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 按材料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分类: 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2、基本性质 (1)力学性质 抗拉:抗拉强度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抗压:抗压强度指外力是压力时的强度极限。 抗弯:抗弯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弯曲不断裂的能力。
抗剪:抗剪能力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弹性: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除去作用力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材料的断裂前吸收能量和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 (2)基本物理参数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吸水率: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水状态所增加的质量与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
含水率:材料内部所含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4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结构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计算:脱去水分子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4、功能:(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Ⅱ、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元素组成: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3、种类及分布种类 英文缩写 组成基本单位 含有的碱基 存在的场所脱氧核糖核酸 DNA 含氮碱基、磷酸、脱氧核糖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 RNA 含氮碱基、磷酸、核糖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4、功能:核酸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Ⅲ、糖类的种类与作用1、元素组成:只有C、H、O2、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四大能源: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根本能源:太阳能Ⅳ、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脂质 脂肪 C、H、O / ① 主要储能物质② 保温③ 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N、P) /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的吸收Ⅴ、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多糖、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2、生物大分子是由多个基本单位(单体)组成的多聚体构成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种类 试剂 颜色反应 注意事项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1、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2、需水浴加热3、选用实验材料应颜色较浅或白色脂肪 苏丹Ⅲ苏丹Ⅳ 橘黄色红色 可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也可将组织样液染色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先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A,混合均匀后在加入双缩脲B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态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都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生理功能: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中的含量过低会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度。二、细胞的结构Ⅰ、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罗伯特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又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2、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Ⅱ、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滴→取→浸→盖2、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注意事项:(1) 先低倍后高倍。
换高倍镜观察的方法:将所观察到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用转换器转成高倍物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2) 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3、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较小,无核膜、核仁,没有成型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般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的不同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是否有成型的细胞核 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拟核 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多种细胞器主要类群 细菌、蓝藻 植物、动物、真菌(如酵母菌、真菌、蘑菇)注: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Ⅲ、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研。
《大学工程力学手册》 李思简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 工科大学的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土木建筑、机械、材料等各类工程专业,均开设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大纲与学时数随专业不同略有侧重,但基本相同。
部分专业学时(数)较少的,则两门课程合成一门工程力学课程,这是由于两门课程内容衔接,又同为有关专业的重要基础技术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各个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 所以,工程力学是所有与机械运动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书为工程专业类的力学手册用书,定名为《大学工程力学手册》。内容包括两篇:第一篇为理论力学,第二篇为材料力学。
均以工科大学的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内容为主。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各力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互间的渗透与融合,在体系和内容上均作7适当的调整和充实。
根据手册类用书的要求,本书力求简明实用、荟萃精华;汇集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及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性能参数等基础知识与技术资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学科上亦不失其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编写中注重于物理概念和分析方法的严格性,在篇幅上力求文字精练,精选图表。
为了便于读者随身携带和使用,本手册采用长64开本袖珍版本。为此,书中对常规的图表格式也作了相应变动,更适于读者查阅。
