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型l900年奥地利生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等发现了人类血液的不同型号,即ABO血型系统,揭开了输血史上全新的一页,他因此而获得了 1930年的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
然而,血型对人类所起的作用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它在人类的遗传学、血液学、免疫学、法医学和器官移植等学科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青霉素1928年夏天,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青霉素,当时没有引起重视。
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人们对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急切要求,抗菌药品又成为医药界注意的中心。1938年,弗罗利和钱恩再次研究了青霉素,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奠定了青霉素治疗学的基础。
他们3人因此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三、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是本世纪又一项重大医学进展。
1936年,前苏联首先进行了肾移植。1954年,美国一位年仅21岁的妇女移植了自己同卵双生姐姐的肾,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成了世界上肾移植后活得最长的人。
1964年,美国科学家最早取得心脏移植成功。现在全世界经心脏移植存活的已有400多人,其中两人已活了10年以上。
四、脱氧核糖核酸(DNA)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里克首先确定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立体结构,这是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生物科学划时代的成就,它的重要性可与生物进化、核裂变等类科学发现相比。生长、疾病和衰老等的根本奥秘都存在于DNA的双螺旋立体结构之中。
而对于像人这样的高等生物,DNA还决定了智力和记忆等精神活动的特征。因为这项发现,他们与另一位科学家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五、试管婴儿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布朗在英国诞生。这以后,世界其它许多国家也都陆续娩出了“试管婴儿”。
我国虽起步较晚,但也在1989年3月10日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这一医学进展意味着人类的生育与性生活相分离,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法律、道德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六、介入放射学1953年塞尔得林格首先应用自制的器械成功地进行了动脉血管造影,避免了以前切开动脉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1956年塞尔得林格成功地完成了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为介入放射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介入性血管造影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等病理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然后利用插入的导管进行治疗。它在X线、CT和B超的导向下,将一个大手术变成了较小的手术。
七、CT和磁共振医学诊断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根据“声纳”原理设计的超声探测技术;70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技术(CT),可以查出普通X线检查技术查不出的病变,其发明者柯马克和纽博尔德洪兹菲尔德因此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至80年代,又出现了磁共振显像技术(MRI),诊断效率比CT更有提高。
八、内窥镜手术1987年法国医生莫瑞特首先利用膀胱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内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人类手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90年代初,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内窥镜手术开始风靡全球,这种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认同。
目前,已经在腹部外科、胸部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等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 1 选题阶段: 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
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1.1 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息、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临床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 ⑵ 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 ⑶ 阅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 ⑷ 新药、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 ⑸ 上级布置或招标的题目。在初步考虑拟选题目之后,应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避免题目类同、结论陈旧和不符合客观事实。
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 1.2 实验研究阶段:这包括应用国外或国内的先进手段、药物、手术方法、检测等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和随访调查,并用动物或正常人作对照试验,要求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及资料,作为论证和评价成果的依据。
1.3 整理、分析资料和总结阶段: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临床分析和比较,得出显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结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引证文献作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对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进行论证,包括预后的估价。
最后对论文作出自我评价,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4 撰写论文阶段: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恰如其分,切忌浮夸和虚构。
当然,在产生论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须学会文献检索,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 X2 检验、T 检验、F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运算、如何选择样本大小等,努力阅读医学情报信息和文献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写出真正好的论文。 2;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2.1 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 2.1.1 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
2.1.2 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 2.1.3 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
关于题目要求: ⑴ 可检索性; ⑵ 特异; ⑶ 明确; ⑷ 简短。命题方法: ⑴ 方法; ⑵ 结论; ⑶ 探讨。
2.2 关于把 “ 构成比 ” 当 “ 率 ” 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
