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时应注意:(1) 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并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防 止尿路感染。
导尿管选择大小应适当。(2) 导尿过程中,嘱病人勿移动肢体,以保持原有的体位,避免污染无菌区。
(3) 女病人导尿时,操作者要仔细辨认尿道外口的位置。导尿 管一旦误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后再重新插入。
(4) 男性尿道较长,有三个狭窄两个弯曲,因此,插管时动作 要轻、稳、准。如在插管过程中受阻,稍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 吸,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再缓缓插入导尿管,切忌用力过猛过快而损伤尿道黏膜。
(5) 若膀胱高度膨胀,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lOOOmL,以免导致虚脱和血尿。 (6) 留置导尿术常选择双腔气囊导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特殊 结构,一般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需再插入6cm以上,注入无菌生 理盐水5mL〜10mL,并下拉尿管至有轻微阻力感即可,避免对尿道的损伤。
留置导尿如超过3周〜4周以上,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 用间断引流的方法,可将引流橡皮管夹住,每3h〜4h开放1次。 (7) 留置导尿管时,应每天消毒尿道外口,引流袋每天更换1 次,导尿管5d〜7d更换1次,留置导尿应接冲洗装置,以免置留 过久而有尿盐沉积堵塞或发生感染。
导尿的方法有两种:间歇性导尿和持续性导尿(留置导尿管)。
肾功能正常者,可采取间歇导尿,导完尿即拔除导尿管。如病人全身情况良好,医护人员可训练病人自行导尿。
尿管经抗菌溶液或沸水消毒后可反复使用几周,如病人全身情况不佳或有肾功能损害,则须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 间歇导尿多用于女性。
而男性尿道较长,且中途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尿管相对不易插入膀胱,所以也常应用留置导尿管。 不过,持续性导尿易引发尿路感染。
而间歇性导尿可使膀胱周期性扩张和排空,接近生理状态,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所以,间歇性导尿被广泛采用。
一般而言,间歇性导尿每隔4~6小时一次,每天不超过6次。每次导尿量可控制在500毫升以内。
导尿期间,病人每日的饮水摄入量大约为2000毫升。每天分3~4次集中饮水,晚上入睡前不再喝水或输液。
避免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使膀胱过度充盈,延长排尿时间间隔。 另外,还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定期尿培养。
如发现尿路感染征象,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酌情采取膀胱冲洗,方能继续行导尿处理。
导尿后将导尿管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可避免反复插管引起感染。
(一)目的1。用于截瘫所致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
2。盆腔手术前留置导尿管,以 防术中误伤膀胱。
3。尿道、会阴术后定时放尿。
可保护创面及切口清洁不受污染。 4。
用于某些大手术后或大面积烧伤,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可借以观察肾功能。 (二)用物 除导尿用物外,另备无菌集尿袋、胶布、别针。
(三)操作方法1。剃去阴毛,以便固定导尿管。
2。导尿后脱下手套,用胶布固定导尿管。
女性:用宽4cm长12cm的胶布1块,将2/3部分的一端剪成3条。将完整的1/3部分贴于阴阜上,撕开三条的中间一条贴于导尿管上,其余两条分别交叉贴在对侧大阴唇及大腿根部。
男性:备单翼蝶形胶布2块,固定于阴茎两侧,再用条状胶布环形一周于阴茎上加固,开口处向上,勿使两端重叠,以免压迫阴茎。胶布折叠部分应超出龟头2cm,在距尿道1cm处用胶布将折叠的两条胶布环形固定于导尿管上。
使用佛雷氏导尿管时,插管后向气囊内注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空气,即可固定尿管,不致滑脱。 3。
固定后,将导尿管末端与无菌集尿袋相连。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用别针固定在床单上,以免翻身时不慎将导尿管拉出。
(四)护理1。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导管受压、扭曲、堵塞。 2。
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
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尿道口2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无论何时,引流管及集尿袋均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切忌尿液逆流。 3。
鼓励病人多饮水,常更换卧位,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查尿常规1次。
4。训练膀胱功能。
可采用间歇性阻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5。
病人离床活动或作检查时,可携集尿袋前往。其方法:将导尿管固定于下腹部;保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
亦可将导尿管与集尿袋分离,用无菌纱布包裹导尿管末端反折后以胶布扎紧,固定于下腹部;集尿袋开口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或套入无菌试管内,固定于床单上。病人卧床时,常规消毒两管开口端后接上。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