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的业务的命令和规章;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依法从事有关的金融业务活动;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设13个职能司(厅),包括:办公厅、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银行监管一司、银行监管二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合作金融机构监司、统计司、会计财务司、支付科技司、国际司、内审司、人事教育司。
为保证中国人民银行能科学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有效实行金融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还设立了研究局、货币金银局、国库局、保卫局、培训中心,作为支持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设2个营业管理部,9个分行,326个中心支行,1827个县(市)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总行的授权,主要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管。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设立了印制总公司、清算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驻外机构。
所谓政策性银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
1、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贷款要还本付息、周转使用等。
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特征:一是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二是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2、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库”体系,包括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日本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 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译。
在给这个概念下定义问题上,中西方提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定义应包括以下要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
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这个定义方法实际上是把中西方学者对商业银行所下定义做了一个概括。
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 (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
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一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
对于成年人来说,买保险应该先买社保.如果你们现在已经都有了社保,那么,你们就可以选择买一些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因为,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 买商业保险有一些基本原则,如:先大人,后孩子;先基本,后完善;先近后远 …… 等等。
了解并遵循这些原则,应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到保险网上去看一看。
或者找一位有责任感、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保险业务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咨询。 买保险买的是保障,而保障是人人都需要的。
所以,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保障?我需要多少这样的保障?就我现有的能力能买多少我需要的保险产品?如果你真想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些保险,建议你: 1、首先学习和了解一些保险知识; 2、了解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3、明确自己对保险的需求; 4、按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进行投保。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费,踏踏实实享受。
不然的话,由于自己一时的无知,换来的可能是今后无限的烦恼。 人生时时处处有风险,意外伤害、健康问题和养老问题是每一个人随时可能遇到的人生最大风险,一旦遇到这样的风险,它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命运。
所以,这三个风险应该是每个人必保的。 不少的人买商业保险之前,只有购买的欲望和冲动,而没有认真地去了解一下相关的保险知识,听业务员三说两说的就买了。
拿到保单后也不再认真地看一看其中条款的内容,事后跟别人聊起来,才慢慢感觉到自己对已经买的保险到底保的是什么都不清楚,或者发现自己买的保险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产品。那个时候的懊悔将是追悔莫及的。
有鉴于此,建议你还是先学习、了解,再决定购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不可避免性,使人们产生了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但这只为保险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要使之成为可能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剩余产品的存在为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而剩余产品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定阶段时才会出现。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是最简单的劳动工具,从事的是最简单的生产劳动,他们身无长物,衣食无着,在这一阶段无任何剩余产品可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的产品除了维持生活外有了-定的剩余,这时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出现,使原始社会解体.人类。
我认为制做PPT的前提是你的讲稿是否通俗易懂,如果是一份晦涩难懂的稿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通过PPT变得好懂起来的。
所以,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其次,要准备素材,把讲稿中涉及的案例、图片、数据等素材收集齐全,结合讲稿,做好标识,有目的地搜集。
最后是制作,制作要靠水平,这里无法具体介绍,不过建议克服几个弊端:一是克服声音文件过多、杂乱,扰人视听;二是忌画面花哨,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三是色调的选择要以欣心悦目为主,我一般会选红蓝黄的主色调作为底色,用图片做底时要经过PS处理,加上透明,这样就能突出文字和要展示的图片——不能喧宾夺主。只当探讨,不足之处包涵。
一、保险的涵义: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的种类:保险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津贴型保险、海上保险。大类别按照保险保障范围分类,小类别按照保险标的的种类分类。
按照保险保障范围分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保险主体,就是保险合同的主体,只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
被保险人、受益人、保单所有人,除非与投保人是同一人,否则,都不是保险主体。保险客体,即保险合同的客体,并非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
保险费率是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保险费率又被称为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是以物或其他财产利益为标的的保险;是指除人身保险外的其他一切险种,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
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实偿性保险。 (一)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人是特定的 根据机构改革的需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分成若干家专业保险公司,比如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因此,在财产保险合同关系中,有权作为保险人而开展各种保险业务的,只能是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以任何方式开展财产保险业务,除非有国家有关主管机关的特别批准。
财产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则是不确定的,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可以是企业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可以是合伙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私营业主和一般公民个人。 (二)财产保险合同是诺成合同 我国财产保险合同不以投保方支付保险费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双方当事人只要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合同即生效。
投保人应按双方约定,及时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应对合同生效后的保险合同标的负责,包括投保人支付保险费之前的那一段时间。
(三)财产保险合同是附条件的合同 财产保险合同生效后,只有在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并导致财产损失时,保险人才负赔偿责任。换句话说,财产保险公司是以将来事故的发生为补偿条件的,所发生的事故必须是财产保险合同中约定事故范围以内的事故,而且必须造成保险财产损失,否则,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以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保险责任限额为限,被保险人发生的超出保险金额或者保险责任限额的损失,保险人不负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
(四)财产保险合同是要求高度诚信的合同 所谓诚信,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财产保险合同的特殊性要求双方当事人严格遵守诚信原则,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以骗取保险金的行为。
