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位移图象(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 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1) , (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 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0、自由落体运动(A)(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 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 H=gt2/2, vt2=2gh 11、力(A)1.力是物体对。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B. 观赏跳水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姿态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C. 一切体积比较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3. 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下列有关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分力 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 若将斜面的倾角变小一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D. 该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下滑力 4.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是40N,另一个是F,它们的合力是100N,则F的大小可能是( ) A. 40N B. 80N C. 120N D. 160N 5.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的风力F、线的拉力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够缓慢地飞在天上,关于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确的是( ) 6. 如下图所示,质量m=1kg的光滑小球与劲度系数为k=1000N/m的上下两根轻弹簧相连,并与AC、BC两光滑平板相接触,若弹簧CD被拉伸,EF被压缩,形变量均为x=1cm,则小球受力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5m高处自由下落,乙从1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过程中,1秒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米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8.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 ) A. 甲比乙晚出发时间 B. 在 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 C. 在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在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9. 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有人猜想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的(即 ,k是常数),为了说明该猜想的正伪,作了如下论证:因为 (式中 表示平均速度)①,而 ②如果 ③成立的话,那么必有: ,即: 常数。
t竟然是与h无关的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 关于该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及逻辑片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A. 全部正确 B. ①式错误 C. ②式错误 D. ③式以后的逻辑片语错误 10. 如下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B和C上,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则(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大题有2小题,共18分。请直接把结果写在试卷上。
11. (6分)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然后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那么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_。 12. (12分)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记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1之间的距离 ,3、4两点间的距离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本大题有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2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水平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14. (14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 ) 15. (16分)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 ,火车长 (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 (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 【试题答案】 一、每小题4分,共40分 1. AD 2. D 3. C 4. BC 5. A 6. D 7. BC 8. AD 9. B 10. B 二、本大题有2小题,共18分。
11. (6分) 12. 0.6 0.42 0.45(每空4分,共12分) 三、本大题有3小题,共42分。 13. (12分) 解:A、B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它们的受力如图所示 (图3分) (2分) (2分) 研究A,有 (3分) 由以上三式得 (2分) 14. (14分) 解: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房檐离地高h 由题意知前3T内位移 (3分) 前2T内位移 。
高一物理试题与答案 2008-10-09 23:12 在线测试 2、将力F分解成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θ,且θ为锐角,如图所示,则( ) A、当F1>Fsinθ时一定有两解 B、当F>F1>Fsinθ时,有两解 C、当F1=Fsinθ时,才有唯一解 D、当F1<Fsinθ时,无解 3、如图,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绳拉着,分别用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张力分别为T1,T2,T3,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N3。
滑轮的摩擦、质量均不计,则( ) A、T1=T2=T3,N1>N2>N3。 B、T1>T2>T3,N1=N2=N3。
C、T1=T2=T3,N1=N2=N3。 D、T1<T2<T3,N1<N2<N3。
4、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4-1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5、如图4-3所示,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a=1*103N/m,kb=2*103N/m,原长分别为la=6cm,lb=4cm,在下端挂一物体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 A、弹簧a下端受到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为7cm,b的长度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为6.4cm,b的长度为4.3cm 6、如图4-4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桌面上共受三个水平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8N,方向水平向右 C、2N,方向水平向左 D、零 7、由轻杆组成的三角支架用绞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如右图所示,轻杆AC只能承受压力2000N,AB杆只能承受拉力1000N,要使支架不损坏,在A点悬挂的重物重量最多为 N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8、一根长l为2cm,重为100N的均匀木杆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处于平衡静止状态,此时杆与水平地面夹角为53°,如图4-9所示,求均匀木杆所受地面对杆的支持力F1= N,摩擦力F2= N,光滑墙对杆的压力F3= N。
