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特点:相对于以往的布线,综合布线 的特点可以概况为: 实用性:实施后,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象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象、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分类:国家标准(GB50311—2007版)将布线系统划分为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和管理8个部分(7个布线系统部分和1个技术管理部分)。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又称为服务区(coverage area)子系统,它由RJ45跳线、信息插座模块(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TO)与所连接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 TE)组成。
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等多种。在进行设备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如调制解调器,它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不能说它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工作区子系统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必须具备国际ISDN标准的8位接口,这种接口能接受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所有低压信号以及高速数据网络信息和数码声频信号。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从RJ45的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2)RJ45的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3)插座和插头(与双绞线)不要接错线头。
2.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配线子系统又称为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配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其结构一般为星型结构。它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配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仅仅是信息插座与电信间连接。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密,可用屏蔽双绞线;如果需要高宽带应用,可以采用光缆。
要设计配线子系统,必须全面掌握介质设施方面的知识。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配线子系统的用线一般为双绞线。
2)配线子系统的线长不超过90m。3)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
4)用3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6Mbps,用5类、5e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00Mbps,用6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250Mbps,用7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600Mbps。5)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
6)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I/O位置。7)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远的I/O位置。
8)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3. 电信间电信间(也称为管理间子系统)由交叉连接、互连和I/O组成。
电信间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它是连接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集线器、交换机和机柜、电源。交叉连接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或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能够方便地进行插拔。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的线路。
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根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均有一个连接器。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互连与交叉连接的目的相同,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适配器。
因为本人在大学工作,就你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是转不转专业的问题,个人觉得通信工程专业更适合小孩学习,计算机的专业像是万金油,当然如果小孩非常喜欢计算机那就另当别论了。可以这样考虑专业还是选择通信工程(当然通信工程专业比较难学),课外自己多学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如果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创新实验室。
即使现在学通信工程将来也可以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没必要把自己的知识限制在单一的计算机上,计算机还是做助攻比较好。如果要转专业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这类考试属于面广题目简单型,涉及的知识有软硬两部分,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输入法的使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系统的安装方法、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硬件包括:电脑的基本组成、电脑设备的连接、常见外设的使用、常见硬件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找一本你们学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使用教材来复习,再找一点题目做做就可以了。
介绍几本书:CDMA 2000技术 电子设计原理和技巧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 通信技术概论 ( 学无止境,尤其通信) 基础知识那就得从《通信原理》开始看了,还有几本书就是1.信号与系统 2.通信网概论 3. 高频电子线路 4.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5.数字通信原理 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7. 移动通信(第二版) 8. 光纤通信 9. 现代交换技术 10. 微波通信技术
再者就是计算机类:1.c程序设计 2.汇编语言 3. java或c++其中一个 4. ps或cad 5. 计算机网络 6. protel dxp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网络硬件
2、网络软件:对硬件进行全面的管理使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
(1)网络操作系统
(2)网络通信软件
三、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通信
(2) 对分散对象的实时集中控制与管理功能
(3)资源共享功能
(4)均衡负荷与分布式处理功能
(5)综合信息服务功能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五、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用于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标准很多,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应用协议等。但是这些标准只能反映网络某方面的特征,最能反映网络技术本质特征的分类标准是分布距离,按分布距离分为LAN,MAN,WAN,INTERNET。
一、协议的概念
二、NETBEUI协议
三、IPX/SPX协议
四、TCP/IP协议
五、如何选择网络通信协议
六、IP地址
IP地址的规定、子网掩码、域名系统及DNS服务器
1、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人的信息功能包括:感觉器官承担的信息获取功能,神经网络承担的信息传递功能,思维器官承担的信息认知功能和信息再生功能,效应器官承担的信息执行功能。
按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分类,信息技术可分为以下几方面技术: ⑴ 传感技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
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⑵ 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
通信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
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⑶ 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和再生等技术。
计算机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着眼于计算机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存储容量及稳定性的内存储技术和外存储技术。 ⑷ 控制技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效应器官。
控制技术即信息施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调控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 其主要支柱是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ter)技术和控制(Control)技术,即“3C”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核心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空的大规模信息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一起构成了当代三种前沿科学,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
信息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进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在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中,(通信子网)专门负责通信工作,从而实现数据处理与通信控制的分工。
2. 60年代中期,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Davies提出了( 分组(Packer))的概念,1969年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网投入运行,从而使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由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发展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联的一系列标准,旨在将(interconnection)计算机方便互联,构成网络,该委员会制定了(interconnection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缩写为ISO/OSI。
4.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MAN /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子网和(WAN / Wide Area Network)子网。
5.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划分分为:(Local Area Network;L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Wide Area Network;WAN)。
6.计算机网络按数据交换方式划分分为:(虚线路传输分组交换)、(报文交换)、(帧中继交换)
1.计算机网络与终端分时系统都有哪些特点?
答:网络是计算机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例如微机连接成的网络。
终端是使用telnet方式登录到服务器。例如UNIX或linux上达到系统输入数据的墓地。终端的操作系统非常小,一般银行使用后种模式。
2.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有哪些?
答: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如下: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当需要增加节点时,只需要在总线上增加一个分支接口便可与分支节点相连,当总线负载不允许时还可以扩充总线;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3.星型结构的网络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安装和维护的费用较高,共享资源的能力较差,通信线路利用率不高,对中心结点要求相当高,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将瘫痪。
4.环形结构的网络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 环形结构中的各节点通过有源接口连接在一条闭合的环形通信线路中,是点-点式结构。环形网中每个节点对占用环路传送数据都有相同权力,它发送的信息流按环路设计的流向流动 。为了提高可靠性,可采用双环或多环等冗余措施来解决。目前的环形结构中采用了一种多路访问部件MAU,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旁路,隔离故障点,这也使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环形结构的优点是实时性好,信息吞吐量大,网的周长可达200km,节点可达几百个。缺点因环路是封闭的。所以扩充不便。这种结构在IBM于1985年推出令牌环网后,已为人们所接受 ,目前推出的FDDI网就是使用这种双环结构。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网络原理是比较重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另外还包括数据库原理、算法设计、编译原理、电子电路、编程语言等知识。
1、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操作指令、任务调度、并发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能够对计算机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网络原理。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网络原理涉及到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数据通信管理、安全等内容,另外还涉及到如何操作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学习计算机网络要注重实验,通过实验能够建立数据通信过程等画面感。
3、编程语言和数据结构。
编程语言是操作计算机的重要工具,是一定要掌握的重点内容,程序设计本质上就是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的结合,所以在学习数据结构之前应该掌握编程语言的使用,对于初学者来说,C、Java、Python等语言都是不错的选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