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消除大脑皮层疲劳的方法 ⑴ 静止性大脑皮层(消极)休息。
静止性大脑皮层休息主要是通过睡眠,使大脑皮层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大脑皮层恢复机能。⑵ 活动性大脑皮层(积极)休息。
活动性大脑皮层休息则是通过一定的户外活动,使大脑皮层不同功能的细胞产生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从而使大脑皮层不同功能的细胞得到交替休息。⑶ 神经衰弱一般是由于长期长时间用脑,不注意休息,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长时间失衡而引起的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中枢神经系统是对酒最敏感的器官,且越高级的中枢对酒的作用越敏感。
对中枢神经系统,乙醇就像镇静催眠药一样产生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血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大脑皮质是大脑中最高级的部分,皮质下中枢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大脑皮质的功能就是对皮质下中枢起约束作用。
少量饮酒后,大脑皮质首先受到抑制,皮质下中枢由于脱离了管束而兴奋,因此,人表现为轻度欣快,言语增多、戏谑,犹豫和谨慎解除,放纵平时被克制的行为。如果饮酒量进一步增加,皮质下中枢也受到了抑制,兴奋状态消失。
饮酒量再增加时,主管觉醒的脑区以及脑干的生命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也受到抑制,产生意识障碍和呼吸、心血管抑制,甚至可致死。这就是饮酒后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的原因。
乙醇也抑制主管平衡的小脑的功能,饮酒后平衡能力受损,表现为步态不稳、操作能力和灵活性下降,导致事故和车祸的发生。美国的研究发现,当乙醇血浓度低于O.05%时车祸少见,血浓度达到0.08%时车祸增加4倍,若血浓度达到0.15%时车祸增加25倍。
美国规定司机的乙醇血浓度不得超过0.08%. 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概括如下: 第一期:欣快期,所有反应的速度和精确度都受到损害,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健谈。 第二期:功能损害明显期,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各种操作完成的很不准确,自控能力下降,这些变化与当时的情绪、环境和平时的饮酒习惯有关。
第三期:深睡昏迷期,是典型的"酒醉"期,乙醇血浓度可达0.3%,影响到生命中枢,如乙醇血浓度超过0.4%,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2.酒对大脑的直接损害 神经系统是酒危害的"重灾区".乙醇易溶于水,而脂溶性低,故乙醇在血液中的含量较高,并且选择性集中于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
乙醇可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成人大脑的重量约为体重的2%,却接受心脏血流量的15%,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是血液供应最丰富、组织代谢最旺盛的器官。
因此,酒在脑内的分布量最多,如果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为1,那么,肝脏内浓度为1.48,脑脊液中为1.59,而脑组织中的浓度为1.75.所以,饮酒后,神经、精神症状最明显。另外,乙醇与卵磷脂(脑组织的主要成分)结合,沉积于脑组织中可长达0.5—1个月,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所以,经常酗酒,脑组织遭到的破坏也最严重。 有人对20例酒依赖者作脑电图分析。
结果证实,长期大量饮酒对大脑皮层有严重损害。这20名患者均为男性,饮酒6——30年不等,日饮白酒量250.500毫升。
临床检查有思维语言障碍、幻觉妄想症者各5,情绪障碍者4例,记忆障碍和有肢体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者各3例。脑电图检查正常者7例,异常者13例,在13例异常者中9例出现脑波慢化现象。
这与神经细胞的代谢降低,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减慢有关。这说明,长期大量饮酒,脑部必然会出现弥漫性或局部损害,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国外有研究证明:经常酗酒会使大脑神经不断地遭到破坏,从而使大脑容积逐渐缩小。澳大利亚医学家利用CT对酗酒者大脑进行观察后发现,在经常大量的饮酒者中,有95%的人大脑体积缩小。
专家们估计,这是酒精导致大脑神经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结果。研究还证明,在大量饮酒者中,85%的人智力减退,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有专家证实,长期酒滥用(超过809/日纯酒精,时间超过10年)可使大脑额叶的M型胆碱受体明显减少,壳核处胆碱受体也减少,而苯二氮卓受体却未受损。而组织学研究发现,额叶并无萎缩的表现。
提示乙醇对大脑的损害不仅选择区域,而且选择受体。 各种研究均提示,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除长期酗酒所致的营养不良是其原因以外,乙醇的直接毒性也不容忽视。
综合而言,下列因素对饮酒性脑损害有关:①乙醇对神经细胞(尤其是细胞膜)的直接作用;②乙醇对神经递质、受体及第二信使系统的作用;③饮酒使细胞膜、神经递质或受体产生的长期改变;④进食减少及吸收不良,产生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维生素B6,烟酸)缺乏;⑤与酗酒相关的代谢性改变;⑥长期饮酒使脑血流减少;⑦酒依赖对其他器官的损害(如肝病)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另外,酒依赖者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意外,酒后发生工伤、交通事故等脑损伤的危险大大增加。
长期酗酒还能引起大脑血管壁的脆性明显增高,凝血时间延长。因此,一旦遭受突然的外力,血管壁容易破裂,而且。
2020年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备考敲响了战鼓,青海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资料,各位准备报考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的小伙伴们赶快练习起来吧!更多备考资料及招聘信息欢迎持续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神经反射检查是临床上实践技能操作的重要考试项目,同时也是我们医学基础知识笔试的重要内容,所以掌握神经反射的概念以及检查项目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神经反射的完成依赖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反射弧中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影响反射,使其减弱或消失;反射又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如锥体束以上病变,可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出现反射亢进。
反射包括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根据刺激的部位,又可将生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两部分。(一)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角膜等引起的反应。
主要包括:1.角膜反射: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2.腹壁反射:主要做三个方向,沿肋缘下(胸髓7~8节)、脐平(胸髓9~10节)及腹股沟上(胸髓11~12节)。
反射消失分别见于上述不同平面的胸髓病损。3.提睾反射: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可影响提睾反射。
4.跖反射:反射消失为骶髓1~2节病损。5.肛门反射:反射障碍为骶髓4~5节或肛尾神经病损。
(二)深反射是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也称腱反射。深反射的亢进和减弱都是异常的。
深反射主要包括:1.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2.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颈髓6~7节。
3.桡骨膜反射: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4.膝反射: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5.跟腱反射:反射中枢为骶髓1~2节。6.阵挛:阵挛主要是因为锥体束以上病变导致。
(三)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但不属于病理性。
病理反射主要包括:1.Babinski征:最典型体征。2.Oppenheim征3.Gordon征4.Chaddock征5.Hoffmann征病理征的前四种的阳性体征都是拇趾背伸,其余四趾扇形张开。
而Hoffmann征的阳性表现为拇指背伸,其余四指扇形张开。(四)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压增高等。