9、有一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4-10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的支持力F1和和细绳上的拉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10、如图4-12所示,木棒AB可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端被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绳AC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和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如果把C端拉至离B端的水平距离远一些的C'点,AB仍沿竖直方向,装置仍然平衡,那么绳受的张力F1和棒受的压力F2的变化是( ) A、F1和F2均增大 B、F1增大,F2减小 C、F1减小,F2增大 D、F1和F2均减小 答案与解析 答案:1、D 2、BCD 3、A 4、A 5、BC 6、D 7、1336.0N 8、100N, 37.5 N,37.5N 9、B 10、D 解析: 1、D。
由三角形法则可知:力F1和F2的合力为F3,与另一个力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力F1、F2、F3的合力为2F3,故选项D正确。此题如果将力F3改为反向,则F1、F2、F3的合力为零,表示三力的有向线段顺次首尾相接。
2、由三角形法则可知,另一个分力F1的最小值为F1=F·sinθ时,F、F1、F2三矢量构不成一矢量三角形,故无解,当F>F1>Fsinθ时,可构成两个矢量三角形,有两解。所以选项B、C、D正确。
3、由于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改变力的大小,所以T1=T2=T3,又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绳对定滑轮的合作用力。而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其合力两分力的夹角θ满足关系式:F=,θ越大,F越小,故N1>N2>N3,只有选项A正确。
4、分析与解答:若三绳都不断,则根据三力平衡的条件,任意两绳拉力的合力必与另一绳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OB是水平的,则OB与OC垂直,此时取OA、OB两绳拉力F1、F2进行合成,如图4-2所示,由图可知F1是矢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斜边大于任一条直角边,因此OA绳子承受的力最大,又因三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因此在逐渐增大OC绳子的拉力时OA绳最先断。 说明:此题是98年高考题,是由97年高考第9题演变而来,也可将OA绳的拉力正交分解,以O为研究对象,受三个拉力F1,F2,F3的作用,根据力的正交分解法可以得出三个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可以判断哪条绳子先断。
5、分析与解答:本题综合考查物体的平衡、牛顿第三定律与胡克定律、以物体G为研究对象,弹簧b下端对物体G的拉力与重力平衡,即为1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以弹簧b和物体G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因弹簧重力不计,同理可知a下端受的拉力亦为10N。 据胡克定律:F=kx可得: xa==0.01m=1cm xb==0.005m=0.5cm 故l'。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21. 如图所示,半径。
高一物理计算题基本类型: 一、弹簧类 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k2的轻弹簧竖直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1)求两弹簧总伸长。
(2)(选做)用力竖直向上托起m2,当力值为多大时,求两弹簧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 二、两段运动类 2.一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最后3s内通过的位移为10.5m,求斜面的总长度. 3.一火车沿平直轨道,由A处运动到B处,AB相距S,从A处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到途中某处C时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到B处时恰好停止,求:(1)火车运动的总时间。(2)C处距A处多远。
三、自由落体类: 4.物体从离地h高处下落,它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g=10m/s2) 5.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杆AB,从静止开始竖直落下,求它全部通过距下端h处的P点所用时间是多少? 6.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m米时,石块B自离塔顶n米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若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多少米? 7.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2.在常州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小将张雁全/曹缘称霸男子双人10米台,并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九连冠.如图所示为张雁全/曹缘正在进行10 m跳台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3.下列说法中,关于“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的是: A. 甲同学跑了100m,用了大约10s钟,速度约10m/s B. 丙同学经过电线杆时的速度大约9m/s C. 丁同学跑得最快时速度可达12m/s D. 行驶过程中的汽车的速度计上所显示的读数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有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5.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6.“每节课40分钟”,“每天早晨8点上课”,对以上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前者“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后者“8点”指的是时刻 B. 前者“40分钟”指的是时刻,后者“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C. 前者“40分钟”,后者“8点”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D. 前者“40分钟”,后者“8点”指的都是时时刻 7.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8.某质点从t=0时刻开始做直线运动,并以此时刻质点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坐标与时间对应如下表格:时间/s 1 2 3 4 5坐标/m 1 2 3 4 5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第3s时其速度一定为1m/s C.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D. 物体在第一个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五个1s内的平均速度9.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或v-t图象,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0.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 甲> 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11.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 那么,取地板处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小球开始下落的坐标是 m,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是 m.12.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13.足球守门员将一个以2 m/s速度迎面飞来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回,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 s,则足球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2.5 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14.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打点计时器和 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但前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 V,后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 V.振针每隔 s打下一点,现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者“小”)三、计算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大洋一号”配有一种声纳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16.学校里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这位计时员停止计时,表上的显示为12.49s.你说这样计时对吗?如果不对。
