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博物馆基础知识是什么,我自己找了一些资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博物馆基本知识 1、什么是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
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博物馆的特征 以实物为基础,组织形象的陈列,进行直观的宣传教育。实物性、直观性同学术性的相互结合构成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共分为5大类): 历史博物馆、纪念博物馆 、文化艺术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 、综合性博物馆 2、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历史发展】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注意寻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
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
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八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
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今年是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还有一种说法:“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
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我国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的称呼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日语中的“博物”一词来源于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而这一来源于拉丁文的词又是出于希腊文meusion一词,它的意思是一个专门为供奉希腊神话中掌司诗歌、舞蹈、音乐、美术、科学等活动的九个女神meusin的场所。 在古代希腊,另外有一种与现代博物馆性质比较接近的专为保藏宝物的机构,它是一种专门保存版画、珠宝、王室的旗帜和权杖以及其它珍贵饰物的收藏机构。
这种宝物库在欧洲其它的国家也有发现。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收藏内容的扩大,原来一些宝物库逐渐使用了当时流行的拉丁文museum。
在德国慕尼黑,两种不同名称的博物馆同时存在了很长的时间。随着时代的转移和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了名称并扩大了规模的博物馆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宝物库,终于成为今天流行的为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
【博物馆类型】 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一般安排1--2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三、考试内容(一)文物学概论 (二)博物馆学概论(三)考古学概论 (四)文物保护学概论四、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一)文物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1、文物学概述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2)研究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文化进化论 定位论和系统论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1)文物学的萌芽 2)文物学的产生3)文物学的发展5、文物的性质1)文物的定义 2)文物的内涵 3)文物的时限6、文物的定名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文物定名的原则 文物定名的方法7、文物管理与保护1)文物管理的内容 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 4)文物的管理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文物的法制管理 馆藏文物的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 文物调查与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 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的管理 文物市场的管理8、文物保护技术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1)制定保护规划 2)加强保护管理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12、文物保护方针主要参考书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二)博物馆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般事业单位招考主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公共基础知识》、或《综合知识》)和《申论》(或专业知识)等,主要考两门。对于一些职位专业技术性要求比较强的,一般不考《申论》,而考《专业知识》,当然,《行测》或《公共基础知识》属于必考项。
内容这一块,你最好买本相关书籍,多积累题型和解题技巧,一般考试书店都有卖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专用考试用书的,具体的版本不好推荐。至于网站,百度一下,很多,但建议还是买书,仔仔细细的过一遍为好。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三、考试内容(一)文物学概论 (二)博物馆学概论(三)考古学概论 (四)文物保护学概论四、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一)文物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1、文物学概述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2)研究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文化进化论 定位论和系统论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1)文物学的萌芽 2)文物学的产生3)文物学的发展5、文物的性质1)文物的定义 2)文物的内涵 3)文物的时限6、文物的定名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文物定名的原则 文物定名的方法7、文物管理与保护1)文物管理的内容 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 4)文物的管理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文物的法制管理 馆藏文物的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 文物调查与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 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的管理 文物市场的管理8、文物保护技术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1)制定保护规划 2)加强保护管理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12、文物保护方针主要参考书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二)博物馆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