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麻醉工作相关的护理人员。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医学、麻醉学的基本技术,接受麻醉、急救与生命复苏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手术期并发症防治以及危重病症的监测、判断与治疗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扩展资料:
一、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麻醉学、急救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
二、就业方向
主要到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麻醉护理学
当然是护理学就业更广一些,因为麻醉护理学在中国是刚刚开展的一个新专业,相当于定向为麻醉科(主要是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ICU等培养的专业护理人员,麻醉护士要比普通的护士掌握更多麻醉、重症监护和疼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不过很多医院尚没有开展PACU工作,即使开展,也是传统护理专业毕业的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也就是说,就算是普通护士,一样可以到PACU、ICU工作,只不过同等条件下这些科室肯定会优先聘用定向培养人才而已。
但是麻醉方向的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是劣势,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劣势。不过因为定向培养不多,所以有可能毕业时有定向接收或者至少有统一面试,现在看来就业上应该会有一点优势吧。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医院的PACU工作要比病房轻松得多,虽然专业性更强,但工作强度不高,而收入则基本持平(因为护士的收入相对比较透明和固定)。
专业名称多一个“方向”,就是专于临床护理中的麻醉学相关的内容,“除了麻醉方向多学一些麻醉知识,其他学习的课程和护理的一样”。就业范围其实差不多的,任何科室都能去。麻醉学相关的科室是麻醉科(PACU)和ICU。
医学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医学英语等等。因此,广义上来说,护理学生就是医学生。但是,有许多人会默认医学生只指的是临床医学生,甚至其中都不包括基础医学。而这种观点的出现,其实也有他的历史原因。
护理学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成为独立一级学科了。2011年开始,护理从临床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转为一级学科,毕业时所发学位证也从医学学士转变为理学学士证。以专业代码来说,护理研究生代码是101100(学硕)和105400(专硕),而在护理专业脱离临床医学分支学科之前,护理研究生代码是100209。
也就是说,护理专业之前是临床医学(1002)的一个分支方向,而现在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其实标志着学科的进步,也显示了护理专业的独特性,因为一个临床护士需要内、外、妇、儿、基全部掌握,以便在医院有特殊需要时随时准备调岗支援。
各种麻醉的护理
3.1 全身麻醉后护理
3.1.1全身麻醉者床边应备麻醉盘、急救车。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向以侧,可免呕吐发生窒息,苏醒前注意有无舌后坠、呼吸道黏液阻塞等情况。
3.1.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过低常为血容量不足,应检查输液是否通畅,有无内出血等。大手术后注意恢复和维持正常体温,小儿或躁动患者,防止引流管及输液管脱落,应专人守护至神志清楚,以防止坠床。
3.1.3清醒后6小时无呕吐可饮少量水,次日可按医嘱进食(消化道除外)
3.2 腰椎麻醉后护理
3.2.1去枕平卧12小时,预防术后头痛。麻醉作用消失前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麻醉平面,如有异常告知医生。麻醉作用消失者,应鼓励病人排尿,避免尿潴留,8小时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设法诱导或导尿。
3.2.2禁食6小时后无呕吐者按医嘱给饮食。术后有头痛、头混、呕吐等,继续去枕卧床休息,并对症治疗。
3.3 硬膜外腔麻醉后护理
3.3.1术后可垫枕头,注意血压、呼吸的变化,因高位硬膜外腔麻醉可使内脏神经、肋间神经麻醉,颈、胸段脊神经受阻滞,而产生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对老年体弱、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应注意。
3.3.2如留置硬膜外导管作术后镇痛者,应保持导管无菌,防止污染,按医嘱定时注射药物并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与麻醉师联系。
麻醉分为: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阻滞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低温麻醉
复合麻醉
基础麻醉
CT可以针对身体的任何部位进行扫描,尤其是对软组织构成的器官显示尤佳,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腺, 盆部器官
种类(仪器)有:普通CT
螺旋CT SCT MSCT
电子束CT UFCT
检查技术:平扫
对比增强
造影扫描
其中第一项使用最为广泛,并往往和第二项合用,第三项主要是用在对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的显示.
