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是贯穿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帅作用的准则。主要有以下5项:
一是,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二是,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三是,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四是,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五是,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2.统计人员的职权,是指统计人员在一定的机构担负统计工作,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而由统计法规定拥有的权利。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人员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二是,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三是,统计人员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四是,统计人员有权揭发、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另外,统计人员有学习专业知识的权利。
3.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二是,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三是,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看这个《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统计基础知识 1、总体与总体单位。
(概念)(P4页) 2、变异与变量。(多选)(P6页) 3、统计的工作过程。
(多选)(P8页) 4、重点调查、抽样调查。(P17页) 5、统计整理的内容。
(P26页) 6、统计整理的方法。(P27页) 7、分组的方法。
(P30页) 8、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P31页) 9、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例2)。
(计算)(P34页) 10、统计指标的种类。(P50页) 1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重点是区别)。
(P52) 12、平均指标的概念(重点是特点)。(P61页) 13、标准差。
(计算,例18)(P70页) 14、时间数列的概念。(P73页) 15、时间数列的种类。
(P74页) 16、时间数列的特征。(P75页) 17、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P75页) 18、根据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计算,例8)。(P81页) 19、发展速度。
(概念)(P83页) 20、增长速度。(概念)(P84页) 21、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计算方法)(P85页) 22、统计指标的概念。(P88页) 23、统计指标的作用。
(多选)(P89页) 2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列计算表如6—2所示)(P92页) 25、分层随机抽样。
(P104页) 2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此。(多选题)(P107) 27、统计分析的特点。
(P115页) 28、统计分析的程序。(判断题)(P115页) 29、对比分析法。
(P118页) 30、速度分析法。(概念)(P119页) 二)统计实务 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概念)(P127页) 2、周期性普查制度。(重点)(P127页) 3、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
(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6点)(P131、132页) 4、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P132页) 5、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P136页) 6、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写规则。(P137页) 7、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P139页) 8、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P143页) 9、工业总产出。
(P150页) 10、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P151页) 11、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
(P153页) 12、运输业运输量、周围量统计。(定义)(P155页) 13、能源消费量。
(概念)(P159页) 14、能源库存量的统计和产成品库存的定义。(P164页) 15、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概念)(P168页) 16、成本及费用。(管理费用)(P171页) 17、增值税。
(定义)(P174页) 18、期末人数,平均人数。(P181页) 19、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P183页) 20、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P185页) 21、新增固定资产。
(P191页) 22、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P195页) 二、统计法基础知识 1、政府统计┅┅┅┅基本任务。
(这段内容)(P1页) 2、统计法的特点。((P4页) 3、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P5页) 4、统计法的作用。(简答)(P6页) 5、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选择)(P8页) 6、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在12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简答)(P14页) 8、政府统计调查。(P18页) 9、《统计法》还规定,~~~~~~~~~临时调查。
(P20页) 10、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问答)(P21页) 11、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认真执行。
(P22页) 12、调查形式,~~~~~~~~~~~~~、填报日期。(P23页) 13、普查是~~~~~~~~~~~~~~~地位和作用。
(P24页) 14、定期全面统计报表,~~~~~~~~~~~~不得伪造、篡改。(P25页) 15、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
(注意:发放范围4)(P27页) 16、《统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公众共同享有。(P34、35页顶行) 17、由于统计数据是~~~~~~~~~~~~~部门予以发布。
(P35页) 18、2.审批程序。(P36页) 19、《统计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重要组成部分。
(P37页) 20、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保密。(P38页) 21、保守商业秘密。
(重点39页最后一行)(P38页) 22、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逐流、不看眼色行事。(P45页—46页第二行)。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2)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根据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过冷”和“过热”的原因;根据核算的全面性和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1)根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根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根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分析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2)根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根据货币需求分析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据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给,根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3)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根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根据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关系和替代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失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分析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据。(2)根据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分析紧缩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3)根据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及适用条件。(4)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分析其不同效应和两种政策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种组合基本方式的适用条件。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1)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际间经济交易的主要途径和对外经济关系;根据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和利率水平分析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分析汇率变化对于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2)根据净出口函数分析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3)根据净资本流出函数分析利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根据进口规模与储备资产的关系界定适度储备资产的规模。(4)根据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分析国家间经济互动。
7.通货膨胀(1)根据价格水平上涨的数量界限划分不同类型通货膨胀;根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产出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各种影响;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短期内和长期内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2)根据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8.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1)运用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经。
看这个《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统计基础知识 1、总体与总体单位。
(概念)(P4页) 2、变异与变量。(多选)(P6页) 3、统计的工作过程。
(多选)(P8页) 4、重点调查、抽样调查。(P17页) 5、统计整理的内容。
(P26页) 6、统计整理的方法。(P27页) 7、分组的方法。
(P30页) 8、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P31页) 9、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例2)。
(计算)(P34页) 10、统计指标的种类。(P50页) 1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重点是区别)。
(P52) 12、平均指标的概念(重点是特点)。(P61页) 13、标准差。
(计算,例18)(P70页) 14、时间数列的概念。(P73页) 15、时间数列的种类。
(P74页) 16、时间数列的特征。(P75页) 17、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P75页) 18、根据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计算,例8)。(P81页) 19、发展速度。
