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方面,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确定一个主题,确定精准的复习目标,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网络。
把知识点分板块进行学习,逐个击破。一定要有目标有步骤的进行。
大家都知道,事业单位的内容很多,考试成功的并不是那些极其聪明的人,而是一些埋头苦学,付出代价的人。这些知识,不是理科,看懂就行,还得把内容背熟,以记忆为主,不能偷懒耍滑,记住为目标。
但是怎样更好的,更高效的记忆就是有方法的。网页链接第二个方面,注意内容,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主要以记忆为主,对应用的要求相对不高,所以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记忆效率。
有方法有技巧的进行记忆总结。具体的方法每个人肯定不一样,有的人就使劲朗诵,有的人就默记,有的人适合别人提问 有点人适合刷题,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个方面,记忆后一定要及时整理笔记,梳理知识框架,建立起知识结构、设计思维导图、利用记忆宫殿法进行记忆等方法实现。只要有了框架和知识体系,知识才不会零散,才不会混乱。
教育学原理复习纲要 教育学(将王道俊《教育学》与黄济《现代教育论》统一起来,每一个问题先列举旧的或统一说法或观点,然后是新的观点。)
分四部分 一。教育的基本原理1、教育本质论(教育学与教育的发展史、教育本质、现代教育) 2、教育基础论 (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心理基础、教育与人的发展) 3、教育目的论 4、教育制度论 二、教育的基本问题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包括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论、课外活动论、教师论) 2、德育论(德育概论、现代德育论、将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列成表格形式放到德育论一章中对比的看、) 3、教育管理论(学校管理论、现代教育管理论) 4、家庭教育论 三、教育研究方法 四、教育发展的展望 按照这个目录将两本时代不同的老、新教育学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来做笔记,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我是这样来做的。然后根据所要考的方向有所重点的将对应的章节充实放大。
复习方法: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一、查找真题、了解题型教育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在每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出题形式从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到材料分析题甚至作文题十分多样,因此,为了更高效的准备考试,把握住本地区题型是首要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查找往年的真题或者是根据考试公告中的具体信息来把握,有些地区的公告还会将样卷附属在后面,这就要求大家看公告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以防漏掉重要信息。通过以上渠道了解到题型后,就一定要牢记自己所报考岗位的具体要求和信息,切勿和其他地区混淆。
二、通读教材,感知知识教育基础知识的内容十分庞杂,量大且内容复杂,因此通读教材是十分必要的。第一遍阅读教材不需要带着记忆的状态进行,更多的应该是去认识教材,感知自己要面对的复习对象是什么,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也可根据掌握的考查题型,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考点统计并进行标注,这样通读一遍下来后,就形成了一个简略版的考试攻略,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方向。对于标注密集的地方就要重点复习了。
教育学原理:1.(较基础)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2.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4.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5.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教育史:1.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一科可以挑选一两本看 有一定基础和知识储备之后 就可以根据教育学大纲复习 看你自身需要 如果学习能力很强 可以自己总结和记忆 如果稍差 可以上些口碑好的辅导班 其实还是有些用处的 有些东西你自己捉摸可能很难理解到或者印象深刻 去年的题都比较基础 今年的题有一些偏 就是因为复习得不够全面和仔细 参考书目一定不可以只看一遍 至少要过两三遍 教育学的大纲解析还是比较好的 框架什么的很清晰很详细 要好好看 第一遍熟悉内容 第二遍开始就要适当记忆了 然后慢慢的突出重点 其实教育学还是不太难的 我同学教育学今年考了196 总分330多 上了北语的研究生 你要加油啊!
坚持 和 信念 是最重要的!
