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是西方汇率理论中,表明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之比小于1,会引起本币贬值。
例如美元的贬值就源于美国大幅的贸易逆差引发美元汇率制信用下跌。 资产组合平衡的影响portfolio Balance Effect:源于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根据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特点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汇率理论,即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它强调各国资产持有者的资产组合平衡条件,在作具体分析时,资产组合平衡理论作了一些假定。
凭借风势Leaning against the Wind,或者是借势而为Leaning against Wind 现金余额方程式Cambridge Equation 消毒, 灭菌Sterilization,这是名词,具体的要看句子中的应用来理解了。 其实金融英语非常专业,不同的词汇在不同金融环境中意思完全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雅思托福的分非常高,但是看CFA、FRM这一类金融专业考试资料,一样会发现无法理解词汇的正确含义。像Leaning against Wind这是我们投行内部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谚语,意指风险交易管控要顺势而为。
Cambridge Equation是源于剑桥大学的线性数学金融建模研究,后来成为银行分析现金头寸的工具。看你的提问大部分都是和货币以及汇率有关,如果你本人没有我们行业要求的必修货币银行学的话,那么要理解这些专业词汇肯定是很费力的。
我也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尽力帮你解答。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按各种标准划分出的贷款类型也是有差异的。如美国的工商贷款主要有普通贷款限额、营运资本贷款、备用贷款承诺、项目贷款等几种类型,而英国的工商业贷款多采用票据贴现、信贷账户和透支账户等形式。
银行贷款是指个人或企业向银行根据该银行所在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的个人或企业,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
1.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办法为主的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形成于1985-1978年.其特征:(1)设置上,全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2)中国人民银行执行双重职能(3)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体制。
2.信用风险:指借款人违背承诺、不能按期还钱的风险,或者说借款人还不起钱的可能性。一般的,信用风险主要用在对债券的分析当中。由于借款人的还钱能力差异较大,债券的信用风险也很不同。
3.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
金融简单来说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风险,交易,融资,财富管理。信用,是整个金融全领域的最根本的基石,也是全球资本市场得以维系的基石和最终之锚。
如果没有信用,那么就不会有通货,人类就会退回到物物贸易的时代。有了信用,通货才有价值,因为通货的本质,就是一种主权信用负债。
有了通货之后,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全球国际贸易,才能得以良好运行。解决了通货这个度量衡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商品的流通,就可以进入交换的环节。
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商品的流通,其本质只是产权的转移,并不需要实物的交割。那么问题就升级了,那就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之后呢,交换就变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证券化,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交换的效率。
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于是,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了。
在资本市场上,人们因为对世界的理解和信息的占有不一样,所以导致交易标的物的价格,就会起起伏伏。价格波动的本质,就是交易主体,对当下的市场,看法出现了分歧。
一个没有分歧的市场,标的价格是没有波动的。因为价格在不停的波动,那么一笔交易,既可能会是正收益的,也可能会是负收益的,没有一个人想承担亏损,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个正收益的结果。
这个亏损,对交易者来说,就意味着风险。风险的本质是什么呢,因为世界是不确定的。
它一直在变化莫测,所以人们能捕捉到的当下的信息也注定是不完备的,那么大家都不完备,在决策上,也都注定是不完美的。巴菲特说,概率是对无知的度量。
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用保险业的视角看,人类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理论上,都需要卖出风险。
信用,给资产定价,资产证券化,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解决风险的问题,对风险进行管理。
干脆把风险也证券化好了。于是,就出来了各种金融衍生品,各种给风险定价的模型。
很多人认为,金融是随机的押大小的赌博游戏,那是他们不懂整体的资本市场的大图景。风险,也是可以证券化的,可以锁定的,可以控制的,终于,大家不用掷骰子押大小拍脑门下单了。
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举,但也是一个双刃剑,08年金融危机,导火索,就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崩盘。用来控制风险的风险管理工具,却制造出来了最大的风险,不得不说,这是个喜剧,挺讽刺的。
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有钱的想把钱兑换成正收益预期的资产。
有资产的,想出让部分股权或资产,兑换成资本,进行经营扩张。简单的讲,这就是融资的本质。
很多信贷融资背后,有比较隐秘的无风险套利行为,本质上是资源寻租或者权力寻租。这里不敢多说了。
影子银行什么的。敏感。
有了风险管理工具之后呢。那么,固定收益,绝对收益,财富管理,这个巨大的市场,才成为可能。
不然只是纯粹的赌博游戏,玩太大,心脏可受不了。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应运而生,资本市场,进入了机构化时代。
目前,美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远大于银行体系的现金储蓄规模。
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s and Weiss,1981)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全面系统地从信息结构角度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不完全信息下逆向选择能导致作为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的信贷配给做了经典性的证明。本斯特和赫尔维格(Bester and Hellwing,1987)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分析的基础上,对事后借款着的道德风险行为造成的信贷配给现象作了补充。他们认为:在信贷时常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表现在信贷市场上借款者拥有自己用贷风险程度和能否按期还贷的私人信息,借款者如果不对银行如实报告其贷款投资的情况,银行在面对按期还款不同的众多借款者时,难以从借款者过去的违约情况、资产状况和贷款用途的资料中,在事先就确定借款者的违约风险;贷款事后,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的用贷和还贷行为,借款者有可能采取风险行动,银行面临着违约的贷款风险。因此,银行的预期利润率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取决于贷款风险的大小。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利率,在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时,银行高利率可以增加利润,信贷配给不会出现。但是当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者的投资行为时,提高利率反而会使低风险者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行为);或者诱使借款者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这里的原因是: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息的借款者正是那些预期还款可能性低的借款者,结果,贷款利率的升高可能而不是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从而银行会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从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者的贷款申请。
/view/136600.htm
首先你要吧书本读熟,也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在这一过程中,吧书本上的名词全都用小本本抄下来。另外可以去网上考研论坛找找相关的学科名词解释,这一般都有人总结的。你可以打印下来对照着自己的看,查漏补缺。
还有,注意一点,名词解释不是让你用一句话说完就没事了。也就是说,书本上一句话解释的名词,在你考试时候不能这样简单的回答。你必须对该名词进行扩展。比如说需求的价格弹性 你就要回答概念,计算公式,分类,还要画图。
具体你可以参考一些参考书,金圣才编写的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上面给出了一些范式,你可以模拟对照学习。基本上就这样,希望启道考研对你有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