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 地区:农十三师(原哈管局)行业:农林牧副渔业类型:国有企业 农十三师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1949年11月进驻新疆,1953年6月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集体转业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五师隶属兵团建制。1957年,兵团撤销农五师建制,缩编为红星总场,由兵团直接领导。
1959年农五师建制恢复,1963年3月,农五师师部西迁博乐,在哈密设管理处。1969年,农五师哈密管理处划归兵团后勤部,后归兵团直接管理。
1975年兵团撤销,哈密管理处改为哈密地区农垦局。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哈密地区农垦局归属兵团,更名为哈密农场管理局。
2001年1月,经中央批准,哈密农场管理局升格为农业建设第十三师。 农十三师下辖12个农牧团场、5个独立核算的工矿企业,另有商贸、建筑、运输、文教、卫生的、科研等30多个直属企事业单位。
12个团场分布在哈密地区一市两县和吐鲁番地区。全师现有总人口81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1%;职工21466人。
全师拥有规划面积1497。81万亩,可开发面积167万亩,已经开发面积50万亩。
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农十三师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服等各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对兵团事业的发展和哈密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农十三师沉着应对,迎头赶上。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兵团党委和哈密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农十三师紧紧抓住哈密兵地互学共建融合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在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信在哈密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关怀下,在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十三师一定会取得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为维护哈密区域的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13集团军驻守山城重庆,原代号为56005部队。
隶属成都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13军改编的,辖37,38 师和原50军149师(即参加过解放西藏和对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52师)3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
该集团军组建后参加了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 1989年149师空运入藏执行拉萨戒严任务。
90年代中期以后,149师成为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并涌现出了"全国十大女杰”之一的硕士副团长张可(149师装甲团副团长)。原属该集团军的步兵第38师于1996年改为武警机动师。
1998年后,坦克旅改为装甲旅,步兵第37师110团和步兵第149师447团分别改编为师装甲团。 现任军长张又侠,政委邱建。
该集团军所属荣誉单位是: 红军师----步兵第37师 红军团----步兵第37师第109团; 群众工作模范团----步兵第149师第446团; 洛阳英雄连,夜袭长胜连----步兵第37师第109团第5连; 勇猛顽强英雄连----步兵第37师装甲团第3连; 尖刀英雄连----步兵第149师装甲团某连; 13军的前身是创建于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37师前身),转移到川陕苏区后扩编为红31军,抗日战争中93师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开创了太岳根据地。 1945年10月以太岳军区主力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
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第1、2、4野战军指挥。1946年9月在临浮战役中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
战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1947年7月作为“陈(赓)谢(富治)兵团”主力挺进豫陕鄂地区,配合刘邓、陈粟两支大军 经略中原。
在1948年3月的洛阳战役中,第13旅37团7连1班和第10旅28团5连分别荣获“洛阳英雄班” 和“洛阳英雄连”光荣称号。 淮海战役中,第13旅38团1营被授予“钢铁营”光荣称号,并涌现出张英才等全国战斗英雄。
1949年2月,第4纵队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归第4 兵团指挥。第10、第13旅分别改称第37、第38师,另以豫西军区部队组成第39师。
之后,该军参加渡江战役,5月22日解放南昌。9月又随第四野战军解放两广,进军云南,在滇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 副总司令汤尧。
1950年3月兼滇南卫戍区。解放战争中该军共歼敌5。
3万余人。 1950年春夏开始该军参加抗法援越斗争,并协助越方歼灭越匪和逃入越南境内的国民党军3000余人。
为配合《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执行,该军在云南省军区部队配合下于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发起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沉重打击了逃缅的国民党军,并为我军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经验。 1968年12月该军调防重庆。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 从第13军的历史看,既是红军时期的老部队,又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担当战略机动部队的角色,先后编入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四个野战军中的三个,与军中各方面的领导人关系都不错,四面有缘。
因此,在八十年代末的裁军整编中,荣幸列编甲类集团军,活活把同军区在反越战中有出色表现的“山地猛虎”——第14军挤出了甲类军的行列。 当然,这也与13军属于成都军区,14军属于合并前的昆明军区属于外来户有关系。
所以,原14军的军长廖锡龙升任为成都军区司令后,与麾下的第13集团军始终有一份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1979年对越自卫作战中,13军作为西线主力,从云南进入越南的黄连山省,虽然完成了作战任务,但因越军主力布于老山、者阴山一线,第13军并没有碰上如14军那样的两山战役的激烈战斗,没有值得一书功勋。
第13军一直驻守西南地区,是作为中印中越边境的战略预备队使用的,在武器装备上一直受到照顾。七十年代大三线的建设,四川、重庆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军事工业群,得地利之便,一些新定型的步兵战车、坦克、装甲车等往往以试用为名先装备成都军区的部队。
第13军属下的第149师就是陆军中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第一批整编改装的机械化师,属于军委配置在西南方向针对中印边界的快速反应部队。 是有消息说,最新的一轮师改旅整编,也是从该师开始的。
由于成都军区的防区包括中印、中越两个方向,而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作为军区面向两个方向预备队的第13集团军装备配置就很有些麻烦。中越边境属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和山地,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坦克部队的机动,反越自卫战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印边境,除边界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外,山里山外都是高寒地带,虽地处高原,相对海拔却也大多是平地,适宜机械化部队的行动。
第13军应该定位于何种作战样态?一直是军方挠头的事。好在陆军航空兵的建立,能满足多种地理环境的作战要求,成都有隶属总参陆航局建制但归第13集团军编成的陆军航空兵团,这将会大大提高第13军的机动能力和作战效能,完成守卫祖国西南大门的重任。
在军队经商的大潮中,第13集团军不十分光彩,是四川地区有名的倒爷,军中发生过多起贪污腐败的丑闻。 最惊人的,。
我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1、首先要搞明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和哈密地区的关系?十三师并非内地这边所说的部队,他是一个融党政军企社功能于一体的行政单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和哈密地区是平级的,在哈密地区这块版图上分布着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和兵团十三师的8个农牧团场(团场是正县级)。
2、十三师的8个农牧团场和哈密的一市两县紧密融合,共同存在于哈密区域内,其具体分布是这样的,十三师师部(地名:大营房)、红星一场、红星二场、黄田农场、火箭农场分布在哈密市周围;红山农场与巴里坤县分布在一起;淖毛湖农场和伊吾县分布在一起。
3、十三师和哈密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互为依靠,不像内地这边一般都说某番号的部队驻扎在什么地方,不是这样的概念。当前十三师的师部所在地叫大营房,位于哈密市东边,和市区紧密相连,是个花园式的小区域,环境挺好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