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一种意思可用多种形式表达。
翻译的多样性表现在各个层面,小到一个词,大到一个篇章,即所谓意一言多。在翻译中注意译文的多样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同一篇文章、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同样的一个词汇、同样的一个词组、同样的一个成语、同样的一个句子往往会反复使用。 如果把它们翻译得千篇一律,译文就会显得词语贫乏、枯燥无味。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对这些词汇、词组、成语、句子用不同的译文进行处理,而译出同样的语意,就能使整篇译文或整部译著词语丰富、生动活泼。 一、英语词汇翻译的多样性 在William Thackeray的小说Vanity Fair(名利场)一书中,作者描绘女子学校校长巴巴拉·平克顿给其学生写的推荐书时是这样写的: 1。
Although schoolmistresses' letters are to be trusted no more nor less than churchyard epitaphs;yet, 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life,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all the praises the stone-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s;who is a good Christian,a good parent,child,wife or husband;who actually does leave a 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rn his loss;。 。
这一段杨必先生译为: 一般说来,校长的信和墓志铭一样靠不住。
不过偶然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好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尽职的丈夫,贤良的妻子,他们家里的人也真的哀思绵绵地追悼他们。 一个“good”,译得何等文采风流!“虔诚的”、“慈爱的”、“孝顺的”、“贤良的”、“尽职的”不都是在具体语境中从“好的”一词升华出来的吗? 2。
A thin man in a thin overcoat watched them out of thin, emotionless eyes。(James Thurber:One Is A Wanderer) 一个骨瘦如柴、衣服单薄、双目失神的男子注视着他们。
I am busy today。 I have a busy day。
(……) 3。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lust in front of us。
Their shadows slept,or almost slept, upon the water,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or if sleep,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眼前不远,渔舟三五,凝滞不前,樯影斜映水上,仿佛睡去,偶尔微见颤动,似又未曾熟睡,恍若惊梦。
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段落。其中sleep(slept)一词出现五次,如果将它们逐个译成“睡”字,大煞风景。
译者经过处理,只译出其中三个,分别为“斜映”、“睡去”、“熟睡”,无一简单重复,而另有两个隐去。 译得如此丰富多彩,首先在于对原文意蕴的深入发掘和理解。
同时也有赖于译者运用语言的娴熟手法。 4。
A great company came to the exhibition。(a group of people) 许多人参加了展览会。
The company are now enjoying a feast。(a number of people combined with a common purpose) 那一行人正在进餐。
He kept me company。 (He is my guest) 他是我的客人。
We have company today。(invited guest) 今天我们请客。
The ship's company assembled on the deck for inspection。 (a ship's crew) 全体船员在甲板上等候检阅。
以上例句中都有一个“company”,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了不同的含义(见括号内解释)。又如:In married life three is company and two none。
此句中的 “company”中的意思又与上面的例子不一样,意思是“和谐”,所以全句的意思是“结婚以后,有了孩子才成其为家”。由此我们想到汉语的成语“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可以译成“In social life,two is company and three is none。
”正确理解多义词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语境,也就是上下文,关于这一点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 二、英语短语(成语)翻译的多样性 例:to be on tenterhooks(心情烦乱、焦急、紧张) 1)She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she heard of her mother's illness。
她得知母亲病了,坐立不安。 2)He was on tenterhooks of expectation during our conversation。
在我们谈话时,他因有所期待而如坐针毡。 3)I found him on tenterhooks when he was waiting for his girlfriend。
