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 绪论
识记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他的研究对象是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时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好的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1心里是脑的机能
2心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具有主观的能动性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
主要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1观察法2测验法3产品分析法4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理解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一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二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幼儿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他认为人格发展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将人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
认知发展学说:之一学说的代表任务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阶段: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会学论的代表人物。1他强调观察学习 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行为,就会消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推荐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著作
儿童的心理理论的概念的界定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写:ToM)。最初是由Premaek和Woodruff在探索“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时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①。其后,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这种能力应该是一种推理系统,它可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之所以把人们关于心理的知识称之为理论.是因为常人的心理知识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心理因果关系而组成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而这个知识体系就像科学理论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同时,研究者们又认为.人们的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而是一个非正式的日常理论.是一个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所以常常把这种心理特点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Happe等曾经概括说,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儿童的心理理论由此可知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5、_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5、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30分)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其实践性与实效性;坚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和尊重学生等教育原则,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尊重、理解、真诚与威严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辅导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学前心理学》共个56学时,第一教学模块包含第一、二章,主要讲授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概念及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特点,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学生形成铺垫,所以在这个模块上共花了8个学时。
第二教学模块包含第三——第八章,主要讲授学前儿童认知心理现象的发展,这是本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学前儿童感知觉、语言、思维发展的讲授,要求学生能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活学活用,去观察分析儿童的认识心理现象。所以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上共花了30学时。
第三教学模块包含第九章,主要阐述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发展,并引出本章节也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在这个模块上的教学用了6个学时。
最后一个教学模块包含第十一、十二章,主要讲授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这也是本课程教学要关注的要点。要求我们的学生明确在面对孩子时我们不仅仅关注的是孩子智力的发育更为重要还有他们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在这个模块上的教学花费12个学时。
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辛苦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主要有:动机、心理过程、个性、行为。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因素、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事故只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左右主要有两个方面: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教育和环境因素:主要指身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有以下两点: 1: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比如 家庭(家庭文化气氛,经济状况,是否单亲,父母自身教养、幼儿园和社会机构、电视等各种媒体) 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遗传、生理成熟及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
总的来说,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幼儿活动: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是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活动。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4:有助于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合适的环境 学习幼儿教育的理论意义:1:幼儿心理学为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3: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幼师生这样学习幼儿心理学:1: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辅助方法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幼儿心理的一般特征: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发展 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想有意性发展 4:幼儿情感有易变、外露开始想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5: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性发展 1~3岁左右的孩子心理发展有何特点:1学会自由走路、2开始使用工具3会说话4想象开始萌芽、5出现思维6独立性开始出现 孩子在什么阶段动作逐渐发展完善1~3岁 3~4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1:生活范围扩大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 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1好学好问2抽象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4个性初具雏行 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点 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1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2注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保证 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是幼儿从环境中接受大量信息,调整自己行为2注意对幼儿认识过程的发展重要意义3注意对幼儿坚持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幼儿注意的主要特征: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规律:1注意的选择性2兴趣3记忆理解能力 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2:活动的游戏化 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幼儿注意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注意的分配与幼儿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中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就叫注意的分配,如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条件 幼儿注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站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以下是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几点: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的转移能力差 5:不能很好的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内容如下:
一、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
首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在学习幼儿心理学时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分析幼儿心理时要明确幼儿所处的时期,了解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其次,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结构特点,获得本学科的总的概要。本学科是以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主。从幼儿的认识发展特点到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到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特点,较系统地阐述了幼儿心理现象的发展历程。
同时,本学科从幼儿初期到幼儿中期再到幼儿晚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中,生动而具体地论述了各个幼儿发展时期的特点与表现。了解不同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我们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提供了帮助。
第三,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本学科内容丰富,论述具体。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学科的体系,了解基本知识点,如幼儿各种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基本含义等;要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这是进一步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是打开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大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辅助方法。
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是在幼儿的生活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幼儿心理特点的了解,必须建立在对幼儿实际活动进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观察,将会更加切实地体会和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活动中学习、体会幼儿心理学,是学习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环节。
幼儿心理学的许多结论是在大量心理实验的研究中获得的,因此,实验法也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把同量的两杯水让幼儿比较,幼儿会得出什么样的回答,.再把其中的一杯水倒入另一个大杯子时进行比较,这时幼儿的回答又会怎样。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各种心理发展水平。因此,根据书中的要求或提示,我们也不妨做一做小实验来体会一下书中结论。
总之,把理论学习与实际的观察、实验结合起来,会让我们感受到幼儿心理活动中非常有趣而独特的心理特征。内容小结本章主要介绍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的本质含义。
本章阐述了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诸如,遗传与生理成熟、环境与教育、幼儿的活动等,从而使我们对幼儿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从而认识到了解幼儿心理特点与实际教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同时也简要地对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提出了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三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的活动。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基本概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观察幼儿的活动,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2.谈一谈你对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因素的看法。
3.用你所学的内容分析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在生活中观察一下人们都有哪些心理现象?并说明心理现象的内容。
5.谈谈学习幼儿心理学对你可能有些什么帮助?
一、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首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在学习幼儿心理学时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
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分析幼儿心理时要明确幼儿所处的时期,了解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辅助方法。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是在幼儿的生活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对幼儿心理特点的了解,必须建立在对幼儿实际活动进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观察,将会更加切实地体会和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三、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的活动。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基本概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观察幼儿的活动,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幼儿语言学习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乔姆斯基先天论观点;皮亚杰认知理论观点;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观。
.促进3岁前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积极回应;运用非语言交流;使用儿化语;帮助幼儿拓展语言;适应每个幼儿的发展与需要;运用图画书和讲故事;使用语言游戏;创设良好环境。
促进3-6岁前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帮助幼儿进行阅读准备;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