(概念)(P83页) 20、增长速度。(概念)(P84页) 21、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计算方法)(P85页) 22、统计指标的概念。(P88页) 23、统计指标的作用。
(多选)(P89页) 2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列计算表如6—2所示)(P92页) 25、分层随机抽样。
(P104页) 2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此。(多选题)(P107) 27、统计分析的特点。
(P115页) 28、统计分析的程序。(判断题)(P115页) 29、对比分析法。
(P118页) 30、速度分析法。(概念)(P119页) 二)统计实务 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概念)(P127页) 2、周期性普查制度。(重点)(P127页) 3、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
(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6点)(P131、132页) 4、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P132页) 5、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P136页) 6、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写规则。(P137页) 7、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P139页) 8、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P143页) 9、工业总产出。
(P150页) 10、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P151页) 11、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
(P153页) 12、运输业运输量、周围量统计。(定义)(P155页) 13、能源消费量。
(概念)(P159页) 14、能源库存量的统计和产成品库存的定义。(P164页) 15、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概念)(P168页) 16、成本及费用。(管理费用)(P171页) 17、增值税。
(定义)(P174页) 18、期末人数,平均人数。(P181页) 19、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P183页) 20、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P185页) 21、新增固定资产。
(P191页) 22、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P195页) 二、统计法基础知识 1、政府统计┅┅┅┅基本任务。
(这段内容)(P1页) 2、统计法的特点。((P4页) 3、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P5页) 4、统计法的作用。(简答)(P6页) 5、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选择)(P8页) 6、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在12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简答)(P14页) 8、政府统计调查。(P18页) 9、《统计法》还规定,~~~~~~~~~临时调查。
(P20页) 10、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问答)(P21页) 11、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认真执行。
(P22页) 12、调查形式,~~~~~~~~~~~~~、填报日期。(P23页) 13、普查是~~~~~~~~~~~~~~~地位和作用。
(P24页) 14、定期全面统计报表,~~~~~~~~~~~~不得伪造、篡改。(P25页) 15、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
(注意:发放范围4)(P27页) 16、《统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公众共同享有。(P34、35页顶行) 17、由于统计数据是~~~~~~~~~~~~~部门予以发布。
(P35页) 18、2.审批程序。(P36页) 19、《统计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重要组成部分。
(P37页) 20、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保密。(P38页) 21、保守商业秘密。
(重点39页最后一行)(P38页) 22、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逐流、不看眼色行事。(P45页—46页第二行)。
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考《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两科。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在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组织实施,由县(或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具体承办。考试于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公开举行,每门科目的考试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的承办机关应当事先公布考试大纲、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务规则、考试的具体时间及地点等。
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取得统计从业资格:
(一)熟悉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为:《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1、统计的含义和特点有哪些? 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过程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指根据统计的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和论述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字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统计活动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
总体是由某些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体。统计活动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例如,对居民状况进行统计,其目的在于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居民的总体特征,即总户数、总人口、男女比例、年龄构成、文化程度、职业构成、平均收入等等。 (3)社会性。
2、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几项内容?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6项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
(5)规定调查的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 (6)全盘制定组织计划。
3、什么是调查问卷和调查表? 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是调查项目一般采用的方式。调查问卷是将调查项目以答卷形式提出,由被调查者自愿填先答案的调查表。
调查表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结构和顺序排列制成的表格。它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个部分组成。
表头是指调查表的名称;表体是指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表脚包括调查者或填报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 4、如何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 调查方式和方法是取得调查资料的重要手段。
设计调查方案时,要根据被调查事物的特点、对调查资料要求的准确程度及客观条件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和方法。 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等。
具体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和方案调查法等。 5、什么是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统计部门搜集资料组织形式。
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定期地、自上而下地布置,自下而上的填报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 6、什么是抽样调查?其具有哪些优点?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从数量上推断总体指标。
抽样推断与其他调查方式比较,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料的时效性,又能推断出比较准确的全面资料,还因其原理和方法以数学理论为依据,故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这种调查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就用非常广泛。 7、什么是典型调查?其具有哪些优点? 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
典型调查不是统计活动所特有的方法,但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来说,它是不可少的方法。在统计活动中,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说来主要不在于取得社会数量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即与社会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系联系,以便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典型调查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用于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或对总体数量的推算。 8、什么是数据资料的整理? 数据资料的整理,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对调查所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检验和初步加工综合,使其系统和条理化,从而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9、统计数据的包括哪些内容? 在进行资料汇总以前,我们首先要对调查来的资料进行审核,这是保证调查工作质量的关键。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及时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的。
及时性的审核是看各被调查单位是否都 按规定日期填写和送出,填写的资料是否是最新资料。 完整性的审核是看应该包括的被调查单位是否都包括了,调查表内的各项目是否都填写齐全。
正确性审核又叫真实性审核。它主要是看数据资料的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
10、正确性审核主要有哪些方法? 正确性审核的主要方法有:(1)逻辑审核。 就是根据调查项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际情况,对资料进行逻辑判断,看看是否 有不合情理或前后矛盾的情况。
(2)计算审核。这是对数据资料的计算技术和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审查,一般在整理过程中进行,主要看各数字在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构上有无错误。
常用的计算检查方法有加总法、对比法、平衡法等。 11、制表和制图各有什么优点? 制表是指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数据。
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数据比用文字表达更清晰、更简明,便于显示数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制图即图示法。
图示法能使复杂的调查信息数据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因此,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12、什么是统计数据处理? 统计数据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对常规的统计报表、专项统计调查表和其他统计资料等载体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