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数字医学(Digital Medicine)的概念不断得到认可和推广。各类以数字医学、信息与生命科学等命名的基础研究机构、综合开发机构以及文化出版机构先后成立,在基础研究、科研开发和应用推广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为数字医学在未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打开了一扇巨大的科技之门。
以医院为研究对象的数字化医学体系主要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强化医院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及效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远程会诊等。另外数字医学还将人体作为研究对象,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医疗设备仪器等其他科技结合,逐步建立了一个可视、可触摸、可感受的“虚拟人”体系。
广义上讲, 数字医学不同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而独立存在,但数字医学技术渗透到整个医学科研领域的交叉学科,例如,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临床医疗技术的数字化、区域医疗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医学教育与远程医疗会诊、基础医学各个分支学科的数字技术应用、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数字化等,都是数字医学关注和应用的范围,涵盖范围及应用程度之广。
从狭义方面理解, 是指对数字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即在临床医学范围内充分运用计算机科学、数字化手段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包括辅助原有医疗技术的实施和提供全新的数字医疗技术,以达到更加精确可靠的诊断、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数字医疗诊断设备、数字医疗治疗设备、数字医疗监控装置、手术导航系统、专家诊疗系统等。同时还涉及临床医学工程、基础医学有关学科(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交叉与协作。
数字技术除在影像领域取得飞速的发展外,目前已经被引入更为广泛的领域。在医政管理上,对疫情通报、危害健康药品和食品监控,起到快速高效的威力。目前,现代化医院与数字化有关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新开展的远程医疗、手术导航、虚拟仿真、数字化医院管理等,开展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