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新闻内容的意义以议论的方式写成导语,被称之为______导语。播这种导语时应庄重、大气。( B )
A.补充式 B.抒描式
C.议论式 D.转折式
2.表达时,用声比较平缓,语言稳实、质朴,常用于科教片的解说。这种解说样式被称为______解说。( B )
A.议论型 B.叙说型
C.抒描型 D.讲解型
3.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宜采用______来强调外在的形式美,以调动、渲染情绪及艺术气氛。( D )
A.淡彩修饰 B.清淡修饰
C.浓彩修饰 D.重彩修饰
4.摄制现场的光线过强,照度偏亮时,化妆的底色应相对______些,以便使肤色呈现自然、健康状态。( B )
A.亮 B.暗
C.浓 D.淡
5.人的脸型大致可以用七种左右的几何图形来概括,上窄下宽的脸型被称为( B )
A.三角形 B.倒三角形
C.棱形 D.梯形
6.涂抹底油的正确方法是按照面部肌肉纤维生长的自然规律特点,以______并用的方式,把适量的护肤底油由面部中央向四周均匀施加。( C )
A.小指和中指 B.无名指和小指
C.食指和中指 D.中指和无名指
7.握手时手掌向上,被称为______握手,表示想取得主动、优势或者支配地位。( C )
A.平等式 B.乞讨式
C.控制式 D.手套式
8.两手指尖并拢或交叉置于颚下的动作被称为“______”,意欲为向对方传达自己充满自信的信号。( A )
A.尖塔行为 B.倒尖塔行为
C.开放行为 D.封闭行为
9.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的形区域,被称为( C )
A.近亲密注视 B.远亲密注视
C.社交注视 D.严肃注视
10.眨眼也属于注视方式之一。眨眼一般每分钟______次,若眨眼时间超过一秒钟就成为闭眼。( A )
A.5-8 B.8-9
C.1-2 D.3-4
填空题,已经有所遗忘了,毕竟是想帮助你,不想误人子弟,所以,我就不写了,你查查书,应该是能查到的
上面的选择题是认真做的
1、电视新闻稿强调声像对应,不能“两张皮”;报纸新闻稿则没有这个要求。
电视新闻有声音和图像两部分。电视新闻稿(文字稿件)在电视新闻里面就是播音员播出的声音(解说词),新闻图像是由电视摄像摄制的画面。一条完整的电视新闻是由声音和图像组成的,缺一不可,两者都同等重要。同时,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电视新闻才是成功的电视新闻。
2、电视新闻稿多用同期声、现场声、现场采访;报纸新闻稿虽然也强调现场采访,但同期声是特有的。
3、电视新闻稿的语言要求尽量口语化、通俗化,多用短句子。电视新闻如同广播新闻均属流媒体,新闻稿是靠播音员用声音去表达、传播的,不同于平面媒体受众可以随意重看的。声音和图像都是“一晃而过”、“稍纵即逝”的,受众反应时间也有限,不可能长时间琢磨、思考,因此电视新闻稿的语言应该尽量口语化,避免书面语言,而且里面的术语、描述要尽可能通俗化,不要太专业、太隐晦,同时句子不要太长。
第一类:是我们最常见的消息,如报纸上的本报讯、广播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消息类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迅速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闻。刊发篇幅和播报时间都很短,观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大量的信息。
第二类:是专题类节目,这类节目的话题一般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报纸上的新闻背景分析、广播中的广播讲话、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等。这类专题节目在动态新闻的基础上又做深入详尽地报道,因此占用的版块大或时间长。
第三类:是新闻评论类节目,如报纸和广播中的评论、评论员文章,电视讲话和电视评论等。
特点:时效性、现场性、纪实性、综合性、贴近性、接受的随意性
1 新闻的真实性 时效性 趣味性 重大性 实用型 尽量多的涵盖这些性质 越多新闻就越好
2 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政治家办台办报 说通俗点就是听党的话 构建和谐社会 尽量的报道正面消息 负面消息必须领导签字同意 注意舆论导向
3 注意新闻的创新 不要千篇一律老套筒 把广播的速度快的性质体现出来 利用广播手段 如连线 现场报道 录音报道 等等
4 新闻的外宣性 一般来讲 广播新闻编辑记者都是有内宣任务 那么还要注意积累素材 为外宣和创优工作做准备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大 或者人有我新 奇
问候朋友。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政治课 2 笔试
2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政治课 4 笔试
300015 英语(二) 文化基础课 14 笔试 是
400016 日语(二) 文化基础课 14 笔试 是
500017 俄语(二) 文化基础课 14 笔试 是
6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专业课 6 笔试
700659 新闻摄影 专业课 5 笔试
8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专业课 6 笔试
9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专业课 4 笔试
1010019 新闻伦理与法规 专业课 5 笔试
1100642 传播学概论 专业课 6 笔试
1200182 公共关系学 专业课 4 笔试
13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专业课 4 笔试
1410056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接考本专业加考课 接考规定 接考专业分类 (文本)1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加考课 10 笔试 200633 新闻学概论 加考课 6 笔试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00633 新闻学概论 00633 新闻学概论
新闻-类型 奥运报道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 有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 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 有国际性新闻、全国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 有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 有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 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新闻-特性 1.现实性 新闻是反映现实的手段,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社会,新闻是影响受众认识和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动因。
2.时间性 新闻是时代的最新记录,是“易碎品”,时过境迁。要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披露,讲究时效。
3.公开性 新闻不同于内部情报,也不是私人间互通信息;它面向大众,公开传播,传播面越广,受众越多,价值就越大。 4.连续性 客观世界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每日每时同受众见面的新闻报道,连续地、如实地反映变动着的客观事物,不能等到某一事件结束才进行。
新闻-功能 《人民日报》是党报1.传递信息。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告知,它帮助受众清除或减少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
新闻是一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能沟通人际关系,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外交流,横向沟通,把个人与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联结起来。 2.宣传鼓动。
客观存在的事实一经传播,往往反映出传播者的思想倾向与政治立场。各个阶级的政党、集团常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传播自己的观点 、主张 、政策,以影响社会舆论,争取群众。
3.服务社会。新闻能预测形势,提供咨询,帮助受众趋利避害,正确决策。
4.提供知识与娱乐。新闻能为受众提供知识,开阔视野,也能为受众提供珍闻趣事,赏心悦目。
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媒介的类型 i. 报纸:作为大众化的新闻媒介,报纸的历史是最长的。它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
ii.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 iii. 电视: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
iv.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同时,它的作用很难说是传播新闻,但它传播新闻的功能却是独特的,是传统三大媒体在许多方面是无法相比的。
