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音乐理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水平,这是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
由于幼儿教师的来源和接受专业教育的层次不同,她们的音乐理论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我们强调对幼儿教师进行音乐理论素质培养,而不是让幼儿教师达到音乐家的水平。
幼儿教师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这是许多幼儿教育专家的共识。
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并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习一些教育科学的理论,使音乐教育能够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音乐游戏是一种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并且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在游戏中教,幼儿在游戏中学,教学过程中贯穿生动、活泼、童趣的气氛,大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一、音乐游戏的内涵 关于游戏的定义,中外学者说法不一,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倾向、是一种行为、一种情景,游戏是生活的本质,游戏是幼儿的生活与工作等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游戏本质及特征的认识,可以看出游戏具有源于内在动机、重过程轻结果、自由选择、主动参与、非实际性、具有积极情感等特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些提法都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游戏是以歌唱、律动、演奏、欣赏等手段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它将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以游戏的方式学习音乐,以音乐的内容进行游戏,促使幼儿拥有轻松、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音乐游戏的发展价值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它的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贯穿音乐游戏活动的始终。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可以伴随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异同、情绪的变化与发展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体裁、形式以及音乐风格与流派,进而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自己,用手中的乐器或是身体表现和创造音乐。
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是以音乐感知能力为基础,是表现能力的升华。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音乐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帮助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现音乐。
(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和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儿童具有三个层次九种需要。驱使儿童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以及社会性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等方面的需要。各种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满足带来快乐,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儿童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如此循环反复,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成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动形式。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发声训练锻炼肺活量以及声带和嗓音的柔韧性,通过舞蹈和律动锻炼手脚协调能力,通过打击乐器锻炼手持乐器的技巧以及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配合能力等身体基本素质。音乐是帮助幼儿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工具,一首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音乐律动游戏学习单词、短句,积累语言经验,现如今许多智障儿童通过音乐治疗来刺激语言的发展,也是音乐对语言发展功能的体现。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对音乐的聆听可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音乐中不同形式的音乐刺激幼儿分辨不同类型的声音以及声音中包含的情感,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美好的生活经验,利用音乐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会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积极快乐的情绪,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提高幼儿的审美理解,从而对幼儿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及审美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游戏还可以多途径帮助幼儿形成独立的音乐个性,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的遵守等还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形成,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帮助幼儿各种社会性特征得到锻炼和培养。 三、音乐游戏的教学指导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游戏的关键。
选择的作品既要富有音乐性,也要富有游戏性。音乐游戏分为歌唱类音乐游戏、律动类音乐游戏、演奏类音乐游戏和欣赏类音乐游戏四种主要类型。
歌唱类的音乐游戏在选材时应该选择歌词内容简单有趣、易记且易被幼儿理解,节奏和旋律比较平稳,歌曲速度适宜,结构简单多重复,适合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适合自发自由编唱的。例如《我爱我的小动物》这首歌,结构短小,节奏简单,歌词内容通俗易懂,孩子在学唱时可以用动作表现不同的小动物,还可以角色扮演并变换角色,边做动作边学唱歌曲。
律动类的音乐游戏应该选择节奏感十分强的音乐,幼儿很容易通过身体律动或模仿性的动作来表现的,例如《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歌词部分可以用模仿性的动作表现,间奏部分可以用拍手拍腿等动作表现。演奏类的音乐游戏应该选择节奏感强,高低、强弱、长短、快慢对比强烈的,适合幼儿用不同乐器配器的音乐材料。