由于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是属于两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因此在编写上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 本书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工科大学生,可供他们学习、查阅和参考之用;同时对于在校的研究生以及广大科技工作人员,本手册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第一篇 理论力学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 一、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二、约束和约束力 三、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二章 运动学 一、点的运动 二、点的合成运动 三、刚体的基本运动 四、刚体的平面运动 五、刚体的定点转动和一般运动 第三章 矢量动力学 一、牛顿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二、质心与转动惯量 三、动量定理 四、动量矩定理 五、动能定理 六、达朗伯原理 第四章 分析力学基础 一、虚位移原理 二、动力学普遍方程 三、拉格朗日方程 四、拉格朗日乘子法 五、哈密顿原理 第五章 动力学专题 一、线性振动基础 二、碰撞 三、刚体的定点转动和一般运动 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六章 外力、应力与应变 一、外力 二、应力及一点的应力状态 三、单向应力状态 四、二向应力状态 五、三向应力状态 六、变形与应力 七、一点的应变状态 第七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强度理论 一、材料的弹性 二、均匀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虎克定律 …… 第八章 材料的疲劳与冲击强度 第九章 杆件的拉压、剪切与扭转 第十章 梁的弯曲应力 第十一章 梁的弯曲变形 第十二章 梁的非对称弯曲 第十三章 静不定问题 第十四章 变截面梁与组合梁 第十五章 组合变形 第十六章 能量原理 第十七章 杆件的弹性稳定问题 参考文献。
房地产基础知识教程 关键字:房地产知识 房地产策划知识 房地产营销知识 房地产项目管理知识 房地产管理知识 重 点 纲 要 第一章:房地产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一、区分房产、地产、房地产三者间的概念差别,并明确三者间的联系。
二、土地所有权类型,着重强调城市商品房的土地所有权性质。 第二节: 一、房地产市场广义与狭义的概念区别 二、房地产市场的各层次的概念与所包含的业务内容,尤其突出二级市场。
三、介绍本地的各个房地产级别市场的现状,详尽讲解二级市场的状况,包括:新商品房的现上市量,总体的销售状况、市场总体平均价格、主流价格区间、商品房市场发展走势等。 第三节: 一、购房者购买意图分类 二、各种影响房产价格的因素内容及影响程度的差异 第二章:建筑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一、商品房按照结构材料及结构承重方式所区分的类别特征。
‘ 二、建筑物多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的层数界限。 第二节: 一、各种主要建筑材料的作用及性能。
二、房屋的主要构成内容及其作用,突出强调本地区的特色部分。 1、基础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2、墙体的作用分类及各种尺寸规格 3、梁的类别与作用及其在建筑中的位置分布 4、地面的构造 5、楼板按制作工艺的分类 6、门与窗的工艺类别及其使用范围 7、各种类型屋顶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一、商品房在销售中会遇到的各种面积概念 二、各种特殊部位的面积分摊计算方法,如:外墙、楼梯间、电梯间伸缩缝等。
第四节:结合本地的建筑情况,对照讲解各类建筑风格。 第五节:以实图为例,说明各类图纸在销售工作中的作用与识别方法。
其中, 平面图:标尺的识别、室内设施标志识别、承重与非承重墙的区分、房屋格局的识别等。 电路图:正负极的区分、线路识别、用电器预留位置标识等。
水暖图:水暖线路识别、可供接口标识等。 第三章:房地产交易知识 第一节:在销售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类价格概念,如:房地产价格、楼面价格、单位价格、地面价格等。
第二节:商品房的哪些自身条件对价格产生影响。 第三节:挑选房产应考虑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一、各种信息渠道在销售工作中的作用 二、除去商品房自身价格外,哪些相关的税费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六节:参照本地的有关规定,讲解商品房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税费种类及金额。 第七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讲解按揭、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流程、涉及相关部门及费用。
第四章: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凡涉及到商品房销售中,客户可能会提出问题的法规制度应突出强调。 二、选择本地区的地方性的相关规定予以补充完善。
参考资料: 。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腹足纲的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在腹部)、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命活动 动物 植物 岩石 汽车 感 觉 运 动 摄取食物 吸收氧气 排出废物 生 长 生 殖 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2)动物与植物的对比: 对比项目 动 物 植 物 是否需要吃动西 是否能快速运动 能否制造养料 是否对刺激有反射 生长是否持续终生 (3)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第二节:常见的动物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1)明确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的依据。(3)得出分类的结果。
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动物的分类:按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动物类群 特 征 代表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4、无脊椎动物 动物类群 特 征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身体单细胞 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太阳虫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海葵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部扁平 涡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 身体线形,不分节 蛔虫、钩虫、丝虫 环节动物 身体有许多体节 蚯蚓、沙蚕、蚂蝗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贝壳 蜗牛、河蚌、螺、乌贼 节肢动物 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 蝗虫、虾、蚱蜢、蜈蚣 棘皮动物 体具棘皮 海参、海盘车、海胆 5、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分为四类:昆虫类、蜘形类、甲壳类、多足类。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
6、学会利用生物分类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来给生物分类。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的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差别越大;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越多。 2、植物分类3、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两者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发育成种子后外有果皮包被。
4、注意书本上的各类型代表植物图片。5、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体会探究的四个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和证据。
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应体现的三点: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组、消除偶然现象第四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的结构:(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细胞分化导致出现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各种组织。
