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如同世间所有的科学、技术等等学问一样,没有入门不入门,关键是一要把握住他的根本。
圆觉经上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所以一切的佛法,一切的如来,一切的菩萨,最根本,最核心的依靠是那个圆照清净之心,未成佛之前,一定要靠智慧。。 佛法是智慧的学问,所以你可以从般若入手,佛陀在世,用二十二年讲般若,可见般若之重要性。 这方面的经典,有心经、金刚经、圆觉经,般若经等等,自己可以没事看看,一本一本的好好吃透。。不要害怕,经这么多难以有时间阅读,你可以先拿其中小的,比如心经,吃透了,其它经,自然能通。。 真理只有一个,所有的描述都只是换了个句法 换了个名词。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
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
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qri-ariya-saccq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wiccasamuppq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佛是神吗?إ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إ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إ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إ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إ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إ问:什么是“因果相续”?إ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也是反对的。关于因、缘、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八大宗派。
唐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颂一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前五识颂二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前五识颂三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意识颂一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意识颂二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言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意识颂三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绵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末那识颂一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编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末那识颂二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末那识颂三
极地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阿赖耶识颂一
性唯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阿赖耶识颂三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看你给谁讲?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佛法,那么要讲佛法的核心,理清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破除误解。还要让大家觉得佛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佛法核心是什么?就是开示悟入佛知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度一切苦厄,其他的都是枝末。再细说就是一实相印,三法印。
如何说佛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就是佛法能解决我们的种种病,种种苦:四谛(佛法到底是干什么的:认识苦,苦的原因,灭苦的方法,灭苦到达什么境界)、十二因缘、三归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等(这个就是五乘教法,就是因果原理)
我给出一个建议,供参考。
实际上,佛教不存在入门读物,佛教中宗派林立,各派所依据的佛教经典全不一样。现在坊间流传的佛教经典,分别代表了佛教不同的宗派。
一般人学佛,有两个相对有效的入门方法。一个是有人指点。
比如拜师,或者身边有人对佛学造诣比较深的人介绍。 另一个是自学的途径。
通过一些对基础知识的了解,逐步深入。 如果你是自学,建议你先读一些介绍佛教基础知识和佛教历史的普及性书籍作为入门,然后再接触佛教的经典。
比如,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史》就是一本很好价值的入门书籍,其中对佛教的历史以及佛教的基本知识都有准确的叙述。特别是对佛教的不同宗派的区别和各自依据的佛教经典也有具体的分析说明。
有了这本书作为铺垫,以后阅读佛教经典就比较容易了。 顺便多说一句,佛教的“四圣谛说”和“十二因缘说”是佛教的基础教义,佛教的各个宗派只有在这上面是一致的。
所以,重点把这两个教义理解了,就算入门了。
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什么是缘起论?
什么是四谛?
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无常无我?
什么是三法印?
什么是三皈依?
什么是涅槃?
什么是三宝?
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什么是四念处?
什么是四禅八定?
什么是居家八法?
什么是发菩提心?
什么是五乘教法?
神通,应如何看待?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什么是丛林制度?
什么是和尚?
什么是法师?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