欣赏类的音。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基础乐理--音的分组 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等。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 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如C1D1E1等。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如A2B2等。 基础乐理--十二平均律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土育)(1854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在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键(包括黑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 基础乐理--音律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为大家所熟知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
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乐生活中仍继续发生着影响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音级的介绍 音级是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级和变化两种。前者在乐音体系中具有七个独立的名称,钢琴键盘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后者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来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用字母体系和唱各体系两种方式来标记: 字母体系:c、d、e、f、g、a、b 唱各体系:do、re、mi、fa、sol、la、xi 目前国内的音乐基础知识业余考级里所指的音级是调式音级。
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就叫做调式音级。每个音阶中的主音也就是调式音阶中的I级音。
每个调式音阶的主音不同但标记永远以主音为I级。 do、re、mi、fa、sol、la、xi、do 例:C自然大调标记: la、xi、do、re、mi、fa、sol、la a自然小调标记:i ii iii iv v vi vii i 大调音阶用大写字母标记,小调音阶用小写字母标记。
练习提示: 1.弹出标准音用来听辩主和弦和主音,把主和弦和主音听辩正确后即能确定你所做的题应是什么调式。 2.弹奏题目中的调式音,用第一步确定好的调试音阶来判断此调式音的音阶。
乐理知识-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
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乐理知识-音域及音区 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基本乐科教程 这个书真的很好 我就在用 是黄皮的 内容很全 本书是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编写的教材,它是把基础理论知识(乐理)和基本技能训练(视唱练耳)结合起来讲授的一门音乐基础课程。
同时它还可作为艺术院伍业余班、教育、进修院校、中师、幼师、文化馆的教材,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基本乐科教程》的一个分卷,在编写上和另两个分卷:《练耳卷》、《视唱卷》是密切配合的。
本书内容除包括记谱方法、基本知识(音长、音高、拍子、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大小调式、民族调式、和弦、调性变换、装饰音、曲调、织体等)两部分外,还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上增编了一些新的章节。如为培养节奏感的“力度级”和提高音高感的“音色”(如自然色彩、艺术色彩、色度差等),。
基本乐科教程 这个书真的很好 我就在用 是黄皮的 内容很全 本书是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编写的教材,它是把基础理论知识(乐理)和基本技能训练(视唱练耳)结合起来讲授的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同时它还可作为艺术院伍业余班、教育、进修院校、中师、幼师、文化馆的教材,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基本乐科教程》的一个分卷,在编写上和另两个分卷:《练耳卷》、《视唱卷》是密切配合的。本书内容除包括记谱方法、基本知识(音长、音高、拍子、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大小调式、民族调式、和弦、调性变换、装饰音、曲调、织体等)两部分外,还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上增编了一些新的章节。
如为培养节奏感的“力度级”和提高音高感的“音色”(如自然色彩、艺术色彩、色度差等),以及为分析民族调式的“调式音动律”等,本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音乐要素原理阐述中,提供了较多的音乐作品实例,避免了单纯学理论的枯燥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是为了视唱练耳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为日后学习其它课程扫清障碍、减少困难。
媒体推荐序 《基本乐科》是把基础理论知识(乐理)和基本技能训练(视唱练耳)结合起来讲授的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对每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很明确,以为这门课程,仅仅是学习识谱、记谱而已。这是把教学手段当作教学目的的误解。
建国后,我国一直没有出版过集乐理、视唱、练耳为一体的适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使用的基本乐科教材。1992年,在济南召开的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期间成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师范基本乐科教育分会,应广大教师的要求,组成了教学用书编纂委员会,着手编写了包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听觉训练)三个分卷的《基本乐科教程》. 这部教材系列,首先体现了基本乐科教学目的的新观念:一、提高音乐素质。
二、发展音乐记忆。三、培养创造意识。
这三个方面,我很赞同。一、提高音乐素质不是单纯技术训练,应该在训练音乐感知力的同时,培养音乐鉴赏力,使之提高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这是主要的。二、发展音乐记忆力对于每一个音乐工作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没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无论搞什么专业(奏乐、唱歌、撰文、谱曲)都是寸步难行的。传说中莫扎特和我国唐代歌女罗黑等有惊人的记忆力,虽然有其天赋的因素,但是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早已在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音乐信息是分不开的。
据科学家测定,人脑可以储藏4600万个信息。一般的人,还有百分之九十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在音乐基础课中,帮助学生发展记忆力,是非常必的;多年的经验也表明是完全可能的。三、培养创造意识,首先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不仅课下必须坚持独自完成作业,而且在课堂上要善于总结老师所讲内容,能抓住重点,提出疑点。