我发现他在等女朋友时显得局促不安。 4)The President,being told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 in his country, was on tenterhooks every minute。
得知本国发生了强烈地震,总统一直心乱如麻。 5)His parents were on tenterhooks all the time until they got his letter。
他的父母在收到他的信前,一直是那样的心烦意乱。 6)The students were on tenterhook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began。
考试开始前,学生们的心里七上八下。 7)The poor boy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his father was searching for a stick。
那个可怜的男孩见父亲到处找棍子,感到六神无主。 8)The hen-pecked man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his wife scolded her way into the room。
当妻子骂骂咧咧闯到房间来时,这个得了“气管炎”的男人便有些手足无措。 权威的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英语成语to be on tenterhooks的释义有两个:(1)to be in a worried,anxious,or nervous state of mind(心情烦乱、焦急、紧张);(2) to be in a state of anxious expectation(急切等待)。
上面除。
重版补记 这本小书问世以后,竟意外地引起学术界一些朋友的注意,使我感到颇为兴奋。
首先是南洋大学的同僚,年轻的史学家曹仕邦先生的来信。他提出好一些读后感,其中有一条是最有意义的,可供爱好或从事翻译的人参考或研究,所以我转录在此,并附我本人的答复,以待博雅君子的核定。
“原书一二四页至一二五页‘二竖故事的试译’文中,先生将‘余得请于帝焉矣’句中的‘帝’,译作the late king,后学觉得似宜改用lord一字来译较好,原因有二: (a)春秋时代最高统治者是‘王’,而不是‘帝’。至于秦、齐互称东、西帝,是战国末年的事,即快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才发生的。
所以这里说的‘帝’,可能是指‘天神’,‘上帝’而言。 (b)先生已经指出英文是一种含糊的语文,因此我觉得利用它的含糊特性来翻译,似乎更要圆通些。
英文的lord,既可作‘上帝’解,也可作‘大人’解,所以在此为‘天神’固可,为‘先王’亦无不可。” 曹先生提出的这种高见,给了我在翻译时选辞拣字上很好的示范作用,不过我当时执笔翻译那句古文时,也曾为得在emperor,king,ruler,duke,lord诸字间加以抉择而有所迟疑,最后采用了king,是根据下面两条规律来决定的: (1)卒葬曰帝。
(见《大戴礼·诰志》) (2)措之庙立之主曰帝。(见《礼·曲礼下》) 意即一位国君,在生为公为王,死后便可称之为帝。
如果在生是称帝的,死后则称先帝,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上说的“先帝创业未半”之类。 翻译是要字斟句酌的,曹先生虽未尝从事翻译,却有这种翻译的精神,值得佩服。
因为他提出异议,我才有机会说出我翻译那一个字时的苦心,为那些不假思索随意照字面翻译的人树立一种楷模,以期减少翻译上的错误。 在同一文中王叔岷先生也曾告我,“公疾病,求医于秦”句中的“疾病”作“疾甚”解,幸亏我译为suddenly fell ill(一听就病倒了),意思相差不远,虽没有用serious一类的字眼,但后面说景公已病得神智不清,其病情的沉重可想而知了。
此外,新加坡文学界的元老连士升先生,也在报端写了一篇《海滨寄简》,专谈读了《翻译的基本知识》一书后的感想,可视为一种书评,现节录一部分如下: 谈到翻译,你可以说是斫轮老手,本质上,你是个作家,在散文作家里你有一定的地位。你精通英文和日文,在分析和了解上,绝对不成问题。
此外,你有几十年翻译的经验,乐此不疲,越运用越纯熟。加以多年来,你在各大学里,所担任的多是翻译的课程,熟能生巧,心得自然比较一般畅晓两三种语文的人多得多。
因此,当我没有拜读大著以前已经有了信心,读完之后,更觉得名不虚传。 说来实在不容易,任何一技的成功,完全靠累积的功夫,而关键又在于浓厚的兴趣,和有恒不懈的努力。
只因你对于翻译很有兴趣,所以你才能够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功夫,来研究和传授翻译。翻译家不但是本国文字的作家,而且是外文的爱好者。
在没有动笔翻译之前,必须对于原文有深刻的了解,要达到这目的,各种字典、辞典,以及有关问题的参考书,必须齐全。你很幸运,几十年来都在大报馆、大书局、大学校工作,公共图书馆的设备,大可补充个人藏有不足的地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一个作家或翻译家多么努力,假如没有得力的工具,他的工作效率将大为减低,甚至根本没法子进行。
一个人最怕自视太高,唯我独尊,对于别人的成就,根本不放在眼内。你是充分了解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的人,因此,你时常研读各著名翻译家的作品,看看人家的优点在哪儿,缺点又在哪儿,然后取其精华,删其芜杂,以便树立自己的翻译方法。
的确,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一种原文,百人译出,尽不相同。有的对原文的了解不够深刻,有的对于有关学问完全外行,有的要做急做章,不免流于疏忽,有的中文太差,译出来的东西,比天书还难读,诸如此类的事情,时常可以见到,在这儿,研究翻译,尽量采用别人的长处,如发觉别人翻译有错误,就应以“哀矜勿喜”的态度,提高警惕,免得重蹈覆辙。
其实,谈理论并不难,最难的是取譬引喻。初出茅庐的人经验不够,他们不是食古不化,便是食洋不化,没法子提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大作得力处,在于实例很多,使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种深入浅出的功夫,证明你的确是个行家。
在第九章“首先要了解原文”里,你特地选出五十字,注明同一字而英美的意义不同。举一反三,聪明的读者不难了解同一文字,而含义却是那么歧异。
