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习好语文,首先应该懂得什么是语文。
我国著名教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个观点,早已经得到同行们的认同,因为它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所以,我们说,语文其实是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文言的一门功课。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老师要给学生作详细的讲解,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从字形、字音、字义,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都要阐述和解剖,以为这样教就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表达。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
武汉市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的语文教改专家洪镇涛认为,语文学习应该象小孩学习语言,运动员学习技能那样,主要靠实践。学习语文主要靠读和写这两种实践,多读,才能增强语感、积累语感。
有了语感才能判断文句的正误和优劣,有了语感才能讲出合乎规范的语言,写出合乎规范的文章。多写,才能掌握各种文体的规律,才能掌握各种表达技巧,才能做到妙笔生花。
所以,学习语文,学些分析方法是应该的,但是必须明确,学习语文是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 洪镇涛老师指出,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我们应该很好地遵循。
在这四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尤其注意语感的积累,因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要培养语感,就要加强语感训练,应该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在听说读中,读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对于一些比较典范的文章,应该能够熟读成诵。
如果能把二三百篇文章熟读成诵,让它们烂熟于胸,就比较容易做到开口成章,下笔成文。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大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语文水平的高低对其它科目的学习影响很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学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语文的能力,并且注意把这种能力转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去,这样,各科的学习才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__^*) 嘻嘻……。
首先,我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决”;刘秀同志也讲过:“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这话作为引导学生的行动指南。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语文基础差、底子薄,以致造成对语文科没有多大兴趣,语文成绩差。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出些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语文也不是很难”的感慨。我一直以来都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试验,每道题都让学生回答或在黑板上板书,如果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意见,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无论是对或错都无所谓,直到没人回答为止,然后再给予点评。对的表扬,错的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通过这样,学生积极性高了,自信心有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其次,指导学生自己出测验题(指基础知识方面)、抽签考试、学生互相评卷,定出合格分数,否则补考,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亦有好处。“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此能充分体现。学生通过出题、评卷这两个步骤,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导向,有了目标,无形中产生了看书——做作业——复习的过程。有学生跟我说:“老师,出考试题是一享受”。这样,学生感觉主动,兴趣浓,同时也促使了平时懒动手、懒动脑筋的学生学习。另外,抽签考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兴趣,你如果能看到学生抽签时那种期待的神态,神秘的表情,可能你也会不觉意地笑起来,大家都希望能抽到同等水平学生的试题,因为差生出的试题可能浅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的试题深些,如果是差生抽到成绩好的学生出的试题,那就惨了,原因是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认为容易的他不会出,专门挑些自己掌握不够的知识点出题,因此,害苦了成绩差的同学。如果要补考,那也没什么,只是重复复习一遍罢了,其实也是巩固语文科知识的好方法,甚至连合格的同学也会陪着补考。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有一位入学时语文才考了十三分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到五十分,进步很快。同级同学问他有什么窍门,他说:“都是自己出题考试助了我。”
再次,适当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亦有很大好处。例如《作文书》、《名人名著》、《黄金时代》、《故事会》等一系列课外书。我们都知道,一般“普通班”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看书时,尽量动笔写一下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方面。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用工具书认字,同时教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例如第一步使学生明确怎样读——即快速认真地把文章看一遍,粗略了解文章的内容,用笔圈出不会的字词,借助字典扫清障碍;第二步细细品味。这一过程,理清文章结构,能够复述文章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第三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仔细推敲、品味关键语句。学生通过以上步骤进行阅读,能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有任务感,从而会更认真、仔细、深入地阅读文章,激发他们的思维,另外,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语文成绩。
第四、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写文章,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好方法。“普通班”的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特别是初一新生,甚至有个别在小学时从未写过文章,那怎样帮助他们呢?(一)、先做通他们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从写一句话开始,每天增加一句,至了第十天就差不多能写一百字左右作文,依此类推,学期中大概能写六百字左右的文章了;也可以让他们放开胆子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用实实在在的话,写真真实实的事。例如 ,作文题目《小学生活趣事》,让学生回忆,哪些事最有趣,就写哪些事,随便写,怎高兴就怎写,怎样有趣就怎样写,这样,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从而使学生对写作文有好感、有信心,觉得自己在进步、在提高。二、让学生写命题日记。题材多数是让学生说心里话,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使之起双重作用——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学会做人。例如:《我进入初中以后……》、《考完期中试以后……》、《假如我是**》、《从**身上学到的……》、《预习也是一种享受》等日记题目。此类文章就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学生进入角色快,兴致高,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另外,我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如课外语文课、让学生当语文老师上课、享受音乐语文课、分开男女生上课等,这些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一定效果。(转)
像你小孩这种情况,更适合趣味教学我觉得!寒假我辅导一个初2的就是这样,要让他懂得初中开始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这体现在作文的描述上!
上课还是要认真听的,笔记要做,课后做题,但是有个好方法就是不写,就边看题边看答案,这能应付考试,平时的话该背的还是要背,买本初中语文知识大全,还有一本是中外名著导读,我的语文就是这样提高的!
趣味教学有几种,比如说他喜欢看电视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其实可以学到的就很多了,主持人说的什么成语,不懂的就记下,很多。
再来就是作文应和阅读连起来提高,一方面是发散思维,看到闹钟,能想到科技发展,古人怎么闻鸡起舞等等,作文要运用到结构,修辞等等 这些都是阅读有的,可以结合起来,
希望能帮到你,给个最佳答案吧!
从而降低学习基,学生要树立全面的基础知识体系,等等,从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需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语文学习上的拓展和实践:现代汉语知识,覆盖面广,避免出现仅凭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现象,人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
在此过程中,偏于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目标、常用文体读写知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古人虽然没有受过完整的语文基础教学如何让初中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基础知识的教学需要语言理论上的指导,需要将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融合,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来看.。一、教师需从宏观角度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结构体系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不断认识和融合的过程,但是依然不断地去实践,并花费较大的精力。
因此。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如今,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由于知识点比较零散,是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重大进步、文学史常识.,在教学上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
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
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
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
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
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
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
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
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