细胞生长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分化和生长是同时进行的。
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单细胞生物(1)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里。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
(2)衣藻(单细胞植物)与洋葱表皮细胞(多细胞植物)的对比内 容 衣 藻 洋葱表皮细胞 相同点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 不同点 眼点(感光)、鞭毛(运动) 无眼点和鞭毛 (3)衣藻(单细胞植物)与草履虫(单细胞动物)的对比内 容 衣 藻 草履虫 相同点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 眼点、鞭毛、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纤毛、收缩泡、食物泡、肛孔 2、细菌和真菌(两者合称微生物)(1)细菌:属于。
1。
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对建筑物的耐力性能、耐久性能、水密性能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混凝土的裂缝因材料、配方、施工、环境、外力等种种因素发生,并无法完全避免。
钢筋保护层厚度可减少裂缝为建筑物带来的损伤(如图)。 ①裂缝的主要原因: 水泥的异常凝固、水泥的异常膨胀、混凝土的沉淀、骨料内含有盐化物水泥的水化热、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碱性骨料反应、混凝土的中性化 ②防止裂缝的办法: 适当的施工计划、谨慎的施工程序也无法避免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解决。
a。使用带肋钢筋不、钢筋焊接网,分散裂缝。
b。用伸缩接缝、收缩接缝等,集中裂缝。
c。贴上瓷砖等,增加墙面保护。
2。中性化 大气中的CO2侵入混凝土并扩散,使得水泥硬化体碱性下降。
通常,混凝土只要不含盐,钢筋的PH值如果在11以上,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钢筋不会随便生锈。 但是混凝土的中性化,使得内部钢筋生锈,体积膨胀可达2。
5倍。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因此受到挤压,最终导致裂缝。
判断混凝土是否中性化,可在试验体上涂抹1%的酚酞溶液,观颜色分辨。 3。
冻害 混凝土内的水份,结了冰又融化,融化后又结冰,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混凝土由表面到内部出现劣化现象。 4。
盐害 近年来,因环境保护问题,河砂的采用受到限制,海砂的采用越来越普遍。但是,使用除盐不干净的海砂会引起钢筋生锈。
日本建筑学会工业标准规定, 混凝土内的盐化物成份需在0。3kg/m3以下。
⑴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包括: ①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 ②化学量及化学用语; ③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⑤电解质溶液。
⑵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 ①金属部分:碱金属、镁铝、铁铜等。 ②非金属部分:氢、卤素、氧族、氮族、碳族等。
⑶有机化学主要包括: ①烃: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等。 ②烃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
③有机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等。 ⑷化学实验主要包括: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与用途; 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④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⑤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基本实验的设计等。
⑸化学计算主要包括: ①基本计算:常用量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②综合计算: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计算的综合应用。
二、能力结构: ⒈观察能力测试要点: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①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由此获得化学抽象概念,如化学原理的实验分析。
②实物及其模型的观察:由此思考实物结构特征,如化学物质的结构分析。 ③化学图形图表的审视:由此捕捉化学隐含信息,如化学规律的函数分析。
④化学自然现象的观察:由此把握自然现象内涵,如自然现象的实验分析。 ⑤化学生产现象的观察:由此理解化学技术价值,如生产原理的观察分析。
⒉实验能力测试要点: ①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能力。 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③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④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⑤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⒊思维能力测试要点: ①对中学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②解析实际问题(包括对化学微观结构的三维想象),调用(分解、迁移、转换、重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的能力。 ③处理信息并总结成规律,并用以推理、想象的创造能力。
④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⑤化学问题数学处理的创造能力。
思维品质的层次: ①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和流畅性(敏捷性)。 ②思维的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和综合性)。
③思维的创造性(变通性、独特性)。 ⒋自学能力测试要点: ①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②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跟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在上述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自学是方式。这样,往往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1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脂质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糖类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二 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 二肽 三肽 多肽 多肽链 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 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 蛋白质的功能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 免疫功能( 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R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NH2-C-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一 核酸的分类 RNA(核糖核酸)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二、核酸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化学元素组成:C、H、O、N、P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现象: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单糖 五碳糖 核糖(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C6H12O6)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C6H10O5)n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肝糖原糖原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