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不甚了解)的基本研究手段概况起来就是“将今论古“,就是假设适用于现今的规律,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古代。
举例来说,比如现在我们建立的河流动力学,泥沙沉积的理论在全新世以前也是存在的。这就有助于我们在研究自然地理问题中找到一致的规律,理解整个系统,并推广到对未来的预测。
比如短期尺度上对气象,地震等的预报,长期尺度上对大西洋扩张等的预测。再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抬升的时间及幅度的一种手段是基于河流阶地的数量以及幅度(比如黄河),这就需要假定河流溯源侵蚀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不变的,我们才能建立起阶地于高原抬升之间的相关关系,才能建立起高原抬升的理论模型,估算抬升的速度,进而预测今后的发育情况。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将今论古”的基础上的。 以上是我认为的理论基础,那实际做研究的应用基础,在我看来,还是数学。
自然地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物理问题,而解决这些实际的物理问题还是要靠应用数学之类的手段。比如数值分析等等。
举例来说,气象学已经向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偏得很厉害了;地貌学在做大尺度长时期地貌演化以及小尺度的地貌演变的分析时也逐步引入量化的偏微分方程来定义地貌过程,这就大量的促进了数值计算的应用;GIS里的空间分析也用到很多应用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概念。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 一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表面积5.1亿KM2。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纬线特点比较(表格) 长 度 形 状 指示方向 半 球 划 分 经线 都相等 半 圆 南 北 东西半球(20°W,160°E) 纬线 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圆圈(极点除外) 东 西 南北半球:0°纬线 4、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5、几条特殊的经纬线:0°纬线(南北半球划分先);23.5°N和23.5°S——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南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5°N和66.5°S——南北极圈(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限、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和30°S(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N和60°S(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东西经划分的起止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线) 6、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 8、时区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每隔150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0至东经7.50,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拔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拔一个小时。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简称为“日界线”。
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日界线不完全在180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
9、区时计算: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
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二、方程法:利用区时之差等于时区之差列一元一次方程。
例1:北京(东八区)晚8点,求纽约(西五区)几点?方程为:20-X=8-(-5)。解方程得X=7。
即纽约为当日的7点。 例2:纽约为6点,求北京是几点?方程为:X-6=8-(-5)。
解方程得:X=19。即北京为当日的19点。
注意:此方法必须用减法,且注意避开日界限。若需求时区,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一步);若得数是负数或大于24,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四步) 三、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
其公式是:(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东经度求出的是东时区;西经度求出的为西时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 第三步是求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如果结果出现负数则加24小时,但日期要减一天:结果出现大于24则减24小时,但日期要加一天。
日期变更线(图) 10、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关键在于兴趣,我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又很多在于初中那个,当然了初中的那个只是个大概硬性的东西,而高中更多的是发挥,你要发挥就必须知道它怎么回事。
给你张图,上面有几条河流,还有周围的地形,要你说说这里的气候,自然资源还有人文什么的,你首先要一眼看出来这是那里,那条河,是什么地形,这样你才能下手做这道题。第一 地图很重要,我就比较爱看地图,我看到地图就有种美的享受,不知怎么回事,第二 地图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要了解国家人民和民族还有生活习俗,习惯,学那个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三 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物都是相通的,地理也是一样,要学会一个地形的答法就会其他的一样的,知道一种类型的,就会其他类型的。
因为我对地理感兴趣,所以我认为地理很好学,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和你一起交流下,我的qq401185051。
学好中学地理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兴趣,以下是我对高中地理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1.学自然地理。中学的自然地理注重的是结果和现象,(大学注重原因)无外乎关于:
地(地形,地貌,), 【要注意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区别 】
气(三圈环流,天气系统,气候), 【 要注意用专业的自然地理术语, 】
水(水文水系,水气输送,江河湖海), 【分析区位条件时要全面,合理。 】
生物(植被,动物)
矿(主要矿物的分布,岩石之间的转换),
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台风,暴雨,泥石流,等等)
方法。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挂一张世界地图,有事没事的时候看一下。看看地貌、水文、地形、城市分布等
2学习人文地理。高中主要学习的人文地理用大学专业概括只有①区域农业经济地理②城市人口地理③区域工业经济地理.④交通
①区域经济地理,主要的内容有,区域农业地理,季风水田农业,美国农业模式,阿根廷、西欧的畜牧业。
②城市人口地理。主要内容有,人口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矛盾。
③区域工业经济地理。主要有,【资源型工业】,如中国攀枝花,德国鲁尔区。【人才型工业】,中国中关村,美国硅谷,【新生产模式型工业】意大利新型工业区,中国温州。
④交通。中国的铁路交通网。重要港口。空港。 交通和经济的关系,交通对人口居住影响。
方法。①同上。②掌握好答题的模式。③有目的去背一些东西。 比如分析为什么厦门才是福建的龙头城市。 你可以试着分析一下。然后想想自己是不是分析全面了。专业术语是不是用上了。
3.天文地理。天文地理在高中主要是计算时差,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太阳直射点纬度,
①关于时间计算问题。 相信公式什么的你也会了。只要记住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这样你就可以检查你是否日期正确,是否有错。
②与太阳直射有关的问题。 公式神马的我也不说了。说几点入题点。 1.晨昏线纬线圈的切点,想想这两个切点的地方时是多少。2晨线上所有的点的地方时【不全为06时,只有与赤道上的交点才为06时】昏线同理。3.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其余地区只有春秋分等长。
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上的应用. 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十分广泛,首先要具备的基本功: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物理(包括流体力学),化学(包括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遥感、测量、素描…… 其次的基本知识是地理要素基础课:地球概论(天文、历法)、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计算机基础、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国际贸易地理、城市规划、历史地理、文化与社会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
地理常识全知道《地理常识全知道》是2011年1月1日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翟文明。
本书介绍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常识。[1]书名地理常识全知道作者翟文明ISBN9787511307989定价29.80元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快速导航图书目录内容介绍《地理常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内容丰富、体例科学,全书共分自然地理总论、人文地理总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四篇。
自然地理总论讲述地球的内外部环境,运用地理原理分析生态系统平衡、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人文地理总论涉及工农业生产布局、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等方面;中国地理由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三部分组成,以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为例,讲述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而且分区域讲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地理概况和著名旅游景观;世界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国家地理两部分,讲述不同大洲的地貌、水文,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城市、居民、特色景观等。《地理常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功能性强、信息丰富、体例简明,各部分的编排注重内在联系和逻辑次序,详实的数据、简明的地理常识和国家概况,直观明了,便于读者快速翻阅查找运用。
一册在手,地理常识全知道。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足见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
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不仅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艰苦的抗战岁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仔细研究地理、地势,然后进行战争的决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
对于我们普通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知识的储备量,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旅游等都大有裨益。图书目录第一篇 自然地理总论一、宇宙中的地球人类认识的宇宙宇宙大爆炸天球、天体和天体系统总星系星系团和星系群星团宇宙中的“三洞”河外星系银河系星云恒星中子星白矮星超新星爆发行星卫星彗星星座的划分占星学中的十二星座时空隧道第五空间太阳系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未解之谜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哈雷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通古斯大爆炸太阳黑子日珥耀斑。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
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
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纬线的来历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
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
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
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
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
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测定经度时误差只有0.54公里。
与此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南北回归线就是南纬北纬纬度为23°26′的那条纬线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度26分,与纬度线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度26分附近和北纬23度26分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