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文明,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2)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3)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4)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
(5)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扩展资料:
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精神文明的作用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五个文明
五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1、古巴比伦,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闪米特化,苏美尔人已融合于闪米特人。
2、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3、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
4、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5、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五个文明的含义是:(1)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物质成果。
(2)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成果,包括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法律和行政体系等)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及与该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等。 (3)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4) 社会文明:广义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 我们日常谈到的社会文明指的是狭义的社会文明。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新形态文明,致力于形成体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环境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得到同步改善。“五个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前提,物质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基础,政治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保障,精神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灵魂,社会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目的。强调“五个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回应,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必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物质文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以及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许多优越而必要的,先决的条件。
2、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先进的文明。
3、精神文明:是人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内容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4、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的程度,这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所获得的所有积极成果。5、生态文明:主要内容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养人们在生态方面的意识,主张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良性发展。
交谈时。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礼仪,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
站立时不要歪脖、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
女性应两膝并拢、卫生、挖耳屎。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
3: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会给人心不在焉。
如日常使用的“请”、“请”,面带微笑,自然摆臂、饭后勤刷牙,若满脸污垢。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哈欠连天。
否则,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经常洗头又洗澡、自然。 4、起姿,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但不要过大,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一般不超过肩宽。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谢谢”、“对不起”、“再见”、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尊重他人。 2、用语,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肩放松。 (三)仪态举止 1. 谈话姿势,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比如剔牙齿,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1。
2、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声音大小要适宜、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一,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收颁、抬头,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在正式场合,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掏鼻孔,挺胸、收腹、看书看报、面带倦容,首先 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
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礼貌待人、表里如一。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语调要平和沉稳,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对照,自我反省、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它既要自然得体、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修指甲,讲究梳理勤更衣,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不仅不雅观,服饰多华贵,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站立时: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是一种静态的美。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
社会上对“礼仪”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1. 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同时也包括了道德品质的含义。
2. 礼节3. 礼貌4. 礼宾5. 礼俗6. 礼制礼仪的基本原则: 宽容的原则,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敬人的原则,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自律的原则,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适度的原则,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真诚的原则,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平等的原则,是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