采纳。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有: (1)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并发症或意外的 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2) 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h。 (3)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防止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麻醉未清醒前,由于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舌根 易后坠而阻塞咽喉通道。为确保呼吸道通畅,可在咽喉部放置通气导管,也可通过 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直至病人清醒,方可将通气导管取出。
(5) 循环系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注意血压变化,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6) 术后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年轻女性、吸入 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
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 向一侧,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管入口,呕吐物流向鼻 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 也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余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
还可在术前或术后应用止吐药物均有一定效果。 (7) 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 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病人的安全,也可按医嘱给镇静镇痛药,必要时还可采用约 束带,确保病人的安全。
(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情况,就病情、麻醉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处理措施做详细的解释,解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有积极的心态接受和配合麻醉。
(2) 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以防麻醉 后误吸或呕吐。 (3) 局麻药过敏试验:酯类局麻药的代谢产物可成为半抗原,引起 少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常规做皮肤过敏试验。
酰胺类局麻 药极少引起过敏反应。 (4) 麻醉前用药:为了消除患者紧张、提高痛阈、减少分泌物、消除 不良反应,更好地完善麻醉效果,根据医嘱执行用药。
(5) 麻醉设备和药品的准备:麻醉前应准备和检查麻醉所需的麻醉 设备、用具及药品,包括麻醉机、吸引器、面罩、喉镜、穿刺包、供氧设备和 监测仪等;无论实施何种麻醉,都必须准备麻醉机、急救设备和药品。 (6) 患者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情况。
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但这还只是现代麻醉学科的部分工作内容。
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工作范围从手术室扩展到病室、门诊、急诊室等场所,从临床医疗到教学、科学研究。
随着工作范围的日益扩大,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临床麻醉工作麻醉为了做好临床麻醉工作,必须掌握麻醉基础理论和熟练地应用各种麻醉技术操作,还要熟悉各种病情手术的特点。
在施行每一例麻醉时,必须进行以下具体工作。 a、麻醉前准备工作:主要是了解病情,作出正确估计,结合病情确定麻醉方案,选择最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充分估计麻醉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预防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处理的方案。 b、麻醉期间工作:按麻醉操作规程作好麻醉,以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使病人在无痛、安静、无记忆、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同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要求(如肌肉松弛、低温、低血压等)。做好手术麻醉过程的监测工作,包括循环、呼吸、水电解质、体温等功能的连续监测,并写好麻醉记录。
根据麻醉过程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处理,如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进行呼吸管理等。 c、麻醉后工作:麻醉后将病人送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做好交接班。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手术,做好麻醉后的各种处理,包括对病人的连续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意外,协助临床科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使病人早日痊愈。做好麻醉后随访和总结的记录。
麻醉恢复室和加强监测治疗室工作麻醉随着危重疑难病人施行复杂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麻醉后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 由于麻醉事业的发展,监测技术的进步,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仍需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对于全身麻醉病人,应使神志完全恢复清醒,各种神经阻滞麻醉病人局部感觉运动功能应完全恢复正常,病人循环、呼吸、肝、肾等重要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并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已发生麻醉并发症的病人应积极进行治疗。
因此,麻醉恢复室和加强监测治疗室对麻醉病人的恢复,危重病人的监护,麻醉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麻醉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与否,是衡量现代化医院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急救复苏麻醉工作者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应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气管内插管、人工通气方法、维护循环功能、恢复心脏活动的各种措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低温疗法,以及对心、肺、肝、肾等重要生理功能的监测技术与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经验,在急救复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而,急救与复苏已成为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麻醉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疼痛治疗对于各种疾病和创伤所致急慢性疼痛,运用麻醉专业所掌握的镇痛药物和神经阻滞等技术,设置疼痛治疗门诊或病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诊断和治疗某些以末梢血管障碍为主征的血管疾病和神经麻痹或痉挛性疾病等,在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和晚期癌痛的治疗方面,亦取得良好的效果,已在麻醉临床工作中逐步开展应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