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机构知识课程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
课程名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课程介绍:
基础心理学是一门讲述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咨询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普通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部分,研究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研究需要、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研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又能对心理过程起反作用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科学的描述求助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能够从整体上对求助者的情况有比较准确把握。
课程名称: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课程介绍:
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心理学学科。其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团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内容;研究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内容。
课程名称: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课程介绍: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个体心理发展学,也就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个体从出生到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再到中年期、老年期,直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心理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论述了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求助者成长过程中的非正常现象,了解求助者出现困扰的心理发展历史上的原因,引导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困扰的根源,平稳度过非常时期。
课程名称: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课程介绍: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涵盖了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诸多与临床心理学紧密联系的心理学学科,是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中的“定性”的课程。本课程讲述了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常见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形成原因,以及心理卫生工作的基本问题。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课程为心理诊断提供了原则、内容和诊断标准。
课程名称:第五章心理测量学
课程介绍:
心理测量学课程着重讲解了心理测量的原理。包括测验的常模、测验的信效度、项目分析、测验编制的程序和使用等,是学习使用心理测验量表的基础。
课程名称: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课程介绍:
咨询心理学讲述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对象任务、形式分类,并对心理咨询师做出了职业界定,规定了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一般条件和操行要求。咨询心理学为心理咨询提供了概念、理论、任务。
华夏心理导读: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无庸质疑的道理。
咨询面谈与普通意义上聊天对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治疗模式的结构化的过程,而“结构化”的基石是面谈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在整个面谈与治疗干预过程中,关于临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咨询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其他理论,构成基本的面谈框架并决定咨询的方向。
例如,一位女士对咨询师说:“我告诉你,我恨我的父亲,我恨他,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恨他。他是一个好人,有正义感,他从来没打过我,但是我就是恨他。
不过恨父亲是一件很不孝道的事情,特别是没有理由恨他的时候。这种感觉让我不安、烦恼、担忧……。”
根据来访者的陈述,有经验的咨询师通常会考虑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做出判断: 关于继续教育—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欢迎点击详情。 ——来访者的内心冲突和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憎恨自己父亲的情感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事实和心理冲突? ——这种针对父亲的情绪的无意识根源是什么?显然并不是像来访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原因。
——来访者的这种情绪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形成症状并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提示你需要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你如何就来访者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病理解释并为来访者所接受,那一种病理解释更符合这位来访者的情况,还有更好的病理解释吗? ——你将运用怎样的专业技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协调关系以利于咨询与治疗的进行? ——你使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让来访者自我领悟从而使你的面谈能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实现人格改善与自我成长? ——你对于此类问题可供选择的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方案是什么? ——针对来访者的咨询与治疗以什么样的形式、程序、方向、疗程进行?可能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先导。一般地讲,心理咨询师临床所需知识至少涉及人类知识的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知识是关于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常识与基础理论,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而获得最初的知识。
这些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个体和群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心理特征与从属行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知识。 第二方面知识是关于个体人格成长与变异的深层根源及无意识过程的理论,包括人格与行为改善的各种理论假设与分析模型,从而有利于你对个体行为差异做出恰当的解释。
你需要系统地熟悉各种人格理论流派的观点,无论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理论、女性主义还是符号学与现象学观点,你都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重视与宽容。你不仅要熟悉这些流派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之间的相容点与差异性,并习惯于从临床的角度审视和整合这些理论,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达成咨询与治疗的目的。
虽然大多数的面谈者在他们的职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理论偏好,从而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但过于狭窄的理论视野,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对某些理论的过分偏爱、对其他理论的无知以及偏执的学术态度毫无疑问将制约职业发展,因为你过于狭窄单薄的理论根基将无力承载临床面谈大厦,你将没有能力为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方面知识是关于心身医学、心理病理学、神经症状学和脑科学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在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学习中获得。
20世纪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以及传统精神病学对症状学、精神药物学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明确咨询对象的界定、临床鉴别诊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组合运用、精神性与神经性反应、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等问题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建立在各种人格理论基础上的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和精神检查工具的运用为心理诊断提供了多角度参考依据。
第四方面知识是咨询面谈与临床干预的有关技术知识。这也是本书所关注的内容。
比如,你必须知道咨询面谈的有关伦理准则和工作原则,你必须知道可供你采用的面谈反应方式(语言的、行为的、情感的反应)以及它对来访者的作用,你必须了解各种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你必须对你自己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换句话说,你必须对这一职业的基本工具有良好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
涉及咨询面谈的相关技术可能与心理分析理论运用有关,但它本质上不是纯理论的而属于具体的面谈策略,直接来源于咨询面谈和临床干预的实践,因此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和实际咨询督导。这一过程也许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职业训练过程。
第五方面知识是关于哲学、人类文化学、逻辑语言学、语义与行为分析学、民族习俗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涉及人类心理和生活意义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构筑咨询面谈大厦的建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列罗出具体的学习课程。
我们坚定地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和灵活性,无论这些知识来源于哪里。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世界有很多从书本中。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侯玉波著)、《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辽宁大学高玉祥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钱铭怡著)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亚伦皮斯)、《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知识
一、如何获得好心情?
1、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你所能写出的漂亮、美好、幸福的词语写出来,渐渐
的,笑容就会在你的脸上浮现。
2、到外边看一看天空,追逐那白色的云朵,想象那蓝蓝的天。你的心胸就会开
阔多了。
二、心理保健:
1、不做过当事。大凡为人处事,宜于恰当适中,切莫做过当事。光明磊落,与人
为善,乐于助人,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心安理得,心静神宁,有益身心。
反之,若做事失当,甚或胡作非为,终是理屈心亏,便觉心神不宁,焦虑不安,惶惶
不可终日,必然损害身心。
2、不求事事称意。“人生世间,自幼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事常多”
因此不能苛求事事称意。需求过高,难以达到,使人悲观失望,甚或诱发疾病。因
而要善于提出合理的需求,当某些需求不能满足时,须自我开导,知足长乐,切勿自
寻烦恼。其实有些不足还可以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3、学会宽宏大量。宽宏大量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人的气量与性格、学识有关,也
可以通过学习、锻炼使之改善。方法是“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自熟,殊不与人
较”,即先学表情上的忍让与克制,然后做到心理上的宽容与谅解,时间一长,就会
变得宽宏大量,遇事看得惯,想得通,放得下,不与人斤斤计较。这是一种宝贵的经
验,值得学习借鉴。
4、善处逆境。人生在世,或多或少总会遭受挫折、失败与打击,因而必须善处逆
境,“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可以通过舒散、疏泄、排解等方法,如向亲友倾诉苦
闷,或尽情欣赏音乐,以尽快摆脱不良心情,解除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有志者
能化悲痛为力量,发奋图强,在更高水平上求得心理平衡。如周文王被囚而写《易
经》;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编写《国
语》;孙子惨遭膑刑,著有《兵法》;司马迁辱受宫刑,撰写《史记》。这些历史人
物的确善处逆境,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升华”。
5、恬淡寡欲。保持思想安闲清静,愉快乐观,知足而少欲望,是历代公认的延年
良方,故《素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粗茶淡饭
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这首诗教导人们做
到志闲少欲,怡然自得,随遇而安,以保持心理健康。
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量学、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在接受正轨培训后掌握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操作知识。
1、全面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的各个知识体系。
2、着重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这一块的知识。
3、系统学习心理咨询师教材课程。
4、掌握心理测量学等心理学辅助学科。
5、心理咨询需要有实践的技能,是隐性知识,是经验的积累。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