2.3 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 2.3.1 只有观察组没有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结论。
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2.3.2 病例资料经过有意无意的挑选:有些论文,对所谓 “ 资料不全 ” 、“ 疗程未满 ” 、“ 未随访到 ” 的病例剔除不计,这样所得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疗效高,因为若如此剔除,其结果的科学性必然成问题。更有甚者,对一些数据,主观臆断地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这次研究的意义。
2.3.3 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够。 ⑴ 无明确的客观指标、仅凭患者主诉进行考核; ⑵ 观察、研究人员的主观偏面性; ⑶ 考核标准过低; ⑷ 数据未经统计学处理; ⑸ 考核方法不够科学。
统计学分析的差错。 ⑴ 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同期对照、历史性对照、不同地区或医院的对照交叉对照); ⑵ 随机化分组(简单、区组、分); ⑶ 盲法(非盲、双盲)。
以上资料,说明了在考核疗效时一定要注意: ⑴ 病例资料的可比性; ⑵ 客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⑶ 考核指标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可比性、指标不能过低,不能有主观偏面性等)。图表的应用问题:图表是表达研究数据,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简洁方法。
一般来说 “ 图 ” 是从 “ 表 ” 来的,可以使读者从图中看出一个大概趋势和实验内容。在图表应用上,可用文字表达的就尽可能不用图表,必需用的也不宜过多,一般在 4 幅以内。
3 写作技巧问题 论文要使读者喜爱就必须求 “ 新 ” 、“ 精 ” 、“ 全 ” 。文字简练达到 “ 量体裁衣 ” 的水平,力争达到 “ 少一句不够,多一句嫌罗嗦 ” 的要求。
一般论著字数在 2500 ~ 5000 字左右,摘要在 1500 ~ 2000 字左右,病例报告在 1000 字左右。字迹要端正。
简化字要规范,不用自选字及自选简化字。各种符号亦要符合规范。
其他当有医学名词、药物名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基金资助、著作权法等问题,一切均按国家及中华医学会规定的标准执行。计量单位请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白云浮动,传奇被停留在过往,落叶沉睡于大地,孕育着一个希望的诞生。
2007年的夏天,这是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暑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暑假便来到新城红十字医院(原八毛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
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
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1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
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2007、7、21在医院领导的同意下,我观摩了一例左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主刀的医生,顿时让我感到医生的伟大责任。
手术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技,让我了解到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的细心,仿佛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你们是用动物做实验,但以后你们却是要给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短短的15天医院实习结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想想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战斗的护士们,才知道护理工作的不易。 我觉得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 1.思想素质: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护理人员热爱护理工作,献身护理事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修养,以白求恩为榜样,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真诚坦率,精神饱满,谦虚谨慎,认真负责;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爱护集体,爱护公物。
2.专业素质: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态度诚恳,和蔼热情,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身心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按章办事,操作正规,有条不紊,执行医嘱和从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及时,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病情变化,遇有病情突变,既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又要在抢救中敏捷、准确、果断;做好心理护理,要求语言亲切,解释耐心,要有针对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强其向疾病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礼貌待人,朴素大方;作风正派,对病人一视同仁,对工作严肃认真。 3.科学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控索的精神,要认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每项护理技术操作都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控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要积极努力学习和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
同样,即将成为口腔医生的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 1.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 2.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一轮对医学知识的吸收和总结也拉开序幕,我会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加油——对所有的人说。
沙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方法 随机抽查86例冠心病并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氯沙坦治疗组46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50mg/d。
两组均连续观察1年。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分别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E/A比值等参数,以评价氯沙坦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1年氯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降低,左室射分数则明显提高,E/A值显著增高;而常规治疗组在上述指标上有加重趋势。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室重塑,阻抑左室重塑过程,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冠心病;心功能;左室重塑;超声心动图;氯沙坦 本研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46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后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以评价该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86例冠心病并慢性心衰病人(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男49 例,女 37例,年龄36~82(60。 41±14。
63)岁,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窦性心率,左室射血分数 133kPa)。 1。
