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o fā qiāng diào yī kào zhēn zhuó tuǒ tiē bì ràng
( ) ( ) ( ) ( ) ( ) ( )
huǎng rán dà wù dāng chū chā dào jiā jìng pín hán
( ) ( ) ( ) ( )
二、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避让( ) A、射开 B、防止C、排除、消除
2、妥贴( ) A、妥当 B、齐备、停当C、退避,退让
3、簇拥( ) A、聚集 B、聚集成的团或堆C、量词
4、斟酌( ) A、斟(酒),饮(酒)B、酒饭C、考虑
三、选词填写。
1、居然 忽然
真没想到你( )会做出这种事来。
老师正在上课,( )窗外飞进一只小鸟。
2、诚恳 诚实
他有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与( )。
他( )地表示接受我们的批评。
3、可惜 可贵
很( )你最后一次射击没有打中。
最( )的是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4、夸耀 夸奖
李小伟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受到老师的( )。
徐明正在津津乐道地( )着自己的小制作呢!
四、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教师节 儿童节 国庆节 元旦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衣机 自动洗衣机 海尔全自动洗衣机 家用电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 世界 江苏 南通市 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姐 祖父 伯父 弟弟 叔 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改成“把字句”“被字句”。
1、小军打坏了玻璃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算出了这道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带点土腔,看戏的人( )听得很过瘾。
2、( )有人门没有闩,( )不能莽撞推门。
3、( )是自己的书,( )可以在书里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4、( )字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我们称它为“无声的老师。
七、修改病句。
1、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2、陆游是位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诗人。
3、哈尔滨的冬天令人神往。 4、妈妈买了苹果、梨子、桔子和水果。
八、活用成语。
1、他读书时( ),并注意投入情感。
2、没有客人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纯粹是( )
3、乡戏是农村( )的娱乐形式。
4、老师也是人,( )样样都有。
1、“吹面不寒杨柳风”从面上看就是吹在脸上的杨柳风(这里是指春风,春天来了)一点也不感到寒冷了,当然象母亲的手抚摩着你拉!~~ 2、由于春天来了百花都竟相开放,谁也不让谁赶趟儿。
(这里是指紧追快赶 ,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通过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增广贤文》 意思就是 一年的收成就在于春天的种植,不然秋后就不可能有收获。
一天的学习就在于早晨的用功晨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一年的新的开始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这里的工夫指时间、时光。
例如: 唐 元稹 《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宋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清 李渔 《巧团圆·途穷》:“我赶去交卷,好进科场,那有工夫讲话。” 刘半农 《瓦釜集·小序》:“又采到了短歌三四十首,长歌两首,至今还没有工夫整理出来。”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能凑效的。我们要在复习中,要运用通过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复习时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二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汉字的笔画名称
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
'点立 弯钩子 横折折折钩乃
一横三 斜钩戈 横折折撇及
丨竖千┐ 横折口フ横撇又
丿撇什└ 竖折山し竖提衣
乀捺人ㄥ撇折么 竖弯西
提址
1.1999年10月12日凌晨零点02分,地球上第几位居民诞生 2.世界三大宗教是 3.《四书》是 4.每小时行驶100千米的汽车,绕地球一周需要多少小时 5.在彩色的地形图上,什么色表示河流,湖泊,海洋。
颜色越深表示深度越什么。什么色表示平原。
6.地球仪上与经线直交的线叫什么。赤道是什么纬线。
7.地球仪的球面上画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连接两极的线叫什么,它指示什么方向。
8.什么是用来记录音素的符号 9.什么叫素描 10.黄土高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族的祖先什么的陵墓就在高原上。 11.在管弦乐队中,弦乐器有什么等,木管乐器有什么等,铜管乐器有什么等。
12.温度计是根据什么的性质制成的。 13.太阳是颗恒星,体积很大,大约是地球的多少倍,距离地球约有多少千米。
太阳表面温度约有多少,内部温度超过多少。 14.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几年签订的《》,其中把香港的部分地方割让给了英国侵略者。
经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和不懈努力,几年几月几日香港踩回归祖国。 15.2001年11月10日,在哪个国家首都什么举行的什么第四届部长理事会上,中国被正式接纳为第143个成员国。
16.当什么转到什么和什么中间,三个天体成一条直线的时候,什么的影子就会投在什么上。处在月影里的人,就看不见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17.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用三原色调出的三种间色分别是什么。 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19.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谁,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20.世界无烟日是每年几月几日。
21.《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谁的作品,他描绘了当时什么的生活景象。 22.《红楼梦》是哪代作家谁的作品。
答案 1、60亿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假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行汽车,如果是在赤道上,那么大约是400小时 5、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深度越深,绿色表示平原 6、纬线0度纬线 7、经线、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8、音标 9、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段。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
艺术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复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及条件。
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10、轩辕黄帝 11、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古典吉他、曼陀铃、电声吉他、电声贝司、竖琴。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巴松管、单簧管、萨克斯管、口琴、苏格兰风笛。
铜管乐器:小号、法国圆号、长号、低音大号 12、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13、太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中心温度约2000万摄氏度 14、1842年《南京条约》1997年7月1日 15、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理事会上,中国正式被接纳为第143个成员国 16、当月球转到地球,太阳中间,太阳,月球,地球正好接近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就形成了日食。
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17、三原色红,黄,蓝。用三原色调出的三种间色分别红和黄是橙,黄和蓝是绿,红和蓝是紫。
18、萨拉热窝事件 19、第一个皇帝伏羲或尧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秦始皇赢政最后一个清朝宣统皇帝溥仪袁世凯也称帝,但没被公认 20、5月31日 21、北宋画家张择端,字正道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view/7998.htm) 22、清代作家曹雪芹字梦阮。
第一题比较杂,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语序不当\不合事理\表意不明\用词不当\第二题 抒情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表现手法有很多的)第三题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② 服务在心,乘客为先 服务精益求精,车厢温情永远八声甘州 公交车上望烟都雾市,我身如,困顿铁皮笼。过天途地路,勾栏广厦,顾盼迷宫。
转瞬喧嚣寂寞,摇荡海潮中。马达声聊赖,目渐朦胧。
厢内生涯倦客,俱一程一驻,行色匆匆。计朝来暮去,何事不相同?问青云,飘浮千古,归处看,还是夕阳红。
惊鸣笛,推窗呼吸,漫漫秋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