本教程中,设计了视唱练习的理论分析题和要求带有即兴创作性质地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这些办法对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是大有好处的。
参加编写《基本乐科教程》的二十几位成员,都是在第一线教学多年、潜心钻研、卓有效、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经验丰富的老师。特别是主编孙从音教授,从1946年在上海中华音乐院任职起,对本门学科进行了近五十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基本乐科教程》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首先总结我国教学经验,同时参考国外新的教材和先进教法,汲取我国民族音乐理论科研成果,并突出师范性,从实际出发,面向基础。对在我国争论了几十年的唱名法,本教程明确提出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兼学固定唱名法的建议。
这是符合我国师范院校实际的.本教程中所提出的如何掌握这两种唱名法的具体教学方法,对初学者也是很有帮助的。 《基本乐科教程》的三个分卷,在教学上以练耳(音乐听觉训练)为主线。
视唱和乐理的讲授,要围绕着听觉训练中的八个音乐要素,让学生在八个反复循环的螺旋式上升中进行学习。这种教材、教法,在国外已被充分肯定,广泛使用。
因为它符合人脑在学习时要求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巩固、不断提高的客观规律。 《基。
一、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幼儿教师的音乐理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水平,这是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幼儿教师的来源和接受专业教育的层次不同,她们的音乐理论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我们强调对幼儿教师进行音乐理论素质培养,而不是让幼儿教师达到音乐家的水平。幼儿教师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这是许多幼儿教育专家的共识。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并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教育利学的理论,使音乐教育能够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教师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三、幼儿教师要具有分辩音准节奏正误及音质优劣的素质
第三,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规律。歌曲是语言和曲调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尤其是键盘乐器
五、教师应该掌握正确指挥音乐的技能技巧
综上,作为工作在幼教岗位上的音乐教师,必须勤奋工作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未来幼儿教师;而各类幼儿园也必须对教师的音乐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使其掌握音乐教育的艺术精髓,才能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平时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被我们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也不例外。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这四种基本的性质。换作物理上的道理来讲音的高低就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强弱则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长短则是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音色则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以及泛音多少决定的。
在这四种性质中,音高和长短在音乐的表现中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二:乐音的分组及音律 我们通常所使用乐音基本上都在钢琴的音域之内,在这里就以钢琴为例来讲一下音的分组以及音律。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音有最基本的1、2、3、4、5、6、7这七个。 当然还有变化音级上的变化音。
就以钢琴为例,钢琴上一共有88个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不相信可以数数,哈哈~~),52个白键所对应的即为我们所最常用的基本音级1234567,而36个黑键对应的则为变化音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升1、降3、升4、升5、降7。 问题就在这里了。
这么多的音,而名字只有1234567这几个,怎么来区分谁是谁啊。下边我们就来说一下音的分组。
钢琴上的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的使用着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因此出现了很多同名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个音,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我们平时所说的“中音do”,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C,在音的分组中它属于小字一组,记为c1,从它往下的音就是小字组。
(比如低音si,也就是记做b)小字组再往下就为大字组,用大写的字母来表示(我们通常说的lowC也就是记做C)依次类推一共可以推到大字二组的A2,也就是键盘上的最低音。 然后我们再从中央C往上推,同样可以推出一个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的一个音就是小字五组的c5。
各组音的记法如下: 小字组各音都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小字n组就在小写字母的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 大字组各音都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大字n组就在大写字母的右下方加数字来表示。
这就是音的分组,国际通用,绝对通吃,哈哈~~~但在这里还要提一下音域这个概念。 总音域也就是钢琴的音域,从C2 c5,看得懂吧?还有就是个别的人声或乐器也都有自己的音域。
下边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音律。理论上是这样的,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了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音律也有很多种,比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等等。
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常用的十二平均律。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呢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则是我国明朝的音乐家朱载堉(1584年哟) 在音乐中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便是半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在基本音级中除了3和4;7和1之间使伴音外,其余都是全音。 (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比如1-2;2-3等等) 所谓等音也就是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