主要包括:1.颈强直2.Kernig征3.Brudzinski征不同的反射检查项目对应不同部位的病理损害,具体了解神经反射、深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概念和包含项目后,我们就能很好的做出损伤部位判断。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喏,祝你好运奥。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单选题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B.肝 C.肺 D.脾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 (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官 D.分泌器官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Ⅰ型肺泡细胞分泌 D.Ⅱ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 (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 (A) A.呼吸 B.吐纳 C.换气 D.新陈代谢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吐纳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B)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17.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C) A.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新陈代谢18.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D) A.间脑 B.中脑 C.小脑 D.延髓19.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是 (A) A.CO2. B.CO C.NO2. D.NO20.当CO2浓度轻度升高时,可以导致 (C) A.暂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兴奋2. D.以上均不对21.轻度低氧可以导致 (C) A.暂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兴奋2. D.以上均不对22.心脏在人体位于 (B) A.前纵隔 B.中纵隔 C.后纵隔 D.上纵隔23.心脏一共有多少个腔? (D) A.1 B.2 C.3 D.424.左房室瓣膜又叫 (B)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25.右房室瓣膜又叫 (C)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26.心脏瓣膜的主要功能是 (C) A.防止血液循环 B.防止血液流过 C.防止血液倒流 D.防止血流过快27.心脏本身的营养血管是 (B) A.微血管 B.冠状血管 C.肺动脉 D.主动脉28.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主要 (D) A.收缩心肌 B.舒张心肌 C.产生新心肌细胞 D.产生和传导冲动29.血液循环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C) A.心脏和淋巴管 B.血管和淋巴管 C.心脏和血管 D.动脉和静脉30.体循环起始于 (B)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31.肺循环起于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32.冠脉循环的特点是 (B) A.血压低、流速慢、血流量大小、摄氧率高 B.血压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摄氧率高 C.血压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摄氧率低 D.血压低、流速慢、血流量小、摄氧率低33.当冠状动脉突然阻塞时,不易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常可导致 (C) A.心跳骤停 B.心律失常 C.心肌梗塞 D.心跳减慢34.微循环是指循环系统中 (C) A.小动脉与小静脉部分 B.动静短路部分 C.微动脉与微静脉部分 D.微动脉与小动脉部分35.微循环的作用是 (B) A.实现血液的物质运输 B.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C.实现血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 D.实现淋巴和组织之间的物质运输36.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叫 (B) A.血阻 B.血压 C.血流变 D.血常规37.测血压前前须休息片刻,坐位或卧位,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应使 (A) A.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 B.肱动脉与主动脉在同一水平面 C.挠动脉心脏在同一水平面 D.肱静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38.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因而 (B) A.对组织液的需求量不同 B.对血液的需求量不同 C.对淋巴液的需求量不同 D.对津液的需求量不同39.对冠脉血流量影响很大的因素是 (C) A.血管因素 B.动脉血压 C.心肌节律性舒缩活动 D.血细胞40.体循环起始于左心室,终于 (C)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41.循环系统包括 (A)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B.心脏和血管 C.血管和淋巴管 D.心脏和淋巴管42.从动脉到静脉,血压逐渐 (C) A.升高 B.波动增加 C.降低 D.以上均不对43.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是指 (C) A.动脉收缩压 B.动脉舒张压 C.血液停止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D.以上均不对44.测血压时,放开血压计气门,当听诊器里搏动声突然变低或消失时,所指刻度是 (B) A.收缩压 B.舒张压 C.平均动脉压 D.以上均不对45.正常人的心律是由何发起并控制的? (A)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浦肯野纤维 D.以上均不对46.一般来说,起到弹性贮器作用的是 (B) A.大静脉 B.大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动脉47.肺静脉里的血液属于 (B)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两者都对 D.两。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脑功能不正常的结果。现有的仪器设备还查不出大脑结构的破坏性的变化。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精神病是由于患者脑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了紊乱,有些患者的中枢神经介质多了,有些则是缺少某些中枢神经介质,或是某些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物在脑内聚集过多所致。由于精神病患者大脑功能不正常,所以这些患者出现了精神活动的明显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哭笑无常,有时面壁或对空怒骂,有时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体于大庭广众面前……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前面已提到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协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起着“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头部外伤会引起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会造成各种类型的脑炎或脑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儿童脑发育迟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那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等均是最常见的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将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破坏症状,表现为瘫痪。当然,有些神经病患者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这种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症状、检查以及各种化验等可以把这两者区别开来。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两种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话,应当建议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经病患者,则应该到神经科去看病。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