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当代中国已进入法治社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懂法不知法不用法,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急速上升趋势,抢劫、强奸、暴-力事件高发,犯罪主体和受害主体大多集中在14岁到18岁青少年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学校是法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法制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安全观念在我校学生中存在诸多误区。如,我们是学生,只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与法律无关;学校制度是学校的土政策,可以修改,不执行,学校也拿我没有办法;我不足18岁,还不是完全民事责任人,触犯法律也进不了监狱;在学校偷偷摸摸、破坏公物、上网聊天、打个架骂个人没什么大不了;在学校混没有几个铁哥们儿可不行,有事谁能帮我啊?哥们儿找我帮忙,我必须两肋插刀义不容辞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想法是否正确?错在哪里?为了给同学们解困释惑,学校组织召开这次法制安全知识讲座。下面向大家介绍到会的各位领导: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我校法制安全知识讲座。下面请两位律师为我们讲案说法,阐释法理,给大家解困释惑。
老师们,同学们,两位律师以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讲述、准确精到的分析,给我们上了一堂内容非常丰富的法制安全课。在讲课过程中,律师充分利用自己亲手办理的案件,从中精心筛选与中学生密切相关实例,认真进行梳理分析,选取切入点,既保证准确性又尽力避免隐晦的法律术语,使得今天的讲座既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有较强的针对性,有便于理解接受。两位律师的讲座对我校学生可谓“雪中送炭”,破解了学生的疑惑,学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每一位学生从中受益多多。法律和纪律都是一条轨道,一条能保证大家健康成长、能到达预定站点的轨道。如果没有这条轨道的有效约束,我们可能都会“出轨”,后果自然不堪设想。所以,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务必都要自觉、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在火冒三丈或者心里极不平衡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心态,求助于学校、老师,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造成终生遗憾。大家要牢记这样一句话:“冲动是魔鬼”。同学们,有时候,你的一拳头,就是你一生的罪,就是亲人的两行泪。越是危险时刻,就越能体现一个人理智行事的能力,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希望同学们以今天的法制讲座为契机,认真进行思考,积极开展讨论。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一、介绍领导和分工。
今天,我们借xx学校召开2007学年高一军训、高二学农誓师大会,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大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他们是:其中,分管军训的是:分管学农的是:二、军训、学农的意义。组织高中学生进行军训和学农,是《教育法》、《兵役法》的规定,同时也是上海市学籍管理规定中的内容,凡是参加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必须接受由学校组织的统一军训、学农、社会调查,否则将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意义:1.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军训和学农是十分艰苦的,训练和劳动期间天气炎热,时间长,强度大,大家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绝大多数的同学没有经历过如此强度的训练和劳动,以前事事都是由老师或者家长包办,很多同学养成了近似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而我们大家,今后都要走入社会,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中,你要取得一定的成功,除了聪明智慧之外,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大家面临的高中三年的学习,以往我们有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有时真盼下雨,因为实在太累了,太辛苦了,回到学校,碰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提醒自己,当年军训这么苦,我都过来了,学习上的一点困难怕什么?正是由于同学经过军训和学农的洗礼,很多同学养成了这样好的习惯,在学习和日后走入社会中大家坚实的成功的基础。
2.培养团结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现在高一和高二各班都是新组建的班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凝聚力。
大家在一起吃苦,在一起活动,同学们在军训和学农劳动中一定会树立起正确观念和积极的态度,集体主义观念和同学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也一定会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今天,我们可能还不认识,等我们回到学校,我们将非常高兴地看到,18个坚强的集体已经形成。
3. 培养增长知识和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同学不仅是学习队列训练动作,和农业生产技能,更多地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在艰苦的训练和劳动中理解了生活的真正涵义。
我们同学要积极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个简单的动作做得最标准,如何才能用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办法完成劳动任务。只有这样,我们大家才会在思想品质上,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上得到了锻练。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同学才会体会到自己非常标准地完成动作,或者非常高效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4. 开辟了教师与学生更广泛接触的渠道,增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
在短短的7天里,我们的老师将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同学之间将会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今后我们回到学校以后,师生间互相配合,教学相长是非常必要的。三、对所有学生提出要求:对于今年的军训和学农,我先对同学们提几点要求:一、作好吃苦准备,严格要求自己。
无论是军训还是学农生活都是艰苦的,虽然不是在前方打仗,但是严格的队列操练、摸爬滚打,可能会令人感到既劳累又枯燥,尤其是军训期间天气可能冷热变化无常,同学们要准备闯过训练关、生活关等一道道难关。在困难的时候,大家相互鼓励,要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坚持就是胜利。
二、要尊重教官,虚心向解放军和农民伯伯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平时我们大部分同学与解放军战士接触少。现在有机会参与学校军训生活,一定要珍惜这短暂的机会,虚心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光荣革命传统,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并以此为动力,刻苦学习知识,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三、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要做到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条件。进入基地,同学们在军训、学农期间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要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遵纪守法,令行禁止。
