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也可定义为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
1 N=1 kg*m/(s^2) 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 力的分类:来源:考试大 1)根据力的性质可分为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外力和内力。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两者同时改变)。
一、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观察和分析,逐步形成和建立的。
当人们用手握、拉、掷、举物体时,由于肌肉紧张而感受到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广泛地存在于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
例如用手推小车,小车受了“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用锤子敲打会使烧红的铁块变形等。人们从大量的实践中,形成力的科学概念,即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称为力的外效应;另一个是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力的内效应。 二、物体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C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f取值为9.8N/kg,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在已知物体的质量时,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来。 例:起吊一质量为5*103kg的物体,其重力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G=mg =5*103*9.8 =49*103 (N) 答:物体所受重力为49*103N。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在工程中常冠以词头“kN”、“dan”,读作“千牛”、“十牛”。
与以前工程单位制采用的“公斤力(kgf)”的换算关系: 1公斤力(kgf)=9.8牛(N)≈10牛(N) 三、力的三要素 实践证明,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改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例如用手推一物体,如图3—1所示,若力的大小不同,或施力的作用点不同,或施力的方向不同都会对物体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是通过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等效果来认识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见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有其施力者,施力者可以通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使受力者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之间由于互相拉、推发生了形变而产生弹力.施力者也可以不通过直接接触而通过“场”使受力者受到力的作用,如地球通过重力场对物体施以重力作用.总之,力的作用是离不开施力者的.这叫力的物质性.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同时,施力者必然同时受到受力者的力的作用.如果把受力者受到的力叫作用力,则施力者所受到的力便叫反作用力.可见力是成对的,即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这叫力的相互性.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作用位置有关.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作用位置))叫力的三要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完全遵从矢量平行四边形定则.
总之,力的物质性,力的相互性和力的矢量性是一切真实力的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选择D.推:f1向后 f2向后骑:f3向后 f4向前原因:推车时,前后轮转动都是因为受到地面给它们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即前后轮都有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所以F1和F2都向后。
骑车时,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转动,假设地面光滑,则后轮会向前加速转动,说明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所以F4向前。前轮转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假设地面光滑,前轮就不会转动,所以F3向后。
(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可以假设接触面光滑,这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它的运动趋势方向。) 不明白为什么????我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你再仔细看看。骑车时,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转动,假设地面光滑,则后轮会向前加速转动,说明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所以F4向前。
再不理解的话,百度HI呼我,我在线给你解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