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初二物理基本概念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50mg; 一个成人:50kg; 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 一只鸡:1.5kg; 一只鸡蛋:50g; 一头大象: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千克/分米3(kg/dm3)单位换算关系是:1 g/cm3=103 kg/m3 1 g/cm3=1 kg/dm310、水的密度及物理意义是什么?答: 水的密度为:ρ水=103 kg/m3 其物理意义:1米3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11、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答: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12、ρ=m/V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1)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是定值(但温度、物态、压强等条件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变化的。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比。
13、密度有哪些应用?答:(1)ρ=m/V测量和计算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2)m=ρV计算质量(3)V= m/ρ计算体积。14、量筒(量杯)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读数?答:量筒(量杯)用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和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测量前应观察(1)分度值(2)最大测量值。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俯视时读数值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15、量筒(量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是什么?答:(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1、能使固体全部浸没,2、放入固体后液面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的水V1;(2)用细线系住固体沿量筒壁轻轻下落到量筒底部,读数为V2,则固体的体积为V固= V2- V1。上述方法为排水法。
若固体溶于水则需要用薄膜包上或用排沙法;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用针压法或捆绑法。16、体积、面积、长度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有哪些? 答:体积物理量符号:V,国际单位:米3(m3)。
体积其它单位及换算关系为:1 m3=103 dm3,1 dm3=103 cm3,1 m3=106 cm3 1 dm3=1升(L),1 L=103毫升(mL), 1 cm3=1 mL 面积的物理量符号:S,国际单位:米2(m2)。 其它单位及换算:1 m2=102 dm2, 1 m2=106mm2 ,1 m2=104 cm217、密度表上的信息有哪些?答:(1)水的密度ρ水=103千克/米3(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ρ冰=ρ蜡=ρ植物油=0.9*103 kg/m3ρ酒精=ρ煤油=0.8*103 kg/m3(3)同种物质的密度在状态改变时也发生改变(4)固体、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18、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沙子比水需要的时间短说明了什么?答:由此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子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19、什么叫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答: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国际单位:焦/(千克• ℃), 单位符号 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比热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同种物质的比热相同,而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
(1)坐在快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
(2)指甲剪、剪刀、镊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3)人们使用的镊子、筷子、剪刀等 (4)汽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火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5)施工时用一重物,看其是否与墙平行 (6)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7)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8)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物理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2)每次实验课,指导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
(3)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5)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注意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
2.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仪器的性能。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2)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实验。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
(3)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4)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5)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涉及辐射防护的实验
对于实验室存在辐射安全的,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密封型放射源和非密封型放射性源)和射线装置等。涉辐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实验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学校应当落实辐射装置和放射源的采购、保管、使用、备案等管理措施,规范涉辐废弃物的处置。做好安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涉辐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及职业病体检。涉辐实验室管理和操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专项培训。
你好,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
要想学好物理,应当能够做到不仅是能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能够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能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我们见到的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
以上谈到的第一条应当说是学习态度,思想方法问题。第二条就是要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 。
若楼主不满意,在下还有如下详细建议:
要想学好物理,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快掌握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物理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是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的:
总结→应用:实验、事例→规律、概念→题目
运用这个程式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
(1)注意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获得感性材料,然后经过深入的分析思考上升到理性。
(2)注意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深刻含义以及使用条件等。
(3)适当地进行解题训练,以培养自己思考、论述、计算、应用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再说说物理知识记忆的几种方法:
1.因果法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他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2t/R。因为此二式是运用Q=I2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2.图像法
图像直观易记,能有机地将“形”与理结合起来,减少记忆的复杂性。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及应用,是同学们记忆的一个难点,为此,可以“看图记忆”的练习为手段,带着问题围绕“成像规律图”反复观察,再三对照,使图像深深地印入自己的脑海中,一见“图”想规律,见“规律”想“图”。
3.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以方便”。如从电流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电流就是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4.口诀法