v. 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vi. 手机:第五媒介。由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不可忽视其在信息传播,包括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简析主要新闻媒介的个性特征 I、报纸: ① 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 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 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 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 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 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 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 II、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
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总结起来,就是: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 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 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 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III、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 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
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
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 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己风采的时候往往正式报纸能够出彩的机会,因此它们具有互补的关系。
与广播一样,电视具有顺时而播的特点,对人们的随意收视形成了客观限制。 IV、互联网 互联网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形态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朝着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新闻是真正全球化的新闻,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发自收的自由,而且提供了抵抗多种可能的收发限制,这就使网络新闻能够在一些事件、问题、人物、现象上,形成了独特的舆论环境。 网络新闻传播使新闻源、。
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有三大类,如下: 第一类:是我们最常见的消息,如报纸上的本报讯、广播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
消息类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迅速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闻。刊发篇幅和播报时间都很短,观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大量的信息。
第二类:是专题类节目,这类节目的话题一般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报纸上的新闻背景分析、广播中的广播讲话、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等。
这类专题节目在动态新闻的基础上又做深入详尽地报道,因此占用的版块大或时间长。 第三类:是新闻评论类节目,如报纸和广播中的评论、评论员文章,电视讲话和电视评论等。
特点:时效性、现场性、纪实性、综合性、贴近性、接受的随意性。
电视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创造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作活动。
特征要求:1.规范化的口语电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外语、少数民族语和方言等节目外,它以大众最容易接受、也最感亲切的语言即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传播和交流。播音员是电视语言的集中体现者,他们的语言规范水平代表着电视语言的规范水平,尤其是新闻类节目,往往是一个电视台的宣传窗口,新闻节目制作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台整体素质的高低。
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规范化语言,语音标准,吐字归音圆润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方言土语和语病、错句,努力将最标准、最规范、最完美的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2.积极的播音状态积极的播音状态是提高电视新闻播音质量的关键,只有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才能将新闻稿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感情、气息、声音运用自如,从而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
认真备稿是保持良好播音状态的前提。备稿越充分,播音时的误差就越少;缺乏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就容易出现断句不当,语流不畅等问题。
积极的播音状态还体现在播音员的用声技巧和播音仪态等方面。播音员在话筒、屏幕前要态度积极,思想放松,精神集中,在声音运用上要用真声、实声,不做作,不刻意模仿他人。
3.合适的播音速度与节奏电视新闻播音速度的快与慢、节奏的缓与急,不仅体现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的收视效果。普遍认为,平均每分钟300字左右的播音语速最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同样,节奏在新闻播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节奏与速度是相辅相承的。根据稿件内容,播音应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播音节奏把握得好,能使新闻的主题更加突出,感情色彩更加丰富,词意的表达更加准确,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4.准确的重音与语气一般来说,新闻稿件的篇幅大多较短,客观性、逻辑性较强。
如果播音员有一两句话没播清楚,就可能影响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信息接收。在一些新闻稿件中,有些长句的结构比较复杂,播音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因而,播音员在备稿时,还应着重处理好重音问题,找准重音、强调好重音,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观众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收听目的。重音的表达并不是单单靠增强音强、放大音量就行,它是在重音与非重音的轻重、虚实、长短、抑扬对比中实现的。
所以重音的选择要“精”而“准”,应该在通晓全篇、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慎重确定。播音语气是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个体声音形式。
它关系到每一篇稿件、每一句话,是播音技巧的核心。正确运用语气,能增添稿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人表达同样的语句,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播音在语气的处理上特别强调“再创作”。
5.良好的心理素质播音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机性和挑战性,它要求主持人具备很高的应变能力。播音的前后过程包括许多复杂环节,其中有节目的最初构思,以及采、编、播等等,涉及许多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播出效果。因此,播音员,尤其是直播的播音员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应付诸如此类的突发事件。
6.过硬的身体条件播音员虽不是体育运动员,但也需要相当不错的体能,尤其是要有很好的肺活量。播音员就像一名歌手一样要练习怎样用气,气用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发音是否圆润,语句是否通顺、流畅,整篇文章是否能一气呵成。
用气是一种技巧,而且是可以通过刻苦训练去获得。但无论是要练就一副洪钟般铿锵有力或是高山流水般凄婉动听的嗓音都必须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
7.高尚的道德情操许多人认为道德、情操是为人范畴的事,与生活语言习惯一样跟播音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
俗话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对于播音员来说就是声如其人。
每一个播音员的道德品行、个人修养、文化水平都不可避免地散发和洋溢于她或他发出的每一个音节中,渗透到所读文章的字里行间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7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