段长度,再与图示比例尺比量,即可得其水平距离。也可以用刻有毫米的直尺量取图上长度dAB并按比例尺(M为比例尺分母)换算为实地水平距离,即DAB=dAB·M (9-3)或用比例尺直接量取直线长度。
2.解析法按(9-2)式,先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根据A,B两点坐标由公式计算建筑工程测量三、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图解法如图9-3,欲求AB坐标方位角αAB,可过A点作格网平行线,指向北方向,用量角器直接量取北方向与直线AB的夹角,即得αAB值。若要量得准确一些,可再过B点作一格网平行线,用量角器量出αBA,取αAB和αBA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即建筑工程测量2.解析法按(9-2)式,先求出A,B两点的坐标,然后按下式计算的AB坐标方位角αAB,即建筑工程测量当直线较长时,解析法可取得较好的结果。
四、确定点的高程如图9-4,若A点恰好位于某等高线上,则等高线的高程即是A点的高程。若M点位于两等高线之间,则可过M点画一直线,此直线应正交于等高线,交两相邻等高线于P,Q两点,分别量出PM和MQ的长度,则M点的高程按下式比例内插求得建筑工程测量式中:h——等高距;HP——通过P点的等高线高程。
五、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坡度图9-4 确定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求得两点间直线的水平距离D及其两点间高差h后,则可根据下式求得该直线之坡度i,即建筑工程测量式中:Δh——两点间高差;d——图上量得的两点间相应距离;M——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i有正负号,正号表示上坡,负号表示下坡,常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
如图9-4中的P,Q两点,其高差为1m,图上量得两点间水平距离为1cm,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则PQ线的地面坡度为建筑工程测量如果两点间的距离较长,中间通过疏密不等的等高线,则上式所求地面坡度为两点间的平均坡度,或两点在空间连线的坡度。六、按规定的坡度选定等坡路线图9-5 选定等坡路线如图9-5,要从A向山顶B选一条公路的路线。
已知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h=5m,规定坡度i=5%,则路线通过相邻等高线的平距应该是 。在1:10000图上平距应为1cm,用分规以A为圆心,1cm为半径,作圆弧交55m等高线于1或1′。
再以1或1′为圆心,按同样的半径交60m等高线于2或2′。同法可得一系列交点,直到B。
把相邻点连接,即得两条符合于设计要求的路线的大致方向。然后通过实地踏勘,综合考虑选出一条较理想的公路路线。
由图中可以看出,A—1′—2′—3′…线路的线形,不如A—1—2—3…线路线形好。七、绘制已知方向纵断面图如图9-6,绘制折线AB 断面。
将折线与图上等高线交点用1,2,3,…标明;将1mm方格纸放在地形图的下方,在纸上画一直线PQ作为断面图的横坐标轴,代表水平距离,纵坐标轴AH代表高程;将地形图上折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按水平距离的比例尺转绘到PQ线上,再从PQ线上这些点作垂线,按规定的高程比例尺(一般为距离比例尺的10倍或20倍)确定这些点的相应高度,最后用折线或平滑曲线连接这些高程点,即得AB折线的断面图。图9-6 绘制纵断面图八、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当在山谷或河流修建大坝、架设桥梁或敷设涵洞时,都要知道有多大面积的雨水汇集在这里,这个面积称为汇水面积。
汇水面积的边界是根据等高线的分水线(山脊线)来确定的。如图9-7,通过山谷,在MN处要修建水库的水坝,就须确定该处的汇水面积,即由图中分水线(点划线)AB,BC,CD,DE,EF与FA线段所围成的面积;再根据该地区的降雨量就可确定流经该处的水流量。
这是设计桥梁、涵洞或水坝容量的重要数据。图9-7 确定汇水面积边界线。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确定图上点的坐标。
2、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3、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确定点的高程;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坡度。
5、按规定的坡度选定等坡路线;绘制已知方向纵断面图。
6、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等。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 一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表面积5.1亿KM2。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纬线特点比较(表格) 长 度 形 状 指示方向 半 球 划 分 经线 都相等 半 圆 南 北 东西半球(20°W,160°E) 纬线 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圆圈(极点除外) 东 西 南北半球:0°纬线 4、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5、几条特殊的经纬线:0°纬线(南北半球划分先);23.5°N和23.5°S——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南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5°N和66.5°S——南北极圈(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限、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和30°S(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N和60°S(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东西经划分的起止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线) 6、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 8、时区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每隔150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0至东经7.50,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拔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拔一个小时。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简称为“日界线”。
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日界线不完全在180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
9、区时计算: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
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二、方程法:利用区时之差等于时区之差列一元一次方程。
例1:北京(东八区)晚8点,求纽约(西五区)几点?方程为:20-X=8-(-5)。解方程得X=7。
即纽约为当日的7点。 例2:纽约为6点,求北京是几点?方程为:X-6=8-(-5)。
解方程得:X=19。即北京为当日的19点。
注意:此方法必须用减法,且注意避开日界限。若需求时区,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一步);若得数是负数或大于24,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四步) 三、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
其公式是:(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东经度求出的是东时区;西经度求出的为西时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 第三步是求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如果结果出现负数则加24小时,但日期要减一天:结果出现大于24则减24小时,但日期要加一天。
日期变更线(图) 10、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