口诀、顺口溜简单易记,饶有兴趣。如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可编成口诀:“一放平,二调零,三高速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以及“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夹砝码须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
5.归纳法
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物理知识,依据相互联系,综合归纳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从而达到整体记忆的方法。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后,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力,可及时地按力的定义及力的三要素进行归类列表,通过列表比较,对力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学习。
6.复现法
就是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显巩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的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复现”一般应注意:
(1)及时性,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要领之后,应及时做些目标测试题,当堂的内容当堂复习强化,作业最好当堂完成;
(2)反复性,有人研究认为,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千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m/s。
声音在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决定音调。
_________越高,音调就越高。 6、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
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大。
7、________用来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8、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9、控制噪声途径:防止噪声_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__。 10、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和_______。
11、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12、光沿直线传播实例:_____、_____、月食、_________、________、瞄准 13、光在真空或空气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14、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例:彩虹) 15、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6、反射定律:_______角=______角;光路是______的。 17、镜面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的表面时,只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到光。
漫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_的表面时,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1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_________规律,黑板的反光是________反射。
19、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且物和像以镜面为轴是 的。 20、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还可改变光的___________。 21、水中倒影形成原因:________成像(平静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_____像。
22、光的折射特点: (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物质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物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2) 垂直入射时则光线_________。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的。
23、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_______射产生的现象。 24、凸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
2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6、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当2f>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当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一倍焦距分_______,两倍焦距分_______。 27、近视眼用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用______透镜矫正。
28、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符号℃。
2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0、量程:所能测的最____温度和最____温度;分度值是______所代表的值。
31、体温计量程:____℃—_____℃ ; 分度值:0.1℃ 32、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___℃;沸水温度规定为_____℃ 33、熔化是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过程。 34、_______是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如冰,各种______,荼 _______是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如____,松香,沥青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 __ ,但温度 。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不断____,但温度______。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
35、汽化: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_态;液化: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态。 36、汽化两种方式 (1)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在_____温度下发生,是比较_____的。
(2) 蒸发:只在液体___面发生,在_______温度下发生,是比较______的。 37、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______越高,_______越大,表面上的_______越快,则蒸发就越快。
38、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 ,但温度 。 39、液体在蒸发时要___热,能起到_______的作用。
40、液化的方法:_______和在一定温度下______。气体在液化时要_______热。
41、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_____。 42、升华:物质从____态直接变成____态;凝华: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
43、冬天冰冻的衣服可以变干、卫生球变小是______现象; 玻璃窗上冰花的形成、灯泡用久了变黑是_______现象;升华要____热,凝华要____热。 44、总结:雾、雨、露、“白气”、“白烟”都是______现象,霜是______现象。
45、电荷的_________形成电流。 46、电路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例:_____、石墨、人体、____、大地、________。
49、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例:______、玻璃、____、油、纯水、______。
50、电源是___________的装置;用电器是____________的装置; ________是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是控制电路________的装置。 51、串联电路:将用电器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只有_____条回路。
并联电路:将用电器__。
原因有三,最主要的是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使雪更容易融化。
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的低,这样,撒盐后,温度也许在0度以下,但是还没有到盐水的凝固点,冰当然就化了。 此外,盐溶于水的时候 Nacl=Na离子+cl离子 产生少量的热量 还有就是增加凝结核,和人工降雨原理原理差不多,打到空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融化时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增大乌云中水蒸气的过饱和度,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凝结核,使水蒸气变成雨滴。
另外就是锅炉,里面一般都放置一些瓷片,提供凝结核,如果没有这些瓷片,锅炉里面的水温度非常高也不会变成气泡散热,水温可能远远高于100度,最终造成爆炸。 如果没有撒盐,环境温度即使在高于0度也很不容易融化,撒盐后,提供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晶体的熔点与它是否纯净、含杂质的种类与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与晶体含有其他杂质,熔点将降低也是一个原因吧 资料来源:百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