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一、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1.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2.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3.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改正病句的方法:
1. 另外写上一个正确的句子。
例如:华老师经过细致的了解,武断地做出决定。
改正:华老师经过细致地了解,果断地做出决定。
2. 在原句上改,用不同于原来字体颜色的笔写上修改规定的符号。[提示: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换用号码 ]
例如:我们的课程基本全部结束了,目前进入到复习阶段。
3. 用文字说明如何改正。常用格式有:
A. 把“**”改为“**”; B.把“**”删去;
C.“**”和“**”对调。 D.把“**”调到“**”之前(之后)
例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把“检查”改为“观察”。)
三、常见的句子错误(病因):
1、用词不当、2、成分残缺、3、搭配不当、4、语序颠倒、5、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6、指代不明、7、表意不明 8、重复累赘 、9、分类不当(概念不清)、10、前后矛盾、11、不合事理、12、不合逻辑、13、语言不得体等。
四、病句修改的原则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
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如果是文段的综合改错,难度明显增大。先要认真分辨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然后按照提示进行修改。
如果是应用文的改错,则先考虑改正其内容和格式上的错误,再改正病句,如果有错别字,也要改正。
1、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
例题:我们发明了矿产.
修改:矿产原来就有,不能用发明,只能用“发现”.
3、搭配不当.
例题:她看到音乐.
修改:音乐只能听到,不能“看到”.
4、重复罗嗦.
例题:他找到和发现了矿产.
修改:“找到”和“发现”意思相同,删掉“找到”或“发现”.
5、归类不当.
例题:妈妈买了西瓜,葡萄,水果.
修改:西瓜,葡萄是水果的种类,不能并列使用,改为“妈妈买了西瓜,葡萄等水果”.
6、前后矛盾.
例题:全班的同学都来了,只差王红没有来.
修改:删掉“都”.全班的同学来了,只差王红没有来.
7、词序颠倒.
例题:他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写了一篇诗篇.
修改:他因为写了一篇诗篇,所以获得了诺贝尔奖.
8、指代不明.
例题:张明对他说他过两天给他写信.
修改:张明对他说张明过两天给他写信.
9、不合事理.
例题:我看到太阳从西方升起.
改为:我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