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
基础物理开放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知识测试 -------------------------------------------------------------------------------- 单项选择题部分 (共40题 每题2分 共80分) 0. 一般的易燃物质的闪点低于多少摄氏度?( ) A 88摄氏度 B 76摄氏度 C 66摄氏度 D 50摄氏度 正确答案是:C 0. 当502胶将自己的皮肤粘合在一起时,可以用( )慢慢溶解。
A 汽油 B 丙酮 C 酒精 正确答案是:B 0.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 )。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是:C 0. 实验仪器使用完后,如果需要拔出插头,正确的方式是( )。
A 直接以拉扯电线方式拔出 B 握住插头拔出 正确答案是:B 0. 根据国际相关规定,电压( )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 A 48伏 B 36伏 C 65伏 D 25伏 正确答案是:D 0. 对( )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时不能进行人工呼吸。 A 有毒气体中毒 B 触电假死 C 溺水 正确答案是:A 0. 实验地点相对湿度大于75%时,则此实验环境属于易触电的环境:( ) A 危险 B 特别危险 C 一般 正确答案是:A 0.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进行喷射。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正确答案是:C 0. 在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容易造成( )事故。 A 中毒 B 缺氧 C 爆炸 正确答案是:B 0. 机器停用时要关上电源,是为了( )。
A 节省能源 B 预防事故 C 保养机器 正确答案是:B 0.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 ( ) 导致人身伤亡的。 A 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 烧伤 C 电休克 正确答案是:A 0.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警告、注意的颜色为( )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正确答案是:C 0. 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是:D 0. 通过人身的安全交流电流规定在( )以下。 A 10mA B 30mA C 50mA 正确答案是:A 0.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A 布鞋 B 胶鞋 C 带钉鞋 正确答案是:C 0. 以下哪种物质是致癌物质? ( ) A 苯胺 B 氮 C 甲烷 正确答案是:A 0. 通过人身的安全直流电流规定在( )以下。 A 10mA B 30mA C 50mA 正确答案是:C 0. 下列哪种化学品中毒,可损害人体骨髓造血功能?( ) A 二氧化硫中毒 B 铅中毒 C 氯化苯中毒 D 硫化氢中毒 正确答案是:B 0. 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该怎么处理?( ) A 暂时不收拾,等实验结束后再扫走。
B 用手捡起洒落的水银,并用扫把扫走破碎的玻璃,最后一起扔到垃圾筐。 C 洒落出来的水银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干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
正确答案是:C 0. 电流为( )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A 50 B 100 C 120 D 150 正确答案是:B 0. 废电池随处丢弃会造成( )的污染。
A 白色污染 B 重金属污染 C 酸雨 正确答案是:B 0. 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 A 火 B 烟气 C 可燃物 正确答案是:B 0. 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
A 扫把 B 吸尘器 C 吹风机 正确答案是:B 0. 灭火器的检查周期是( )。 A 半年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正确答案是:A 0.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 )。
A 纯棉工作服 B 化纤工作服 C 防静电工作服 正确答案是:B 0. 家用电器的保险丝只能装在( )上。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正确答案是:B 0. 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手套。
A 帆布 B 橡胶 C 棉布 正确答案是:B 0. 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A 呼吸困难 B 神经失常 C 疲劳无力 正确答案是:B 0. 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于交、直流电压为( )伏以下。 A 220 B 380 C 500 正确答案是:C 0. 应使用( )来清洗皮肤上沾染的油污。
A 有机溶剂 B 肥皂 C 丙酮 正确答案是:B 0.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 A 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B 继续作业 C 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指令 正确答案是:A 0.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 )m内,禁止人员进入。
A 10 B 20 C 30 正确答案是:B 0. 毒物在人体内不断蓄积,可能导致 ( )。 A 慢性中毒 B 急性中毒 C 突然昏迷 正确答案是:A 0. 皮肤上溅有腐蚀性液体时应( )。
A 用干布抹去 B 用大量清水冲洗 C 用绷带包扎患处,请医生治疗 正确答案是:A 0.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 )。 A 呼吸系统 B 造血系统 C 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是:A 0.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正确答案是:B 0. 发现人员触电时,应( ),使之脱离电源。 A 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 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 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正确答案是:B 0.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 电流 B 电压 C 电磁波辐射 正确答案是:C 0. 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 50伏 B 数万伏 C 220伏 正确答案是:B 0. 电器着火时不能用( )灭火。
A 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 B 沙土 C 水 正确答案是:C 多项选择题部分 (共5题 每题2分 共10分) 0. 在实验室中引起火灾的通常原因包括:( ) A 明火 B 电器保养不良 C 仪器设备在不使用时未关闭电源 D 使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