这会提醒他们以后阅读书报,尤其是把笔为文,须加倍小心。 你幼时在故乡打好巩固的中文基础,后来留日,又留英,长期的努力,使你在中、日、英三种语文上,达到优游自得的乐趣。
因为你学了日本学术界勤学苦练的功夫,对于外文的进修,多是脚踏实地,所以在翻译和写作上,绝对不成问题。这两三天来,我细心研读揣摩你的“二竖的故事试译”,这才了解你的英文写作的能力实在高明。
你把《左传》一段古文,先译成浅近的白话文,再译成琅琅可诵的英文,这一套真实的功夫,不由得不使人肃然起敬。 平心而论,创作困难,翻译也不容易。
作家只须精通一。
钱老师这本书常说汉语是简洁的,然而由于近来帮人做汉译英,反而觉得此说有可商榷之处。
我的主张是:从语言上说,汉语确实在大体上比英语简洁,然而从言语上分析,回答却是相反的。 汉语汉语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每一次战乱造成的人口大迁徙都会带来语音的大迁徙,操着当时所谓“雅音”的京畿人士为躲避战乱向着南方大逃亡,于是“雅音”和当地少数民族或汉人的语音混血形成一种方言,而原来的京畿则被北来民族占据,又是一番语音混血,形成新的“雅言”,原来的“雅音”不再是雅音,而成了镶嵌在现代语言地层中的古音活化石。
汉语就这样送走了周秦上古音、唐宋中古音,最终走向了现代的普通话。正是这数千年的语音迁徙和演变,造成了今天复杂的方言地图。
所以,如果仅从语音来说,中国人的发音方式是极多的,音域也是极广的,所以北方人因为有卷舌音所以说英语比南方人好,而南方方言多保留了促音所以学日语和意大利语又较北方人占优势,等等。关于上古音,相当多的学人认为那时的先民是发双辅音的,网上也有热心人按着这套方案重新给《封神演义》配了音,听来怪怪的,不符合对汉语的一般印象。
然而,或许在某个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方言区里,从牙齿还没长全的小孩儿到牙齿渐渐松动的老大娘,从田间地头的随意寒暄到政府开会的煌煌大言,也许双辅音在阳光下噼里啪啦地爆响着,没有一时片刻停歇安静过。那该是多美的一个场景。
说到表意,汉语几乎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完整含义(例外也有,如“逶迤”之类不可拆分),而每个字都只发一个音。在很短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人也使用过发两个音的单字,例如“吋”,读作“英寸”,搞得像日语里的训读。
然而,中国人似乎终归是不习惯一个字发两个音,所以,今天还是普遍地将“吋”写成“英寸”,宁愿多写一个字。汉语的语法又简单得几乎不成体统,一个“了”字忽而是直陈过去时(“昨天他嗝屁了”),忽而又是虚拟将来时(“我希望明天看到他嗝屁了”),以至于小日本在明治全盘西化时竟然也敢嘲笑“中国话有什么语法”,急得中国的语法学家硬要照着欧洲语言的语法框架套出一个汉语语法。
又据说今天在中国传教的人中加拿大的摩门教徒最多,而他们多半在加拿大学汉语半年就能掌握一般会话能力,只是每一个汉字都像一幅画,学起来太难了。这便又涉及到汉语的外观——汉字。
所以,但从表意上来说,单字的完整含义和单音拼读相结合,构成了汉语语言意义上表意的简洁性,但是正因了语言意义上的简洁,造成了言语意义上的铺张乃至于浪费。举个例子,胡适要在学生里搞白话文运动,于是出题给学生做,说让学生打电报辞职,电报越短越好。
学生们绞尽脑汁写,据说最短的写到了八个字,但因为不脱于文言文的窠臼,不能再短了。最后,胡适给出了四个字的答案:我不干了。
胡适的“我不干了”,可以说一下子回到了汉语的赤子状态,因为要是让上古先民来单纯地表达辞职的意思,三个字就够了:吾去矣。当然要是不打电报,当面说,白话文三个字也够了:不干了! 汉语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从“我不干了”到“愿乞骸骨,卸甲归田,含饴弄孙,以尽残年”的过程,就是“挣钱糊口”到“做稻粱之谋”的过程,就是一个仗着简洁而逐渐铺张乃至浪费的过程。
所以,中国人在文学上可以说占了别个民族的便宜,渐渐地发展出了格律整齐的各种古代诗歌,发展出了繁复瑰丽的骈体文,发展出了数不胜数的典故,最重要的是,这些典故不仅用在文学作品里,而且不动声色地化为人们的日常用语而令其不自知。而多音节语言却几乎天生就有这个障碍,中国人用四字典故,发的是四个音,文字占用的空间是四个格,但一个四字典故表意构成的曲折程度却非任何多音节单词所能比。
多音节语言如果想要具有同样的表意构成,就得像一个德语复合单词一样长了。所以几乎是天生地,西方的诗歌无法做到像汉语古诗歌一样将格律笼罩到每一个发音。
多音节语言也可以很简洁,甚至就外观的表意最小单位来说比汉语还少,例如拉丁语就能够通过词尾的屈折变化,用一个词完整地表达人称和时态,但是,就发音的时间、书写所占用的空间而论,它仍然不及汉语简洁。 所以可以说,正是汉语理想形态的简洁造成了汉语实际形态的铺张,而西方语言在实际形态上却表现出了汉语所不及的简洁,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人平卡姆就写了一本《中式英语之鉴》来教中国人如何写出标准的英语句子,在作者看来,中国人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不必要的成分过多。
作者应该知道的,这些在英语里多余的成分,在中国人的现代语言里却是必须的,而中国人也并不觉得累赘。要是让现代西方人来逐字直译“愿乞骸骨,卸甲归田,含饴弄孙,以尽残年”,他们估计要疯掉,西方诗歌里倒也不乏这种极尽铺张之能事的句子和段落,然而中国的古人连公文都是满篇典故和韵律的骈体文,简直叫西方人徒唤奈何吧。
中国人的这种对语言的铺张和浪费到明清大概是达到了顶峰,标志就是奏章公文都用骈体文。发展到顶峰之后,就有人要用简洁的白话文来取代它。
白话文一开始还似乎没那么多负担,能。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is actually a kind of cultural annota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switching process of language,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cultures. Therefore, if the translator wants to translate the color word correctly, he must considerate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s.