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k2的轻弹簧竖直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1)求两弹簧总伸长。
(2)(选做)用力竖直向上托起m2,当力值为多大时,求两弹簧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 2.一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最后3s内通过的位移为10.5m,求斜面的总长度. 3.一火车沿平直轨道,由A处运动到B处,AB相距S,从A处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到途中某处C时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到B处时恰好停止,求:(1)火车运动的总时间。(2)C处距A处多远。
三、自由落体类: 4.物体从离地h高处下落,它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g=10m/s2) 5.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杆AB,从静止开始竖直落下,求它全部通过距下端h处的P点所用时间是多少? 6.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m米时,石块B自离塔顶n米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若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多少米? 7.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四、追击之相距最远(近)类: 8.A、B两车从同一时刻开始,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A车做速度为vA=10m/s的匀速运动,B车做初速度为vB=2m/s、加速度为α=2m/s2的匀加速运动。(1)若A、B两车从同一位置出发,在什么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此最远距离是多少?(2)若B车在A车前20m处出发,什么时刻两车相距最近,此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五、追击之避碰类: 9.相距20m的两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时向右运动,A球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B球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B球的初速度vB为多大时,B球才能不撞上A球? 六、刹车类: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刹车,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是2m/s2,经过10s位移大小为多少。
11.A、B两物体相距7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阻力作用下,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此时的速度vB=4m/s,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图所示位置开始,问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 七、平衡类 1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推动木箱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求推力的水平分力的大小是多少? 13.如图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绳长为OA的两倍.滑轮的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求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为多大? 平衡之临界类: 14.如图,倾角37°的斜面上物体A质量2kg,与斜面摩擦系数为0.4,物体A在斜面上静止,B质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g=10N/kg) 15.如图所示,在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用k=100 N/m的轻弹簧平行斜面吊着.发现物体放在PQ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AP=22 cm,AQ=8 cm,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多少?إ 竖直运动类: 16.总质量为M的热气球由于故障在高空以匀速v竖直下降,为了阻止继续下降,在t=0时刻,从热气球中释放了一个质量为m的沙袋,不计空气阻力.问:何时热气球停止下降?这时沙袋的速度为多少?(此时沙袋尚未着地) 17.如图所示,升降机中的斜面和竖直壁之间放一个质量为10 kg的小球,斜面倾角θ=30°,当升降机以a=5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求: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2)小球对竖直墙壁的压力. 牛二之斜面类: 18.已知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g=10 m/s2) 19.物体以16.8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2)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g=10 m/s2) 简单连结体类: 20.如图7,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少? 21.如图12所示,五块质量相同的木块,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第一木块上,则第三木块对第四木块的作用力为多少? 超重失重类: 22.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60 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可举起80 kg的物体,则此电梯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如何?(g=10 m/s2) 临界类: 23.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的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0N,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μ=0.5,以力F作用于B使AB一同加速运动,则力F满足什么条件?(g=10m/s2)。 24.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 细线的另一。
期末复习纲要 第一章知识要点 1、质点:用来代表物体的有质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B. 计算火车过桥时所用时间,火车可当成质点 C.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中姿态可以把运动员当作质点 D.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不可作为质点,在马拉松比赛时可作为质点 2、参考系: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来作为标准(假定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1)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例: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 B.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 坐在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m/s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 D. 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 3、坐标系: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坐标轴应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中学物理常用的坐标系有一维坐标系和二维坐标系。
4、路程(标量):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5、位移(矢量):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的大小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1)位移不可能等于路程; (2)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单向直线运动),其余所有情况位移大小小于路程。
例: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2m 10m; B.38m 10m; C.14m 6m; D.38m 6m 6、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名称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定义式 v= x/ t v= x/ t( t非常小) 物理意义 一段位移 x(或一段时间 t)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某时刻(或某位置)物体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运动快慢 例: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2为:( ) A. B. C. D. 7、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例: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速度为负,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很快 8、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表示质点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 图线1表示静止 图线2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3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图线2、3表示的物体 运动方向相反。