投保人申请保险赔偿,必须如实说明保险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财产损失的范围。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即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尽快了解情况,介入保险事故处理,确定合理的赔偿范围和最终赔偿金额。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2 一、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2 二、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 5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8 一、价值尺度 8 二、流通手段 9 三、贮藏手段 10 四、支付手段 10 五、世界货币 11 第三节 货币的定义及货币层次的划分 12 一、货币的定义 13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14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5 第四节 货币制度 17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17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7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19 综合练习 23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扩张 27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及发展 27 一、信用的产生 28 二、信用发展中的两次飞跃 29 三、信用发展的几个阶段 30 第二节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33 一、信用形式 33 二、信用工具 34 三、常用信用工具 35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37 第三节 信用扩张 39 一、信用扩张的含义 39 二、信用过度扩张 40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40 四、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因素 41 综合练习 43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47 第一节 利息 47 一、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47 二、利息的计量方法 48 第二节 利率 49 一、利率的概念 50 二、利率的种类 50 三、利率的作用 52 第三节 利率决定理论 53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和西方的利率决定论 53 二、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 54 三、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54 综合练习 56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与四大支柱 59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59 一、金融机构产生的原因及功能 60 二、金融机构的划分 60 三、国际金融机构 61 第二节 银 行 业 64 一、银行的含义 64 二、近代银行的发展史 64 三、银行性金融机构 64 四、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 66 第三节 保险公司 69 一、保险公司的产生 69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70 三、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70 第四节 证券公司 72 一、证券公司概述 72 二、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 73 三、证券公司的佣金 74 第五节 信托投资公司 77 一、信托与金融信托 77 二、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 78 三、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78 综合练习 81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 85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85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 86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 87 三、西方商业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动向 88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及组织结构 90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90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91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92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94 一、安全性 94 二、流动性 96 三、营利性 96 四、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矛盾及其协调 97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98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98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01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03 第五节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 106 一、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06 二、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 106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107 四、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约束因素 108 综合练习 110 第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13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13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13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结构 115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16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18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18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20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121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122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22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24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 126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26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28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28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29 综合练习 132 第七章 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膨胀 136 第一节 货币需求 136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136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37 三、费雪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37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38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38 六、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39 第二节 货币供给 140 一、货币供给 140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 140 三、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 141 第三节 货币均衡 142 一、货币均衡的概念 143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43 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144 第四节 通货膨胀 146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46 二、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47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48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 150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151 第五节 通货紧缩 153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153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153 三、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154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 154 五、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 154 综合练习 156 第八章 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 159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60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160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60 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 161 四、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方式 162 五、金融市场的分类 163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64 一、货币市场 164 二、资本市场 165 三、国际金融市场 167 第三节 衍生金融工具 170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170 二、常见的衍生金融工具 171 综合练习 175 第九章 外汇与国际收支 178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178 一、外汇概述 179 二、外汇的功能 180 三、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180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82 第二节 国际收支 184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184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85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与分析 188 四、国际收支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