在这里关于等音的问题就不再多说,但请大家记牢,在乐音中除了#5和b6只是互相有一个等音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两个等音。 比如“升1也可以是降2,也可以是重升7”等等,在这里不再多做阐述。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三:节奏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有自由节奏、灵活节奏、有量节奏、韵律节奏。
记谱法 标出音高和节奏的音乐记写法。 音乐学 系统研究音乐创作及其历史的学科。
英文musicology一词创用不久,有些自以为才智比评论家或研究人员略胜一筹的人,往往自诩为"音乐学家"。德文的musikalische Wissenschaft意为"音乐科学",暗示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音乐的特性和历史,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
克里难能可贵德,最先采用,1885年用作期刊的名称(Vieteljahrschrift fur Musikwissenschaft", 《音乐学季刊》)在《音乐学季刊》第一期中,吉多,艾德勒把音乐学分成历史音乐学(包括古乐;曲式分类;作曲的实践和理论准则;乐器等内容)和系统音乐学(包括和声、节奏、旋律的规则;音乐美学;音乐教育;音乐民族学等内容)两部分,并列举配合各部分的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 用科学方法解释音乐风格的历史变迁,既有其优点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音乐学一语所指的是音乐史的研究,特别是手稿和早期出版物的翻译和编订;是关于作曲家、机构、乐器、曲式和表演方式的知识的发现和解释。
不仅编辑出版音乐作品的现代版,还出版理论家的论著、演唱演奏的教材、辞典和评论的现代版。 音乐学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深入了解作曲家的艺术,这与演唱演奏者、和历史学家都有关系。
旋律 一连串的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旋律的性格和效果决定于其调式、节奏及其音高布局。
在在这三个因素中,过去只有调式的概念有过多少比较清楚而不相矛盾的理论。任何特定时代的旋律都是通过把某一调式体系所包含的一套乐汇加以运用处理而成,而且,除非是为了特殊的表情目的,否则旋律最后总是结束在主音上。
(1)小鼓击奏法: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五、鼓的使用和保养一些经验建议怎样保持鼓的状态现在有许多鼓手的技术都很让人佩服,但是有的时候在现场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声音。而一些普通鼓手却能够把鼓的音色弄的非常好听。无论你是个职业鼓手还是业余爱好者,我们认为你都应该学会如何把鼓的音色调节的动听,至少是好听。也有的时候你会遇到专业的调鼓人员,那么你就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下怎么调鼓。而你学习的开始,就是要帮助他们工作,然后在一点一滴的学习。
音乐乐理知识 网址
五线谱:用来记录音符、休止符的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
谱号:确定五线谱各线和间的音级名称和高度的符号。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由于它们由字母G、F、C变化而成,又叫G、F、C谱号)。
谱表:记有高(低、中)音谱号的谱表叫高(低、中)音谱表或G(F、C)谱表。 音符:用来表示乐音时值长短的符号。
休止符:用来表示声音静止停顿的符号。 音符的组成:符头、符干、符尾。
音 符 休 止 符 时 值 全音符 全休止 四拍 二分音符 二分休止 二拍 四分音符 四分休止 一拍 八分音符 八分休止 半拍 十六分音符 十六分休止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三十二分休止 八分之一拍 附点音符(休止符):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附点的音符(休止符)叫附点音符(休止符)。
带一个附点表示延长(休止)该音符时值的一半。 延音线“” 或“”: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奏)成一个音,它的时值等于这些音符时值的总和。
延长号“”或“”:1、表示唱(奏)时按表现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2、延长号在小节一表示两小节间有短时间的停顿。
3、延长号在双纵线上表示乐曲的结束。 升降记号:用来表示升高、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
1、升记号“”:表示把原音升高半音。 2、降记号“”:表示把原音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表示把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重升记号“”:表示把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5、重降记号“”:表示把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注意:升降号在本小节内对后边同高度的音都有效,过小节线后,如果还有半音关系,需再写记号,否则即表还原,不需记“”号。
反复记号:用来表示乐曲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复演奏。 1、小节内音型的重复用斜线“/”代替,斜线数相当于符尾数。
2、整小节的重复用“”或“”记号表示。 3、两小节的重复用“”或“”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
4、“”表示这两个记号中间部分要重复演奏。如果从头反复,前边的记号“”可省去。
5、结尾记号“ 1. ”、“ 2. ”:如果“”重复的曲调结尾不同时,第一次结尾用“ 1. ”,反复时跳过“ 1. ” 接“ 2. ”。 回头反复记号: (D.C):有些乐曲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三部分完全相同,记谱时其第三部分可用回头反复记号代替。
写法:把“D.C”写在第二部分结尾,表示唱至此从头反复;在第一部分结束处记“Fine"或“”,表示反复结束。 (D.S.):如果重复位置不在乐曲第一部分开头用“”记号表示重复位置,在第二部分末尾记“D.S.”或“”记号。
八度记号: 移高八度记号“8----|”:表示虚线内的音唱奏时移高八度。 移低八度记号“8----|”:表示虚线内的音唱奏时移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8”:用数字8记在音符上(下)面,表示该音高(低)八度重复。也可用“con8----8----|”、“con8----|”来表示较长时间的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断音记号“·”、“”、“”:表示这此音断开唱奏。 持续音记号:1、“”:表示有此记号的音符在唱奏时保持强度并尽量保持该音的时值。
2、“”:表示有此记号的音符唱奏时稍强,各音之间稍有分离。 琶音“”: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顺次分散弹奏,叫琶音奏法。
波音:1、顺波音“”:主音开始,很快进入上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 2、逆波音“”:主音开始,很进入下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
3、复顺(逆)波音“”(“”):上(下)方邻音连续出现两次。 倚音:1、前倚音“”:在主要音前唱奏的一个或多个非常短的装饰音。
2、后倚音“”:在主要音后唱奏的一个或多个非常短的装饰音。 颤音“tr”:由主要音和它上方邻音快速均匀交替而成。
滑音:用曲线或箭头来标明“”或“”表示上滑,“”或“”表示下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6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