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basing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have been referred to, it is the only way that can reduce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and use the proper words to translate. We must try to reappearance the semantics and the functions of original text by other ways. In the aspect of difference cultural background, we should “seeks common ground where differences exist” as far as possible and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imit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readabilit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t can make the reader accept the culture connotations and the association significances in original language when he accepts the literal information.。
先不要着急,学习英语,人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先找出原因是什么。是单词和习语把握不好,还是语法上还有问题?这两点缺一不可,就像盖房子,前者是砖瓦、后者是泥灰,两者兼备,房子才能改得起来。但是要想把房子盖得好看,适用,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要通过学习与实际锻炼来提高。所以,这两方面知识的掌握是做好翻译的先决条件,一点商量都没有,所以,平时要多多积累。单词量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掌握单词和习语的正确用法,我的经验是学习单词的时候无比了解其辞源:etymology. 然后通过阅读和写作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技巧。
从语法上来讲,中文和英文的最大特点是,前者看上去文字之间的关系很松散,而英文却特别严谨,主句、从句,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泾渭分明,又加上那些起着粘连作用的形形色色的介词等等。了解了这些特点,在进行英译中、中译英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了。所以,多揣摸一下好的翻译作品,同时阅读一下有关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从前人那里汲取经验。
就拿英译中来说吧,要充分理解英文的原文,特别是一个长句,一个involved 的句子,也就是说带有多个从句和分词修饰语的句子。首先要找出哪一个是主句,主句中的主谓语是什么,然后再看看哪些是从句(特别是省去了指代连词的从句),再就是去看那些修饰的部分,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或是介词短语等等。我会把这个句子看成一棵茂密的大树,主句就像其主干,从句就像其枝杈,那些前前后后起修饰、限定、说明等作用词或词语(定语、壮语和同位语等)就像那些障眼的树叶。还有一个敲门就是译成中文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英文本身的语序,否则翻译出来中文就成了软件翻译出来的效果,谁也看不懂。要注意中文“松散”的特点,并利用好这个特点。就拿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话来举例吧:
提供几个百度文库里面的文档给你,这个里面写了英语翻译技巧,觉得挺好的。
如何提高英汉互译水平的几点技巧 摘 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及各自文化系统间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进行英汉互译,翻译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主要强调以英汉互译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增强翻译技能意识,并提出翻译与美学的结合。
关键词: 英汉互译 提高 技巧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得更加密切,国人对西方的交流也越发频繁,为了加强对对方的更多了解,真正做到通过语言理解它所表达的信息,增强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就显得颇为重要。阿尔布雷希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论述了英汉互译能力的7个特征:复杂性(complex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近似性(approximation)、开放性(openness)、创造性(creativity)、特定性(situationality)和历史性(historicity),它们错综复杂,构成英汉互译能力的背景特征,贯穿整个英汉互译过程。
一个成功的译者所具有的英汉互译能力意味着他掌握了各种知识、能力和策略,并在英汉互译中运用自如。此外,引申的解释强调英汉互译能力尤其应建立在语言和语用的能力之上,这种能力的总和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网络,由知识、能力和策略构成。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我们不妨在英汉互译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以英汉互译过程为导向来培养能力 我们传统的英汉互译教学方法是教师选定一篇原文作为翻译任务,学生在课外独立翻译,再回到课堂将粗略的译文提交给教师进行对比审查。