教育学的体系结构都包含:
1、学前教育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一般在3-6岁之间可入学。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在学习时间、内容等方面都比较灵活,没有太多限制,主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认识伙伴、结交朋友的地方。
2、小学教学
义务教育系列的第一阶段,一般6岁可以入学,学制是6年,有相关的教学大纲,需要学习一定的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掌握一定的知识,从而为之后的中学阶段打好基础。
3、中学教育
在完成小学教育之后,就进入的中学阶段。中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教育,第二部分是高中。其中初中教育隶属义务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每个公民接受教育。
初中教育完成后,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流,其中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而另外一部分进入中职,中职基本涵盖有:中专、职高、技校。
4、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组成之一,按照学历等级,可以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同时按照学习形式可以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其中专科与本科是平行的两个部分,而研究生则属于进阶部分。研究生阶段又分为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其中大学阶段的本、专科非全日制教育,主要由自考、成考、网络三个部分组成,而研究生阶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则由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因此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办法进入或完成全日制大学教育的人员,可以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升。
扩展资料:
教育体系与教育系统不同,后者是指教育的具有各自特定功能的各种宏观、微观要素按一定目标和方式组成的集合。
它与教育体制也不同,教育体制是指关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及其与外部相互关系的制度,其中包括教育体系的构成规则,而教育体系是教育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或客观存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取决于教育体制的有关规定,而且取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实体形态的建设。
一、了解教育学的内容
教育,是增进人知识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知识教育的内容含义,也是我们日后成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教育学的学习中要核心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学基础部分,我们主要要掌握教育的相关概述,如教育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教育的规律等;教育的相关内涵,如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的形式;教育实施中的微观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德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对于这些内容,宏观上的知识结构的掌握应当放在第一位的位置,只有清晰结构框架,后续的学习才会高效。
二、熟悉教师招聘考试的结构
每一类考试都有适合本科目的结构要求,教师笔试的题型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教育学基础部分,只会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典型的省份以山东为主,这类试题结构中没有论述题及材料题,只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内容掌握的详细程度,考察点较为细微;另一类是以安徽省为典型代表的,以全题型来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在试卷结构中,除了客观题即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之外,还考查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题量相对较大,对于学生的作答时间是有着明确的考验,但总体上这类考试试卷内容难度不大,只是需要考生主观发挥的内容较之要多一些。但两类考试结构整体上难度是相差不大的,并不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三、积极准备、有计划的复习
由于教师招聘笔试内容以考查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此外,我们考生的大部分是没有相关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经历的,也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因此,一定要提前且及时复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如何去复习呢?需要我们考生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整体上的规划和把握。我们可以把我们距离考试的时间分成前中后三个相对独立的时间段。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主要以快速的浏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为主,这这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结构和框架。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主要以识记需要我们进行记忆的知识点为主,尽量做到事无巨细,每个知识点都能够牢固地去掌握。第三个阶段是我们的答疑解惑和最终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根据我们知识的逻辑框架,检查我们知识存在欠缺的地方,并且集中进行练题,以找到自己还存在问题的地方,尽可能高的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试的能力。
1、大多数学生使用的复习教材是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的教材,两本,分别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这套教材体系相对完整,并且有配套习题,建议先从两本书入手,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今年这套教材有了新版本,内容精简后,体系更清楚,章节后面的习题也挺有针对性,学习起来会轻松点。
2、在熟悉上面提到的教材后,建议能浏览其他版本的教材,算是对知识的扩充,毕竟各地的招考试题有时考的很细,甚至很偏。
3、心理学是大家普遍比较头疼的科目,因为里面的专业术语多了点,并且有的地方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建议一开始先在理解上下功夫,然后再去强化记忆。实在搞不懂,就去找个老师给串讲一下,记忆起来会轻松不少。
4、不要以为教育学容易理解就放松了,考试时,教育学占的分数比心理学要多,考的更细,复习时一定先建立结构框架,然后一点点细化。
5、熟悉书本知识后别忘记多做题,靠做题寻找考试的感觉,否则你会吃亏的。
6、心理学的内容可不是仅仅只有教育心理学,切记。
7、教育法规多看看,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多了解。
8、不知道新课程的东西可不行,到了工作岗位你怎么教学啊。
9、感觉自己毅力不行的话,就找老师督促你,让老师给你点压力、动力和提醒,特别是自我感觉良好者,让辅导老师给你讲讲以前的感觉良好者是如何得5分的。和其他人结伴学习也是个挺好的选择。
来自 千秋心理 | 二级
4。学校是宣传。
三。
4:
巧记“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模块知识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交融后,还受文化的影响,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制约着教育结构。教育目的的确立,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产生各种关联。
2,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2、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
2。教育内容就是人类的文化.教育具有筛选、整理,在教育上影响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一方面、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意向的改变、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内容要及时反映这种增长、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刻画在未来的劳动者身上。
(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特定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不同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为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经济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对其他社会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作用,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体系结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是宣传某种思想。
二。
3。前一个方面涉及的就是教育的社会基础,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除了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外。
2、背景,后者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常考的三个关系: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力.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教育与文化.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科技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一。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3多记多练。
3,学会将知识点总结整理,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具有足够数量、较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您推荐以下知识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