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nbsp;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 2.儿童个体发展 3.教育目的 4.德育 5.讲授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美育的任务。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试卷 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 答:校本研究是指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内外的其他力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校本研究。
更进一步说,“校本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核心研究力量,理论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制度。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没有师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得到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的过程。
案例的基本结构 答:案例的结构包括: (1)主题与背景。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2)情境描述。
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3)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4)诠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应从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层面。 4.学生发展的内涵 答: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指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良好的专业功底和 合理的 智能结构,一般是“底部宽厚(即有广博的文化功底)、中部坚挺(即有雄厚的专业功底和优良的从事任教基本功)、顶部开放(即具有良好的开放的观念意向和学会学习、不断获知的本领)”。 而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功底,而且有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引领。
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更能加速新教师成长的步伐。 反思与交流的习惯、能力和机会,强调有优良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对自己做学生时期的体验的反思,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经验及教训的总结与反思等。
同时,强调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适当机会,包括对自己在学生时期所受教育的良好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教学。
因为: 1.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反思教学中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也就是一种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研究。
4.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反思教学不及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其中,支撑教师不断对教学反思的,是基于“关怀”的伦理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观等三种基本观念。 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要阐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在这里,所谓“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
笔试
①教育理论
1、教师招聘考试都有哪些形式?
从考试形式来看,各地市不同的考试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1)笔试内容为“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2)笔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
(3)笔试内容为“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2、教育理论知识都包括哪些题型?
教育理论知识的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型。客观题主要是指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主观题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等。一般地域不同,题型也有所区别。
《教育教学常识读本》考试大纲(试行)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 《教育教学常识读本》课程是无锡市面向社会进行法定考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应考者掌握教育教学业务主要内容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教育教学常识包括教学业务、现代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本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应考者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方法,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学会就课堂教学技能、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Ⅱ考试题型、时间和考试形式 一、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选择题(30分)、判断题(1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题(10分)、简答题(20分)、案例分析题(20分),合计100分。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形式 闭卷测试。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讲 专业法规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识记无锡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达标要求,理解无锡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要求和班主任工作规定。 一、无锡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工作达标要求 (一)考核知识要点 1、教学常规入门要求。
2、课堂教学过关要求。 3、教学业务能力达标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教学常规工作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 (2)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实验等。
2、领会 (1)教学常规的入门要求。 (2)课堂教学的过关要求。
(3)教学业务能力的达标要求。 3、应用 应用教学业务工作达标要求分析案例 二、修改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 (一)考核知识要点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班主任的概念。 2、领会 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等主要条款。
3、应用 应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分析案例。 第二讲 教学业务常识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识记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等概念,理解课堂教学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特点,应用教学业务常识的理论分析具体的教学现象。
一、课堂教学基础知识 (一)考核知识要点 课堂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结构、方法、艺术。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课堂教学目标的分类。
(2)课堂教学过程的概念。 (3)课堂教学结构的概念和组成。
(4)课堂教学方法的含义和种类。 (5)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
2、领会 (1)课堂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2)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原则、主要内容和标准。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法则。 (4)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5)课堂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3、应用 应用课堂教学基础理论分析案例。
二、课堂教学技能 (一)考核知识要点 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特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
(2)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 (3)课堂教学技能体系的主要内容。
2、领会 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特点。 3、应用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综合应用教学技能。
三、教学模式 (一)考核知识要点 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教学模式的定义、构成要素、特点和种类。
(2)教学模式的功能。 2、领会 怎样学习、推广和研究教学模式。
3、应用 应用教育模式理论分析案例。 四、现代教育技术 (一)考核知识要点 现代教育媒体、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教育技术的定义。 (2)现代教育媒体的分类、特点。
(3)计算机辅助教育(CAI)的概念、构成。 (4)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2、领会 (1)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3、应用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分析案例。 第三讲 现代教育常识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识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性教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特征、内容、目标;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作用及其核心内容;实施主体性教学应确立的基本观念。
运用现代教育常识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一、素质教育 (一)考核知识要点 素质教育的特征、内容和目标。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素质教育的概念。 2、领会 (1)素质教育的特征、内容和目标。
(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3、应用 应用素质教育理论分析案例。
二、创新教育 (一)考核知识要点 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作用及其核心内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创新教育的概念。
(2)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其核心内容。 (3)创新教育的战略纲领和基本观念。
2、领会 (1)创新教育的本质要义。 (2)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应用 应用创新教育理论分析案例。 三、主体性教学 (一)考核知识要点 主体性教学应确立的基本理念。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主体性教学的概念。 (2)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位。
2、领会 (1)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