这种教学方式不是掌握翻译技巧、发展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是使翻译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它客观上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种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随之而来的对照参考“标准译文”进行学生译文错误分析的翻译评估中,加剧了不良后果的产生——课堂教学单一化、对立化,教学气氛压抑,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弱化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而过程教学法,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了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贯穿了促进、引导学生对英汉互译过程的思考、回顾、解释,认识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树立“译文无定本”的理念。[1]在布置英汉互译任务的同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引导学生对英汉互译过程的关注与思考;当译文完成时,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标准,不以“标准译文”评论学生译文中出现的问题,而是结合译文及其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讨。
教学中重点不在纠正错误,就翻译的对与错进行讨论,取而代之的是在讨论中,启发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如何思考而产生现在的译文,如何决策,影响选择和决定的参考因素,译文产生的效果,有何独特之处;教师以肯定的回答鼓励其建立自信心和想象力,这样当学生发觉自己的解释没有说服力的时候,自然就会意识到翻译有误或需要改进。 在过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合作互动的关系,生生之间的影响作用值得重视,他们在交流中不仅修改、充实、完善译文,而且互相启发,扩展视野,发散思维,加强认知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翻译”(translation workshop)尤其有利于过程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共同讨论翻译任务,一同经历翻译过程。
过程教学法启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初试翻译者不再盲目地实践,而是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需要的知识、条件,需要解释自己的选择决定,从而理解掌握翻译活动的基本概念。
教师不限定怎样翻译、如何操作,学生在探讨翻译过程中自然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认识到从原文的理解到译文的产生这一转换过程中,经历了几个翻译阶段,译者的思维活动、操作程序是什么,利用了什么知识条件,发挥了什么作用。最后他们对英汉互译过程的描述,就会不乏独到之处和独特的见解。
2.英汉互译练习的形式与文体多样化 一般而言,英汉互译的教程注重基本功训练,难以顾及各种练习形式和文体。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可补充更多的练习形式和文体,使学生在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之后,能更快地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1)练习的形式 信息时代的翻译,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速度快。大量的信息并不需要全文翻译,译者可以对原文加以压缩、摘编、概括或改写,以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
因此,教师在重视训练学生全译能力的同时,还可训练学生的变译能力,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的能力。 (2)练习的文体 精选各类文体的篇章,包括反映当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的新闻、科技、公文、政论、法律、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的篇章选段或短文,以及各类应用文,如广告、公函、契约、操作指南、产品说明书等。
训练学生翻译各类文体的篇章。
考研翻译硕士的翻译基础考试大纲要求如下:
一. 考试目的:
《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互译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总分150分。
I. 词语翻译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 题型: 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英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
II. 英汉互译
1. 考试要求: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英译汉速度每小时250-350个外语单词,汉译英速度每小时150-250个汉字。
2. 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英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英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20分。
六、参考书目: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