图线2表示的 物体运动速度较大。 图线1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2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线3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 说明:图线1、2、3表示物体的 运动方向都相同,图线2表示的 物体加速度最大 例: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右图所示,则该物体在前2秒的加速度为 2到4秒的加速度为 4到6秒的加速度为 第3秒未的加速度为 前4秒的位移为 第二章知识要点 1、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例:一质点由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抵达B点时刚好停止,若AB长度是S,则质点运动所需时间为多少? 2、解题方法归纳 (1) 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对运动方程中a、v、x赋值时,应注意它们的正、负号。
例: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变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__________,加速度可能为__________。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系列比例关系式。
例: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经过10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则前9节车厢经过______时间从此人身边全部通过,第九节车厢经过______时间从此人身边通过。 (3)匀减速直线运动〈1〉利用运动可逆性,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大小,可以看成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求得。
〈2〉求刹车类单向不可逆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应注意先求出物体到停止运动的时间。 例:初速度为30m/s的汽车,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求其在8秒内的位移。
(4)用平均速度解匀变速运动问题:如果问题给出一段位移及对应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再结合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可方便求解问题。 例: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处长度不计) 求:(1)火车的加速度a。
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 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 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 (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 (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 (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 k==y/x (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仿此, (1)不同运动的加速度,数值不等 (2)同一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处处相等(与V和t的数值无关) (3)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通过V和t的数值来求算: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 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改变,如果想让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就得让它的方向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不为0,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但大小不变。
刹车方面应用题:汽车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马上制动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问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最好附些过程,谢谢) 15米/秒 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 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3秒通过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应时间是0.8秒 s=0.8*15=12 总的距离就是22.5+12=34.5 原先“直线运动”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这一章先讲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学习力的计算。现在倒过来了。
建议你还是先学一下这这章内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体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即由开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体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与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速运动(叫变速运动),速度就又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物体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加速运动(叫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就又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对比上面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你就会容易理解一点的。简单的一些 运动公式:s=v(平均)*t (适用于一切 是定义) s=(v1+v2)/2 *t (匀加速 因为匀加速运动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s=v0*t+1/2 a t^2(常式) 匀加速: v^2=2as △s=at^2(邻差法,相同时间间隔) v(中间时刻)=1/2(v1+v2) v(中间位移)=(v1^2+v2^2)^(1/2) (即开根号 平方平均数(你们数学学过基本不等式了吗? 也不了解现在孩子的教材))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 相同时间间隔内v1:v2:v3。
=1:3:5。 s1:s2:s3。
= 相同位移 (其余可以自己推) ( 用好平均速度 和v2=2as DS=at2) 力学 静力学 牛一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具有惯性 都一直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直到受到力 反之 变状态了 就说明受到了力 牛二 受到的力能产生加速度(改变了运动状态) 或者产生形变 产生的加速度有个定量关系F(合)=ma(整体) (计算式 ; 定义式(v2-v1)/t) 牛三 力的产生和传递具有 瞬时性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动力学 高中力学三只脚 动力学 能量和 动量 要注意分析运动过程 受力分析 情景 P(瞬)=F(牵引)V(瞬) (平均的拿个也是对应的) 注意F(牵引)-f=ma pt=w 另外F(合)s=1/2mv2^2-1/2mv1^2(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只受弹力和重力做功的时候守恒 这个弹力指“保守力” 即力做了多少功 就转化了多少的该力对应的势能 比如弹簧弹力(弹性势能) 电场力(电势能))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是标量 所以大胆观察除末状态的变化 结合力的做功 (力 结合求a a结合求运动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结合实际运动状态) 圆周运动公式 (omiga)=v/r v=2(pi)/t 对应的是弧度 omiga=(角度sita)*t a(向心)=v^/r =(omiga)^2*r 天体运动 就是牛二分析和圆周运动公式的运用 关键新公式的给出:F万=GMm/(R^2)。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