学校严厉禁止的物品就一定不能带,否则学校将严格处理。通过军训增强纪律观念,为今后的高中生活的刻苦学习和健康有序的生活以及今后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军训顺利进行。军事训练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在训练场上,同学们一定要遵守训练规定,严格按规程操作,要按教官和连、排长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认真去做。
军训工作人员和部队教官会严密组织,学生要严格服从指挥,做到安全第一,杜绝一切事故。四、金书记代表学校提要求五、学生代表发言六、教师代表发言七、出发前的注意事项1、今天下午高一学生1:30感到中山东二路12号近金陵东路外滩,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参加“光荣历史的见证”庆祝建军八十周年主题活动,高二学生1:00回学校,参加在校内组织的初训。
2、31号上午7:30,所有高一学生在校内参加初训,半天的时间。3、8月1号上午8:20分高一学生到校,高二学生8:50到校,所有家长不能进入学校。
有人说,丰富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军训本身就是很苦的,所以军训就是体验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体验一种吃苦的精神。
每个人只要是经过了。
.cn/site1/misc/node_5060.htm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陆汉江 王兴会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本报记者 徐生1月5日,在湖北省召开的双拥工作会议上,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教师杨进群,讲述了他3年来坚持与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的儿子杨春阳及部队官兵鸿雁传情,利用书信配合部队励兵育子的感人故事,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杨进群“教子育兵模范军属”荣誉称号。教子报国殷殷情2001年12月初,杨春阳和襄樊市120多名青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
29日,杨进群收到独生子杨春阳从西北寄回的第一封信,信里,杨春阳流露出怕苦怕累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念头。杨进群心疼地掉下了眼泪,但他转念一想:国无防不安,边疆总要有人守卫,孩子吃点苦也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
当晚,他就给儿子写了回信,给杨春阳推荐了一篇叫《血泪流淌在军营》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支迎宾军事表演部队的故事。鲜花、掌声、勋章的背后,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春阳,虽然你们不是对外表演部队,但同是军人,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想你在训练中多少也会受过同样的苦累。如果我亲眼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我会落泪,但心里是欣慰的。
我和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困难,做一名坚强勇敢的边防战士!”在信的末尾,杨进群还赋诗一首:“泪水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困难,将是鲜花和掌声。”
从此,他坚持每周给儿子写一封家书。除了部队正常的政治教育,杨春阳又多了父亲这个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
接着,杨进群又寄去了“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和“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等100多条名言警句。杨春阳看了父亲的信,再也没有出现畏难情绪,苦练过硬本领的信心变强了,劲头更足了。
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受到嘉奖。2002年5月,杨春阳当上了副班长。
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他分内工作常出差错,连队党支部决定“暂停其副班长职务”。尽管连队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杨春阳仍然情绪低落。
杨进群的信给了儿子信心和动力:“勿需感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人生征途免不了沟沟坎坎;勿需苛求一帆风顺,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挫折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它却孕育着希望和成功。直起你的腰,迈出你的步子,成功会再次投向你的怀抱……”在父亲的鼓励下,杨春阳很快走出困惑,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被推荐到教导队集训,又当上了副班长。
考军校是许多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4月,杨春阳满怀信心报名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结果因入伍时地方工作人员填写疏忽,造成档案材料一处纠正后的涂改而被取消考试资格。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杨春阳的心一下冷到了冰点。就在儿子将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杨进群的来信给了杨春阳无穷的力量:“儿啊,活得有理想、有目标很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
一旦既定的愿望和目标达不到的时候,就要学会放弃。成才之路千万条,只要能报效祖国,爸爸妈妈就为你感到骄傲!”杨进群又接连给儿子写了3封信,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道理启发诱导儿子,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对崇高目标的追求。
家书抵万金。杨进群先后给儿子写了280多封书信,这一封封爱国爱军的家书,帮助杨春阳校正人生坐标,经受住了几个重要关头的考验。
在全团同年入伍的战士中,杨春阳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3年12月,杨春阳作为优秀班长骨干被选取为士官。
去年12月,杨春阳又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了三等功。爱心温暖众兵心儿子的成长进步,使杨进群深深体会到,书信在部队思想教育中具有补充作用,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效应。
“杨春阳遇到的困惑难题,也正是其他战士面临的人生考验。年轻战士在成长进步的关键时刻多么需要有亲情的感化、激励和疏导啊!”于是,杨进群主动与儿子身边战友开展书信来往,与部队形成共教共育合力。
杨进群像关爱儿子一样关爱着其他战士。他经常用“春阳及四班全体战友”、“六班的青年朋友们”、“三班的军人朋友”、“新战友们”这样的称呼,与战士们进行书信交流,话理想,谈人生。
3年来,杨进群给战士们写信240多封,80多名战士给他回过信。战士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曲折和困惑都愿意向他倾诉,杨春阳所在连队因此专门聘请他为“编外指导员”,所在团领导把杨进群的书信作为培育四有新人的“士兵教材”。
2002年6月,杨进群得知儿子所在班因军事比武失利闹不团结,立即给他们写信:“失败未必非豪杰,跌倒爬起从头来,失败教训要总结,不信成功花不开。”并循循善诱:“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同,脾气性格迥异,但戍边报国目标一致。
团结就是战斗力!年轻朋友们请想一想,如果你们全班、全排、全连乃至全团、全边防的战友都像篱笆一样牢牢地扎在一起,那将是一道多么雄伟壮观的边关长城啊!”深情博大的父爱,像一盏明灯,廓清了年轻战士的思想迷雾,重铸了一个钢铁集体。2004年8月16日下午,在某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07秒