2 研究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氯沙坦治疗组46例。2组年龄、性别、既往史、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著性(P=0。
34)。氯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原则相同的条件下(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口服氯沙坦(美国默沙东公司)50mg/d治疗;常规治疗组仅给常规治疗,治疗时间1年。
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时,使用美国GE公司Vivid 7型多普勒彩超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E/A比值,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以上各值均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1。
3 统计学处理 各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治疗前后组间方差分析及同组内治疗前后配对检验。以P 2 结果 2。
1 左室大小及LVMI的变化 两组间治疗前的 IVST、LVPWT、LVMI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对比,氯沙坦治疗组的IVST、LVPWT、LVMI均明显降低。
而常规治疗组的IVST、LVPWT、LVMI均有明显增加,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氯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表1 左室大小和LVMI的变化注:氯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 2。
2 LVDd、LVEF和E/A值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间LVDd、LVEF和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氯沙坦治疗组LVDd明显减少,LVEF明显增加,E/A值显著升高。
治疗后氯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LVDd、LVEF和E/A的变化注:氯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 05,**P 3 讨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肾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是其特征之一,结果引起不适当的体液潴留、血管收缩及心脏血管重塑或左室肥厚(LVH)等,促进临床症状发展和心功能恶化〔1,2〕。 LVH可引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还降低冠状循环储备能力,加重心肌缺血,使心肌内电传导速度异常,各种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还没发完自己看把 ?si=1
论医学的社会性 【关键词】 医学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载体是人的生命,其目的是无限地接近人类生命过程的真理。
医学应满足社会的医学需求,在社会中实现其维护人类生命的作用,因此医学又具有社会性。医学的社会性体现在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更体现在医学社会工作中。
1 医学的发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事实上也坚持了“客观性的原则,坚持可检验性、可证实性、可重复性的原则”〔1〕;医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命过程;并且医生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消除他们的疾苦。
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但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是人,因而医学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而是高科技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 1.1 医学的发达与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我国在上古时代医生就已经是专门的职业,如周礼天官就有正式文献提到医师的职责。
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并非每个医生都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一般人中只要略有学问且自己对医事有所把握者,都可为人切脉开药,直到如今仍有其余迹。(2)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了中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还有一本传世巨著,那就是《黄帝内经》,她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
(3)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客观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4)到了金元时代,中国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该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到了现代,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医学在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
2003年抗非典的胜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1.2 医学的发展对人类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1)中国古代医学发展较早,与传统儒学联系紧密,历代许多医学伟人都是由儒入医,积极用世的思想比较突出。
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仁”与“礼”同时也指导了医学的从业思想。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的“序”非常明确指出“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教含灵之苦,”清代袁枚评薛雪从医一语中的“圣学莫好仁,先生能以术全其民,使无夭礼,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从《周礼医师章》到《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一部中国医学院史,“仁”的思想贯穿始终,可以说,中国医学史是一部闪耀着耀眼光芒的人文主义的历史。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不少人为攫取财富,践踏人性,毁灭人伦,无所不用其极。
即使在医学界,草菅人命,乘人之危,坑蒙诈骗,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以中国医史作为当今医学界澄澈的参照,作为对当今唯利是图的人的棒呵,积极意义是明显的〔2〕。
(2)中国古代的医学伟人。常带着实事求是勇敢探索的精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医疗活动。
因而他们在当时以致对后世都具有模范作用。从张机到后来的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大家,他们无不是科学地牢记前人,批判地吸收前人经验,大胆提出自己见解,创立自己学说,推动中国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类的进步。
2 不同的社会时代有不同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医学模式。
(1)西周时已确定了一整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置医师,掌医之政令;又分医学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为医学分科之始。当时政府机关已设官员掌管藏冰,变火,以救时疾。
公元前五世纪,医学家秦越人(扁鹊)诊病已用望、问、闻、切的诊断法,尤长切脉诊断。(2)现在正面临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的属性的认识,包括了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探究到社会层次,医学模式增加了心理与社会的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旧的模式下,不会因不被认识而不发生作用,也不会因被认识而替代生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因其影响生物因素成为医学模式的内容,但医学的载体仍然是人体生命,医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